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烟台日报:组织再造与全媒产品研究

烟台日报:组织再造与全媒产品研究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国内,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较早开始了全媒体战略,在2008年就完成整体转型,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实现了以流程变革和组织再造为基本目标的改革,实现了从组织变革中保证正常媒介融合业务的开展。在适应全媒体而作出的报业组织变革中,始终围绕产品的生成、发布而进行,从而有利推动报业转型。

烟台日报:组织再造与全媒产品研究

自从开始了媒介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以来,组织变革就一直伴随着媒介的发展,其主要的基调,是融合编辑部的设立,跨越各种媒介边界的“融合编辑部”开始出现,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最早的融合编辑部,应该是2000年出现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的“坦帕新闻中心”,该中心也成为21 世纪初期,大家一致认为的媒介融合的代表之一。当时,在坦帕市出现了一座传媒大厦,而有关机构把《坦帕论坛报》、当地一家名为坦帕湾在线的网站,和一家当地电视台一起搬入了大楼。原来属于不同类别、媒体形式的媒体,开始在一个平台上运作,各个不同媒体之间实行资源共享。据有关资料表明,大楼内部设有新闻指挥台,能够在很短时间内把新闻传递给大楼内的各家媒体,并有专人指挥、协调对新闻的采访。

媒介融合编辑部的核心,是实现新闻资源的多次利用,也就是通过对流程和结构的改造,来提高新闻采编发的效率。通过压缩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人手,并赋予精简后的人员更多的职能。通常,这些职能不仅仅包括应对纸媒的新闻报道,还要应对除去纸媒之外的,媒介融合的其他机构的新闻报道工作,例如网站,甚至是电视台。这样就要求记者利用多种方式采集新闻,例如采用视频和音频采集的各种工具来获得更多的信息。而在之后,编辑工作则在一个统一的更大的平台上进行,编辑要分发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发到不同的介质平台上,通过这种分发,实现对记者采集的新闻信息的多次利用。

自从坦帕新闻中心之后,类似如此的融合编辑部的实践就在各地逐渐开展起来。在国内,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较早开始了全媒体战略,在2008年就完成整体转型,成立“全媒体新闻中心”,实现了以流程变革和组织再造为基本目标的改革,实现了从组织变革中保证正常媒介融合业务的开展。通过内部重组,烟台日报报业集团实现对多种媒介形态的重组。它的全媒体框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1]即一是生成了作为中央数据库的全媒体集成与发布平台,平台能够支持本地写稿、远程写稿,支持多终端出口,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文件、联系人等多种信息录入渠道。二是在结构上呈现为扁平、网状的全媒体集群方阵,通过新闻中心采集新闻,然后通过发布平台输送到其他系列传媒。三是“多层开发、滚动播报”的全媒体内容生产链。四是体现全媒体个性形象的统一品牌。(www.xing528.com)

可以看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融合和从前的媒介融合有着很多的原则上的相通之处,但因为当时的组织融合处于2008年,所以,这种融合并没有涉及到移动互联网产品。前面讲过,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报业有了更确切意义上的“全媒体”产品,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媒体”,具备更多的先进特征。例如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在较早的时期成立了旨在融合网络发布与报纸编辑的滚动新闻部,后来,滚动新闻部演化为主要从事微博、微信、客户端运营的全媒体中心。而在2014年,又将移动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产品、报纸夜编中心,整合为更强大的“中央编辑部”,成为一个更大的平台,也成为集团在各种不同平台统一发布信息的“中枢”。这个中心的定位,叫做“统一指挥、统一把关,滚动采集、滚动发布,多元呈现、多媒传播”。“统一指挥、统一把关”指按照媒体融合的要求,对所属的各个媒体平台进行统一的指挥,对信息采集的要求统一进行质量控制,从而成为一个统一的媒体融合发展平台。“滚动采集、滚动发布”,指的是实现24 小时滚动发布新闻,记者采集回来的信息,经过平台的统一把关后,可以分发到各个不同的媒介,从不同的端口发布出去,而这样的发布能够适应各个端口的特征,做到即时发布、滚动发布。“多元呈现、多媒传播”指的是通过不同的形式,以不同的介质进行传播。广州日报成立了音视频部,还计划成立数字新闻实验室,将以多种形式,呈现获得的新闻。[12]

可以看到,移动互联时代的组织变革与从前的时期一脉相承,但有更多适应于不同产品的新平台,组织结构也更加适应移动传播与平媒的结合。在适应全媒体而作出的报业组织变革中,始终围绕产品的生成、发布而进行,从而有利推动报业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