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恋爱心理解读与五种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恋爱心理解读与五种爱

时间:2024-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恋爱心理解读一、爱情的心理学内涵心理学家弗洛姆在其名著《爱的艺术》一书中将人类的爱分为五种,即兄弟之爱、父母之爱、异性之爱、自我之爱和神明之爱。根据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的观点,虽然两性间的爱情形式因人而异,但都是由这三种成分彼此以不等量的混合所演绎的。图5.1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由图5.1可见,仅凭激情难以维持爱情的长久。达到这种境界的爱情,斯腾伯格称之为完美之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论:恋爱心理解读与五种爱

第一节 恋爱心理解读

一、爱情心理学内涵

心理学家弗洛姆(Erick Fromm)在其名著《爱的艺术》一书中将人类的爱分为五种,即兄弟之爱、父母之爱、异性之爱、自我之爱和神明之爱。这里的异性之爱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爱情,它建立在传宗接代的本能基础之上,是男女双方产生的特别强烈的肉体和精神享受的相互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高尚情感。尽管目前人们对于爱情定义的表述各异,但基本内容是一致的,主要涉及生物因素、精神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生物因素是指爱情是产生于男女两性之间,异性相吸的生物本能使人产生性欲,从而具有与之相结合的强烈愿望;精神因素主要是指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健康的爱情会愉悦身心,使人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社会因素是指爱情是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制约,另一方面还将涉及养儿育女、传宗接代的社会功能。

男女双方培育爱情的过程称为恋爱。处于恋爱中的男女双方会产生特别强烈的相互倾慕之情,并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①恋人之间常有眉目传情和语言的沟通;②恋人之间有美化对方,只见对方优点而不顾及其他的倾向;③恋人有力图完善自己而与对方协调起来的倾向;④恋人会在日常的一举一动里表达对对方的关心,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思念;⑤恋人常戒备对方会被别人抢走,有独占对方的欲望。

二、爱情的类型

心理学家李(Lee)研究发现,现代青年男女的爱情关系不外乎以下六种形式:

(1)浪漫式爱情:将爱情理想化,追求肉体和心灵融合的境界。

(2)游戏式爱情:视爱情如游戏,只求个人需要的满足,对其所爱者不肯负道义责任,常轻易更换恋爱对象。

(3)占有式爱情:对所爱之对象,付与极其强烈的感情,并希望对方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对其所爱者,极具占有欲,若对方稍有怠慢或忽视,即心存猜疑嫉妒。

(4)伴侣式爱情:在交往中由友情逐渐演变成的爱情。这是一种信任多于嫉妒、温存多于热情、平淡而深厚的爱情。

(5)奉献式爱情:信奉爱情是奉献而不是索取的原则,并甘愿为其所爱者牺牲一切,不求回报。(www.xing528.com)

(6)现实式爱情:将爱情视为彼此现实需要的满足,不作理想的追求。男子娶妻,煮饭洗衣;女子嫁汉,穿衣吃饭,正是这种爱情的典型。

与以上分类不同,有的心理学家根据恋爱中对爱情的追求,进一步将爱情分为健康和不健康两大类。不健康的爱情常常表现为:①过高地评价对方,将对方的人格理想化;②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③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④偏重于对外表的追求。而健康的爱情则表现为:①不痴情过分,不咄咄逼人,不显示自己的爱情占有欲,能够充分尊重对方;②将爱情给予对方比向对方索取爱情更使自己感到高兴,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③是双方彼此独立个性的结合。

三、爱情的心理成分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Sternberg)通过对人类爱情的分析,提出了爱情三元论。他认为人类的爱情虽然复杂,但基本上包含三种成分:

(1)动机成分。人类产生爱情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性的需求,这种需求除了受内在的性驱力的驱使外,还受异性的外表、情景等因素的诱发。

(2)情感成分。即两性在一起时所感受到的各种情感体验,如相知的亲密感、冲突后的伤心、委屈、高兴、嫉妒和痛苦等。

(3)认知成分。即从理智上对双方感情的认识,如对感情的评价,对爱情行为的调节控制等。

根据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的观点,虽然两性间的爱情形式因人而异,但都是由这三种成分彼此以不等量的混合所演绎的。其中,以需求为主的两性间的关系是激情的,以情感为主的两性间的关系是亲密的,而以认知为主的两性间的关系是承诺的。三种不同的爱情关系与其在两性间维持的时间有如下关系,见图5.1。

图5.1 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

由图5.1可见,仅凭激情难以维持爱情的长久。只有当三者结合时才能使爱情地久天长。达到这种境界的爱情,斯腾伯格称之为完美之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