首页 理论教育 恐龙与鸟类:离谱的亲缘关系

恐龙与鸟类:离谱的亲缘关系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作为兼具鸟类与恐龙特征的过渡性生物,始祖鸟一直是人们研究鸟类起源的核心对象。可是,郑氏晓廷龙却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与始祖鸟存在亲缘关系。骨骼之前,有人认为,虽然某些种类的恐龙与鸟类有些地方比较相似,但恐龙不可能是鸟类的祖先。这是因为恐龙的锁骨已经退化,而鸟类的锁骨进化愈合成了叉骨。恐龙羽毛与鸟类羽毛对比结构微不同第二掌骨和第二指是鸟类初级飞羽生长的基础。

恐龙与鸟类:离谱的亲缘关系

始祖鸟化石现身的那天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古生物界认为始祖鸟便是鸟类的祖先。但是,这一发现最近被一项新的研究成果重新定义了。那么,鸟类的祖先如果不是始祖鸟,又会是什么神秘的史前动物呢?鸟类起源的面纱正在被渴望追根溯源的古生物工作者们一层一层地揭开……

光环被摘

一直以来,古生物界对始祖鸟的飞行能力、生态行为和习性等都有争议。但是,作为兼具鸟类与恐龙特征的过渡性生物,始祖鸟一直是人们研究鸟类起源的核心对象。直到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学者们在国际领先的科学周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始祖鸟的祖先地位才被撼动。这些学者们以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统计、分析某些参数,对古生物物种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得出一个结论,即始祖鸟是原始恐爪龙类,应该是伶盗龙的祖先。

蒙古伶盗龙

蒙古伶盗龙有可能是始祖鸟的后代。可惜的是,它们并不会飞行。

郑氏晓廷龙

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郑氏晓廷龙的化石发现:郑氏晓廷龙的锥形齿以及又长又粗的前肢与原始鸟类非常相似,而它们那特化的第二趾、后肢上长长的飞羽等几乎和始祖鸟如出一辙。可是,郑氏晓廷龙却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与始祖鸟存在亲缘关系。由此,古生物学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始祖鸟并不属于鸟类,而是一种恐龙。

探索未知

150多年来,始祖鸟长期坐拥“鸟类始祖”的头把交椅。上述发现却让这一切变成了泡影。既然始祖鸟已退出“鸟类始祖”的舞台,那么谁才是鸟类真正的祖先呢?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有更多的新物种现身,所以鸟类祖先的确定要经过一定的过程。

目前鸟类祖先的代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者徐星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在中国内蒙古宁城县发现的耀龙和树栖龙可以作为原始鸟类的代表。

耀龙

耀龙尾巴上长有4根呈长带状的尾羽,羽轴、羽片等构造已发育完全。它们身长约为40厘米,与现生鸽子差不多大。

树栖龙(www.xing528.com)

树栖龙生活侏罗纪晚期,只有麻雀般大小。它们独特的捕食技能是可以像啄木鸟那样用夸张的前爪将藏在树洞里的小虫掏出来。

鸟类的骨骼结构

鸿沟仍在

很多化石的现身让我们在探索鸟类起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鸟类与恐龙的差距也因此在逐步缩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早期鸟类与恐龙之间已无法区分。事实上,目前它们之间仍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些鸿沟将作为我们未来探索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努力方向,直到这一系列谜底被全部揭开为止……

骨骼

之前,有人认为,虽然某些种类的恐龙与鸟类有些地方比较相似,但恐龙不可能是鸟类的祖先。这是因为恐龙的锁骨已经退化,而鸟类的锁骨进化愈合成了叉骨。但是,随着中国鸟龙、驰龙等恐龙化石的发现,这一观点不攻自破。另外,这些新发现的化石表明,有些恐龙肩胛骨上肱骨关节窝的位置和方向与鸟类的很接近。

肩带部分肩胛骨和乌喙骨的夹角小于或接近90°是所有会飞行的鸟类的共有特征。很显然,多数恐龙肩胛骨和乌喙骨之间的夹角要大于90°,无法满足这一“标准”。不过,在最新发现的中国鸟龙和驰龙的标本中,其肩胛骨与乌喙骨之间的夹角已非常接近90°。而且,驰龙类的耻骨与肠骨的夹角也与早期鸟类非常相似。

恐龙羽毛与鸟类羽毛对比

结构微不同

第二掌骨和第二指是鸟类初级飞羽生长的基础。因此,它们的半月形腕骨主要与第二掌骨接触或已与第二掌骨愈合。一些与鸟类类似的恐龙则不同,其半月形腕骨则主要与第一、第二掌骨的关节接触。

让羽毛“说话”

羽毛结构的差异可以成为区分鸟类与恐龙的重要依据。虽然众多的化石证明了恐龙也可以长有羽毛,但恐龙的成片羽毛大都呈对称结构,而会飞行的鸟类的飞羽羽片两侧则是不对称的——这是它们飞行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