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时间:2023-1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杏鲍菇菌丝洁白,初期纤细,逐渐浓密蔓延,有锁状联合。菌丝生长最适pH 值为6.5 ~7.5,出菇阶段的适宜pH 值为5.5 ~6.5。杏鲍菇几乎没有生理后熟期,一般7 ~8 天可见原基形成,15 天左右出现菇蕾。当菇蕾发育至5 cm 左右时,适当减少通风量,使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0.5%左右,促进菇柄伸长。杏鲍菇主要以鲜品销售,同其他菇类相比,鲜菇保存时间较长。

杏鲍菇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1)概述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又名刺芹侧耳,因其具有杏仁的香味和菌肉肥厚如鲍鱼的口感而得名,分类上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在我国,野生杏鲍菇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和四川等地区,从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试验栽培,2000 年前后开始生产性栽培,杏鲍菇营养丰富,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口感脆滑、爽口。 经常食用杏鲍菇,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同时杏鲍菇还具有降血脂、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是集食用、药用于一体的珍稀蕈菌。

2)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杏鲍菇菌丝洁白,初期纤细,逐渐浓密蔓延,有锁状联合。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 孢子椭圆形至近纺锤形。 菇盖宽2 ~13 cm,幼时呈弓圆形,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状、圆形至扇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幼时淡灰墨色,成熟后呈乳白色,中心周围常有近放射状深褐色细纹。 菌盖幼时内卷,成熟后逐渐平坦。 菌褶向下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滑,有小菌褶,孢子印白色。 菌柄(4.0 ~12.0)cm ×(0.5 ~3.0)cm,偏生至侧生,呈球形棍棒状,上端较细,中实,横切面圆形,色乳白,肉质纤维状,菌肉具杏仁味,无菌环或菌幕。

(2)营养及环境条件

①营养条件。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生长发育要求丰富的碳源和氮源。 目前栽培效果较好的主料有棉籽壳、木屑、废棉、甘蔗渣、玉米芯等,辅料有麦麸、米糠、玉米粉等。 其中主料为棉籽壳时产量最高,朵形大,风味好。

②温度。 杏鲍菇属于中低温种类,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5 ℃左右,原基形成的适宜温度是12 ~15 ℃,子实体发生的温度范围在8 ~20 ℃,最适温度为12 ~17 ℃,温度超过18 ℃,子实体产量和质量均下降。

③湿度。 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基质适宜含水量在62%左右,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左右。 子实体形成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90% ~95%,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85% ~90%。

④光线。 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需要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是500 ~1 000 lx。

⑤空气。 杏鲍菇属好气性真菌,菌丝体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菇房要经常通风换气,保证氧气充足。

酸碱度。 菌丝生长最适pH 值为6.5 ~7.5,出菇阶段的适宜pH 值为5.5 ~6.5。

3)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目前国内杏鲍菇栽培分为季节性自然栽培和工厂化周年设施栽培。 传统的季节性栽培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不同地区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出菇温度合理安排栽培季节。 南方地区在适宜的园艺设施条件下,可在11 月初至翌年4 月出菇。 华北地区半地下菇棚和荫棚可在10—11 月和3—5 月出菇,温室和大棚可在11—12 月和翌年3—4月出菇。 工厂化栽培有专用设备,可周年生产。(www.xing528.com)

(2)培养料配制

常用配方如下:

①杂木屑40%,棉籽壳33%,麦麸25%,蔗糖1%,碳酸钙1%。

②杂木屑25%,棉籽壳25%,麦麸20%,豆秆粉或玉米芯23%,玉米粉5%,蔗糖1%,碳酸钙1%。

③棉籽壳60%,杂木屑25%,玉米粉12%,石灰粉1%,蔗糖1%,碳酸钙1%。

④玉米芯45%,杂木屑20%,棉籽壳15%,麦麸17%,白糖1%,石灰粉1%,石膏1%。

⑤甘蔗渣45%,棉籽壳18%,杂木屑15%,米糠10%,玉米粉10%,白糖1%,碳酸钙1%。

培养料与水的比例为1∶(1.2 ~1.3),搅拌均匀装袋,选用12 cm×55 cm 或15 cm×55 cm的聚丙烯菌袋,装袋后立即灭菌,常压灭菌或高压灭菌均可。

(3)接种发菌

灭菌后的菌袋移至预先消毒的冷却室,温度下降至28 ℃以下接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每袋二级接种可接35 ~40 袋栽培袋。 接种好的菌袋排放在消毒好的培养室,室内温度以25 ℃左右为宜,避光干燥,注意通风换气。 经过30 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菌袋,再保持7天左右待菌丝充分生理成熟,然后移入菇棚,进行出菇。

(4)出菇管理

菌袋移入菇棚内,给予出菇需要的适宜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 出菇室(棚)内温度保持在12 ~18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 ~90%,干燥时向空间及地面喷水。 杏鲍菇几乎没有生理后熟期,一般7 ~8 天可见原基形成,15 天左右出现菇蕾。 当袋内菌丝扭结并出现原基时,把袋口解开。 采用喷雾状水或地面加湿的方法保持出菇室的湿度,菇房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只要环境条件适宜,杏鲍菇栽培袋表面会出现大量的原基,为了提高商品菇的质量,需要进行人工疏蕾,控制菇蕾数量,一般每袋留1 ~3 个健壮菇蕾,留得过多,营养供应分散,商品菇的比例减少。 当菇蕾发育至5 cm 左右时,适当减少通风量,使二氧化碳浓度维持在0.5%左右,促进菇柄伸长。 当菌柄伸长到12 cm 左右时,加大通风,使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到0.2%左右,促使菇盖逐渐展开。

(5)采收与加工

当菇盖张开,孢子尚未弹射时为采收期。 采收标准应根据收购或销售部门的要求而定。杏鲍菇主要以鲜品销售,同其他菇类相比,鲜菇保存时间较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