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际交往不仅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也是大学生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中介方式,要增强人际交往意识,就必须了解交往的心理效应。晕轮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人际交往中掌握有关对方信息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做出总体判断的结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交往的心理效应

人际交往不仅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也是大学生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中介方式,要增强人际交往意识,就必须了解交往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人们初次见面时产生的印象,也称“第一印象”,其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人们初次相遇,总是首先观察对方的衣着、相貌、举止及其他可察觉到的动作反应,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印象对对方做出一个初步的评价。

虽然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表面的观察资料得出来的,但由于它的新异性和双方鲜明的情绪色彩,却能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如果某人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就会左右人们以后对他的认识,使人们总是以肯定的眼光看待他,即使后来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也很难改变这种印象,反之亦然,这就是第一印象的定势作用。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指在人际交往中,对某人的某一种特性特别欣赏或特别厌恶,从而影响了对他的其他品质的认识和评价。晕轮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在人际交往中掌握有关对方信息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做出总体判断的结果。例如,一个人对某人产生了良好印象后,便以偏概全,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很好,好像是被一个积极的光环笼罩着,从而也把其他好的品质赋予他,反之亦然。

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晕轮效应。一些人视乌鸦为“不祥之物”,但因为爱屋里的人,就连屋檐上的乌鸦都一起爱上了。热恋着的人,是透过玫瑰色眼镜来看待一切的,在他们眼里,恋人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晕轮效应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相互交往。如在一个集体里,当对某人印象好时就觉得他处处顺眼,“爱屋及乌”,甚至他的缺点、错误也会觉得可爱;当你对某人印象不好时,就觉得他处处不顺眼,“憎人及物”,对其优点、成绩也视而不见。这种心理状态必然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3.定势效应

定势效应是指在人的头脑中存在某些固定化认识,影响着对人的认知和评价。首因效应是指第一次接触中形成的印象,而定势效应则是指头脑中已有的某些观念。其中有的是个体自己形成的,有些则是社会上长期流传和沿袭下来的习惯看法、观念。(www.xing528.com)

人们在交往中不仅会对个人形成印象,而且对群体也会形成印象,并且这种对群体的印象还会影响到群体中个人的认知,这也叫社会刻板印象,即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人所形成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如果一个人属于某个职业、某个民族,就认为他一定具有这个职业或民族的特性。

一般来说,定势效应的产生是以过去有限的经验为基础,源于对人的群体归类。如在人们脑子里,女性总是柔弱的,男性总是强壮的,知识分子书生气,工人粗犷豪放,会计师都精打细算等。好就永远好,坏就是永远坏。这些都是对人抱有成见的刻板印象。

定势效应在人际交往中有利有弊。一方面,它会导致在认识别人的过程中存在某种程度的简化,有助于人们对他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另一方面,倘若在非本质方面做出概括而忽视了人的个别差异,就会形成偏见,做出错误的判断。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克服上述心理偏见,要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历史地观察了解一个人,提高对人、对事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交往的水平。

4.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特征,亦即“由己推人”。

投射效应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大学生对别人有意见,总以为别人对他怀有敌意,甚至觉得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带有挑衅色彩;有的同学喜欢背后议论别人,总以为别人也会时常在背后议论他;有的大学生自己对某件事感兴趣,也以为他人会感兴趣,在一起聊天时,口若悬河,高谈阔论,完全不顾及他人;有的同学在传递信息时随意打折扣,三言两语往往造成误会;有的大学生用自己的主观愿望或主观想象去投射他人,如有的男生或女生内心喜欢一个异性,希望对方也喜欢自己,进而把对方的一个眼神、一个笑脸、一个友好的表示甚至一句玩笑都看成是对自己的表白。

投射效应的实质就在于从主观出发简单地去认知他人,自我与非我不分,主观与客观不分,认知的主体与认知的对象不分,其结果导致认知的主观性、任意性。因此,在认知过程中应注意客观性,力求从客观实际出发,深入考查,摒弃主观臆断、妄想猜测,尽量减少人际交往中的误会和矛盾。

邻人偷斧

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丢斧子的故事,说某人丢了斧子,无端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的。从这个假想的目标出发,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行举止、神情仪态,无一不像偷斧子的样子。思考的结果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标,最终断定偷斧子的一定是邻居的儿子。可是,等找到斧子以后,再看邻居的儿子,竟然一点也不像窃斧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