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人际交往解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人际交往解读

时间:2024-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人际交往解读荀子说:“人之生也,孰能无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际交往也被称为人际沟通。在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咨询中,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心理障碍都是由于其缺乏人际交往和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致。而要消融人们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同样离不开人际交往,只有交往和沟通才能消除误会,沟通思想,相互理解,从而达成共识,使原有的亲密关系得以维持和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人际交往解读

第一节 人际交往解读

荀子说:“人之生也,孰能无群。”社会是一个大群体,在这个群体中,个体不是也不能孤立地存在,这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心理平衡和精神满足的需要。人际关系之父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功,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识,85%归结于他表达思想、领导他人和唤起他人热情的能力。尽管该数据不一定十分准确,但却足以说明人际交往和由此建立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一、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交流和联系的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过程。

人际交往首先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无论其地位如何,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支配还是服从,都必须以自己的要求、兴趣和态度为基础来理解对方,接纳对方的目的和意图,并作出反馈,以此来影响对方,调节自己的言行举止。其次,人际交往实质上也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人们之间的交往,无非是通过沟通来交流思想、传递彼此的感情和意愿,这也是沟通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人际交往也被称为人际沟通。此外,人们之间的交往并非止于信息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更重要的是,人们往往通过交往和沟通相互影响,达成态度、言行的协调一致,从而建立、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或改变一定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也是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人际交往的功能

传递信息是人际交往最基本的功能,人际交往的功能在于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但是,人际交往与一般的信息沟通最大的不同在于人际交往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积极友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消极的、敌对的人际交往则会破坏人的心理平衡,造成心理冲突,严重的将导致人格的变异或越轨行为。

1.心理保健功能

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需要之一。通过交往,人们可以减少恐惧感和孤独感,增强心理的安全感。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伴随着分娩而产生的基本焦虑,只有通过他人才能得到缓解,在他人的轻轻拍打、安抚下,他得到了拯救。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也认为,人人都具有归属于一定的社会团体、得到他人的爱和尊重的需要,这些社会需要是与人的吃饭穿衣等生理需要同等重要的缺失需要,它非得被满足不可,否则,将使主体丧失安全感,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深刻体会,如果一个人生活中长期缺乏与别人的交往,缺乏一个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往往会有明显的性格缺陷,甚至个性极不健康。在一些青少年心理咨询中,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心理障碍都是由于其缺乏人际交往和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致。像一些独生子女缺乏同情心和协作精神,往往是由于缺少了与同龄的人交往所致。如果老人缺乏信息的传递、感情的沟通,就会感到精神空虚、抑郁,还会促使脑细胞萎缩。美国心理学家摩根对纽约州拿退休工资的老人做了一项调查发现,凡是有较多人际交往并取得较为协调关系的老人,往往比那些很少与人来往的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另外有许多关于“感觉剥夺”、“环境剥夺”的实验研究和报道都表明,缺乏个体与他人等社会环境的交流,个体的发展将停留在自然人的阶段,而不能完成社会人的转变。不仅如此,个体与他人相互交往和作用的多寡及质量还影响个体社会化的质量和高低。例如,自闭症儿童、孤独症儿童、患电视迷综合征儿童的出现,皆源于他们过于将心理活动投向自我内心或电视、电脑等外在事物,减少了与他人相互交流和作用的机会,导致了人格发展的异常。因此,人际交往与沟通对于保持人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协调作用

人际交往的协调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协调情感,即交流信息和思想可以使沟通者心理得到某些满足;二是协调动作,即从信息交流中自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人际交往有利于提供信息、调节情绪,增进了解,同时还能使单个的、孤立无援的个体结成强有力的集体,有助于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尤其在现代社会的各级组织系统中,规模大,部门多,关系复杂,要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绝非孤身一人所能胜任的,它要求人们通过交往,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增强团体的内聚力,才有助于达到组织目标。所谓“众志”才能“成城”。

人际交往不仅能协调人们之间的生产关系,而且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形成、巩固与发展同样必须利用交往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从互不相识到初步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再到亲密关系的形成,并随着彼此交往频率的增加,人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成为知心朋友。同时,人们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也往往是由于缺乏交往和沟通或交往和沟通的渠道不畅通。而要消融人们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同样离不开人际交往,只有交往和沟通才能消除误会,沟通思想,相互理解,从而达成共识,使原有的亲密关系得以维持和发展。生活中,任何两个人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无论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耳鬓厮磨的恋人,还是长相厮守的夫妻,都不可能完全理解对方。因此,人与人之间只有通过交往和沟通才能相互理解更多一些。否则,永远只能是“你的柔情,我永远不懂,我无法把你看得清楚……”,影响人们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持和发展。

3.心理发展动力功能

由于人与人之间不断交流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等,为个体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性刺激,从而保证了个体社会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婴儿一出生就通过与父母的交往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满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交往的范围日益广阔,接受着各种社会思想,形成一定的思想和道德体系,逐渐完成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生发展课题,社会意识由低级向高级迈进,形成个体健全的人格特征以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同时,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在与他人的相互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自我发展的动力。

(三)人际交往的工具

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一个沟通的过程,人际沟通的信息传递必须借助一定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符号系统是人际交往的工具。符号系统可以分为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1.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许多研究表明,借助语言表达沟通信息在意义上损失最小,言语沟通是人类最普遍的沟通形式。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即语音符号系统和文字符号系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口头语言是最常用的,而且收效最快。在间接沟通中,一般采用书面语言。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长时间地保存,可以远距离传递,发出信息者可以充分地考虑和利用词语的恰当性、外延性和隐含意义,达到更完美的表达效果。

2.非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系统是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工具,但并非唯一工具,非语言符号系统在人类的社会交往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在两个人的交往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不到全部信息的35%,65%以上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的。非语言符号系统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视—动符号系统。手势、面部表情、体态变化等都属于这个系统。动态无声的皱眉、微笑、抚摸或静态无声的站立、倚靠、坐态等,以及眼镜口红、发型等附加物在交往中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人际交往中,视—动符号系统可以给人很多的信息,通过它可以分析他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调整自己谈话的内容等。比如,微笑可以代表友好和赞同;扬眉意味着怀疑。

(2)时—空组织系统。准时到达预定的地方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礼貌,使对方感到言而有信,为双方的交流创造良好的情境,同时,人际空间距离可以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不同文化水平、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性别的人对交往的空间距离要求不同,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要遵守支配空间使用与运动的社交准则。霍尔根据对时—空组织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人类空间统计学,即“空间心理学”。他将人际空间距离分为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亲密距离(0~46cm)属于亲爱的人、家庭成员、最好的朋友,其他人不得进入。个人距离(46~120cm)是同学、同事、朋友、邻居等的社交区域。社交距离(1.2~3.6m)是适合人们正式会谈和社交的距离。公共距离(3.6m)是一种适合演讲的距离,它不适合人际交往。

(3)目光接触系统。目光接触是指人际互动中的视线交叉,它是一种广泛的非语言交流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际交往中相互之间的目光接触,既可以加强表达效果,也能传递相关的信息。比如,谈话中迎合对方的目光,意味着对谈话的专注和兴趣;对方回答问题时故意回避和你目光的接触,意味着事实另有内情。

(4)辅助语言系统。音质、声调及语言中的停顿、语速快慢、附加的干咳、哭或笑等,都能强化信息的语义分量。人们借助辅助语言表达语言本身不能表达的意思。比如“谢谢”一词,借助辅助语言可以表示真诚地谢意,也可表示轻蔑或不耐烦。

(四)人际交往中的认知失真

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常常会对一些交往信息产生错误的认识,产生一些认知偏见,这就是交往中的认知失真。这些认知失真我们可以概括为:晕轮效应、刻板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几个方面。

(1)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它是指人际交往中将人的某个显著特征泛化到其他特征上。所谓“一俊遮百丑”“、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一好百好”即是典型的晕轮效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往往仅依据某人身上一种或几种特征来概括他在其他方面一些未曾被了解的人格特征,如从穿着整齐判断某人做事细心、有条理。一般来说,引起晕轮效应的往往是人的一些非常显著的外在特征,如人的身份地位、交往风格、外貌长相等。晕轮效应的失误在于以偏概全、以点概面。

(2)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在长期的认识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概括而笼统的固定印象。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根据国籍、地区、职业、角色等将人分成若干类,并赋予某一固定的特征。如英国人庄重严肃、有教养阿拉伯人保守、神秘、信仰宗教和迷信;北方人直率热情;南方人精明等等。刻板印象实质上是人的一种心理定势,它有一定的概括性,但也常常导致偏见。(www.xing528.com)

(3)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初次对人产生的知觉印象往往最为鲜明深刻,并影响对其以后的看法和交往活动。首因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在认知事物时形成了一定的印象,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始终保持相对不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这种第一印象往往不一定是可靠和正确的,它容易导致人际认知上的失真,影响人际交往的质量和结果。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既要重视首因效应,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又要避免首因效应对人的认识带来的偏差。

(4)近因效应是指最近形成的对某人的印象会改变长期以来对他的认识。如一个人平时表现很好,可是一旦做了一件错事,就容易给人留下很深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两个非常熟悉的人之间很容易产生这种近因效应。了解近因效应,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以动态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看待他人,与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把自己的某些特征强加到别人身上的心理倾向。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推测和判断时,往往容易从自身的经验与体会出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种推测与判断往往存在偏差,导致交往双方的矛盾和误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人际关系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关系,并由此形成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关系;另一类是人际关系,即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这种心理关系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大小,反映着人与人寻求爱与归属等社会需要满足的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心理因素的作用。其中,认知因素是个体对人际关系状态的了解,它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情感因素指交往双方在感情上的好恶程度及对交往现状的满意程度,它在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和稳定程度;行为因素则是具体的人际交往行为。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然而由此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却存在极大的差异。有的人一出现就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且很长时间都不会被忘记;有的人,即使你见过几次面,也仍然记不住。有时人们一见如故;有时相处数年,却仍若即若离。同时,那些总是容易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总是得心应手,从不会因缺少朋友而烦恼,即他总是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究其原因,这其中主要存在人际吸引的问题。以吸引力为中介,人们才能建立起长期、稳固而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吸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它是形成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心理条件。如何才能被别人接纳和喜欢?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很容易被别人接纳和喜欢,而另一些人却总做不到?这是一个古老而有生命力的话题,尤其在当今社会里,一个人能否很快被别人接纳和喜欢,从而赢得更多的朋友,是我们生活和工作成败的关键。心理学认为,人际吸引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时空距离

时空距离的接近性是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费斯廷格(L. Festinger)等人曾调查研究了一个区域里的友谊模式,他们对17座独立的二层楼房里的住户进行提问“:在该区社交活动中,你最亲近的是哪3个人?”结果发现,居民与住得最近的人更亲近,也最容易建立密切的友谊关系。其中,41%的人在回答中选择了隔壁的邻居为朋友,22%的人选择了隔一个门的邻居为朋友。由此可见,时空距离的接近性是密切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中国也有句俗语:“远亲不如近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临近的人们往往更容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如同一寝室里的同学容易成为好朋友;座位靠近的同学容易建立友谊;同一办公室的人员之间也容易成为知己;左邻右舍的邻居常常成为至交。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时空距离的接近可以造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频率增大,相互熟悉。熟悉是人们的友谊产生的前提和基础之一。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熟悉、了解和理解,才有可能建立起各种友好关系。而时空距离的接近性,使人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彼此之间更容易了解、熟悉和理解,这样自然就会产生感情,正所谓“日久生情”。

(2)时空距离的接近性必然使人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利害关系,即交往双方既可能有害于对方(相互捣乱和争吵),也可能给对方带来益处(相互帮助和照顾)。人们总是希望自己周围的人能有利于自己,而不是有害于自己,因而总是喜欢有利于自己的人。因此,人们总是为了使周围的人有利于自己而愿意主动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

2.个人特征

(1)外表特征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美丽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这里的“美丽”是指一个人的外表美,它包括人的长相、穿着、仪表、容貌、体态、须发等等。这些外表因素是构成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人际交往的初期,外表美丽的人总是逗人喜爱,容易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产生人际吸引。心理学家曾经作过调查,他们让一些男性被试看几篇论文并进行评价,所有的论文假定是由女性写的,她们的照片分别贴在每篇论文上,结果发现,无论论文在客观上如何,往往有魅力的女性被认为写了很好的文章。同样的,外表美丽也能使人在生活中得到宽大的待遇。1964年,心理学家阿让森发现,假扮法官者试判无魅力的人蹲监狱的时间比有魅力的人长好几年,而他们的罪过却完全相同。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成年人对招人喜爱的孩子的过错很少从否定方面去思考,而对招人讨厌的孩子更多的是从否定方面去认识。

由此可见人的外表特征对一个人的吸引力所产生的影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美好的东西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倾向,它也成为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

(2)个性品质

外表的美丽虽然具有人际吸引,但它只是在人类交往的初期阶段发挥作用,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发展,人格品质才是人际吸引的真正基础和内在根据。在某高校举办的校园服饰大赛中,特邀了名模担任评委。比赛中,名模的登台博得满堂喝彩,其身材、容貌、走路姿势无不体现美感。然而,当她一开口说话,顿时满场哑然,起初的美好印象被一扫而空。因此,生活中有很多比美丽的外表更重要,那就是人的内在的个性品质。正所谓“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由于可爱才美丽”。

这里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人的性格、能力、气质等。生活中人们总是喜欢真诚的人,不喜欢虚伪的装腔作势的说谎的人。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N.Anderson)在研究大学生个性品质受喜爱程度的序列时,列出了550个描绘人品的形容词,让大学生指出其中所喜欢的品质,结果发现排在最前面的、受欢迎程度最高的6个个性品质为真诚、诚实、理解、忠诚、真实、可信,都与真诚有关。而排在最后面的、受欢迎程度最低的几个个性品质,如说谎、不诚实、不真实等也都与真诚有关。可见在人际关系中,一个人要想吸引别人,赢得他人喜欢,并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真诚是必需的个性品质。因为真诚给人以安全感,不真诚意味着可能受伤害,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恐惧、焦虑和担忧。

除了真诚以外,人的才能与专长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出众的能力或具有某方面的专长,对别人就会有一种吸引力。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一个最有能力、最完美无缺的人往往不是最受欢迎的人。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E.A.Ronson)的研究结果显示:十全十美的人(实际上不存在),往往使人感到高不可攀,因而敬而远之,不敢与之交往;相反,有小缺点、才能超群者往往更受人喜爱。正如人们所说的“没有缺点本身就是最大的缺点”。因为人们一方面希望自己周围的人有很好的才能,自己有一个好的交往背景。但同时,如果别人的才能让自己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时,人们又会产生一种压力。这样就会降低人际吸引的程度。

3.特点相似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总是喜爱与自己相似的人。这种相似可以表现为多方面,既可以是人的姓名、出生地、年龄、共同的民族、文化,也可以是相同的学历、兴趣、职业、世界观、人生观等。当人们“独在异乡为异客”时,浓重的乡音将你与周围的人分隔开来,因而常常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寂寞和孤独,当听见有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口音时,你定会对他倍感亲切,并极有可能成为亲密的朋友。一个长期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人,更能体会到这种相似性所带来的强烈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谓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此外,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小孩喜欢小孩,年轻人与年轻人总有说不完的话,老人之间总有共同的语言,具有相同职业、教育水平、兴趣爱好、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总容易相互吸引。社会心理学家柯尔等人于1955年研究最好的朋友时指出,个人所指出的最好的朋友都是同等地位的人,一般来说他们在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社会价值等方面都很相似,即所谓的门当户对。1961年,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T.Newcomb)也曾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过一项研究,以了解态度相似程度与人际吸引的关系。根据心理测验和问卷所得的结果,他将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相似或不相似的大学生安排在同一房间里居住,然后定期测验他们对一些事情的态度、看法以及他们对室友的喜欢程度。结果发现,住宿初期,空间距离是决定彼此关系的主要因素,但到了后期,彼此间的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征的相似性远远超过了空间距离的重要性而成为密切人际关系的基础。在研究的后期阶段,当他让这些大学生自由选择室友时,相同意见和态度的人均喜欢选择住入同一房间。由此说明,交往双方越具有相似之处,就越能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谓“君子所见略同,故惺惺相惜”也就是这个道理。

4.需要的互补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不但追求文化、历史背景、个性特征、态度、价值体系等的相似性,而且还追求需要的互补性。即人们不但喜爱那些在人格上与自己相似的人,而且还喜欢能满足自己需要、补充自己人格的人。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的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爱程度就会加深。大量的心理学资料和日常生活的事实都可以证明,一个具有创造力而不喜欢实干的人与一个实干而不具有创造性的人走到一起,往往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这一点,在人们的婚姻中尤其表现得明显,一个支配型男子和一个被动顺从型的女性彼此吸引力很大;一个喜欢控制人的泼辣女人与一个不愿作决定的沉默男子结合,生活会幸福。

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这个人对他的喜欢程度。这种互补实质上是人的补偿作用。例如,一个失去拿高学历机会的人尤其看重高学历的朋友;现实中的一些“追星族”也属于需要的互补产生的吸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