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纸媒全媒产品研究:微博早期采用现状

纸媒全媒产品研究:微博早期采用现状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纸媒与微博的结合,与微博的初兴大约在同一时期,或者说相差不远。早期的一批报纸微博大都诞生在那样一个阶段。从这一时期报纸对于微博的利用而言,可以明显的看到这样的痕迹,例如采用微博提供的信息源,利用微博来进行和用户的互动,这些都说明了,办官方微博对于办报的促进作用,或者说,办网服务于办报。另一方面,也通过办报的过程,促进了办微博的过程。

纸媒全媒产品研究:微博早期采用现状

纸媒与微博的结合,与微博的初兴大约在同一时期,或者说相差不远。在微博于2009年、2010年左右在中国发生重要影响并开始大行其道的时候,2010年左右,报纸微博开始出现。早期的一批报纸微博大都诞生在那样一个阶段。究其原因,是因为报社本身作为媒体行业,对于媒体的变革有着敏锐的嗅觉。当微博这样一种传播的新形式开始走入人们生活并发生作用的时候,自然逃不脱媒体的“慧眼”。实际上,在中国当时影响力比较大的报纸,也包括一些影响力不是很大,但是锐意革新的报刊,基本都在那个时期开办了微博。一方面因为报业的竞争十分激烈,一家报社开办了微博之后,其他的报社便会纷纷地快速跟进,加快本报微博的实施和落地,另一方面也因为官方微博的开办本身门槛较低,对于报社开办官方微博而言,投入并不大。

以一张并不十分出名的报纸为例,位于湖北的《楚天金报》,在2010年12月就推出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在同类媒体中,这应该是较早开办官方微博的一家,可以见到报社对微博传播的重视。在《楚天金报》的微博实践中,微博成了“报业的新推手”,具体的表现则在于:互动性增强,用户参与度高;消息源高效而广泛;微博强有力的互动性和在传播渠道上的优势,弥补了传统媒体单向传播、缺乏反馈和互动性的弱项;报道形式变化。[4]

可以看到,在报业与微博结合的早期阶段上,报业最看重的还是微博的互动特性,这种受众与报纸新媒体部门的互动,给报纸带来了很多从前得不到的东西。例如读者的参与,参与活动的微博用户可以在微博上与报纸官方微博形成良好的互动,甚至可以把参加报社官方活动的过程,用微博记录的方式,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现出来,或者以互动的方式,与报社的官方微博形成互动。同时,读者开始成为报社的信息源,对于专业的新闻传播机构而言,获取更多的信息源,一直是报社非常期盼的事情,微博爆料开始成为一项信息来源,甚至很多的读者愿意参与到报社官方微博的内容生产当中来,例如举行一些微博直播活动,而分散在各个地方的受众,利用回复等功能,来一起参与微博直播。同时,常规的采访不能得到的信息也有可能通过微博来进行收集。常规采访相对来说,应该是更深入、更仔细、更详细的采访,而通过官方微博上读者的留言获得的信息,则是一些碎片化、零散化的信息,一些大V与报社官方微博的互动,虽然提供的信息有限,但也是一种获取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具有数量大,但是非常短、浅的特征,但是这些信息有的时候,却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例如一些大V回复的只言片语,有时都能写出一篇新闻来,这些对于娱乐新闻,对于明星而言,表现得更加明显。再就是对于微博文体的探索,在结合的初级阶段,报纸官方微博已经开始利用标题、主体、链接、重要图片的形式,来对于在普通民众微博中140 字的简单表达进行一些改进,从而使官方微博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可看程度更高。(www.xing528.com)

因此,在微博刚刚开始与报纸结合的时候,也即报纸官方微博开始产生作用的时候,报社对于微博的一个重要体会,就是报纸能够从微博的互动功能中获得更多好处。例如采用报社官方微博可以获得读者对于某一条新闻的更多反馈,例如从读者的反馈中获得更多的信息源,这些当然可以从各种各样微博中获得,但是报社的官方微博无疑更加具有具体的指向。因此,微博具有的互动功能,在报纸官方微博中得到了很多彰显。

但是,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官方微博更多的着眼点还是“报网互动”。“报网互动”从报社开始办网站的时期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口号”。其重要的特点,是要实现办报和办网之间的互动,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互相为各自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办网是为了更好的办报,办报又为办网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因此,报网互动的出发点,是在各自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观照,使各自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这一时期报纸对于微博的利用而言,可以明显的看到这样的痕迹,例如采用微博提供的信息源,利用微博来进行和用户的互动,这些都说明了,办官方微博对于办报的促进作用,或者说,办网服务于办报。这一时期而言,报业尚处于一个平稳期,虽然也出现互联网对于报纸行业的冲击,但这种冲击远没有后来来的明显。因此,在很多报社中,树立办网服务于办报的思路,实际上是为主业提供了更多的支撑,尽管当时的很多报社并没有明确提出这样的口号,但是,在实践中却是这样操作的。这样的操作一方面给办报带来了直接的好处,如上面所说的内容,都可以使办报获得更多的资源,能够充分利用起官方微博的特点,来为办报服务。另一方面,也通过办报的过程,促进了办微博的过程。但对于当时的报社而言,更看重的其实还是前者。2011年,全国两会,当时的一些纸媒集中试水微博为办报服务,很多的报纸开设了微博栏目,有的栏目叫“微说”、“微言”、“微观两会”,有的版面干脆就叫“微博”。[5]可以看到,如何利用微博的长处,来办好报纸,成为当时很多报社考虑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这一出发点,与长期以来,在与网络互动过程中形成的二者关系密切相关,在与网络竞合的过程中,报业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在吸纳网络的一些优点,报业之所以可以在那个阶段中依然从容,是因为当时互联网的发展,还没有给传统媒体发展,带来影响主体的冲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