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中的多彩腔肠动物,桃花水母生存之谜

海中的多彩腔肠动物,桃花水母生存之谜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螅纲该纲的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常见水螅纲的代表动物有水螅、筒螅、薮枝虫、桃花水母、僧帽水母等。桃花水母是一种濒临绝迹、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由于其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活体又极难制成标本。

海中的多彩腔肠动物,桃花水母生存之谜

水螅纲

该纲的动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海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腔肠动物的淡水种类是以单体或群体生活的,大部分水螅纲的生活史中有水螅型和水母型,或同时存在于群体中形成二态或多态,或交替出现形成世代交替;少数种类只存在水螅型或水母型。

常见水螅纲的代表动物有水螅、筒螅、薮枝虫、桃花水母、僧帽水母等。

▲水螅纲代表动物

知识库——台风的破坏性

▲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一听这名字就会觉得很美。

桃花水母又称“桃花鱼”、“降落伞鱼”,常见于温带淡水中,其形状如桃花,并多在桃花季节出现,故取名为桃花水母。它们通体透明,像悠然漂浮在水中的小伞;它们无头无尾,呈圆形,晶莹剔透,柔软如绸,钟形身体的边缘有数百根短触手,像飘落水中的桃花表演着“花样游泳”。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内部有五个触角状的物体,这些物体呈现桃花形状。

桃花水母身体分为三部分:一是圆形的伞体,依靠其收缩运动来进行游动;二是触手,其作用有二,既可以在游动中用来控制运动方向,又可利用上面刺细胞来捕捉和麻痹猎物;三是其他部分,包括生殖器、缘膜、消化系统、平衡囊等。

桃花水母是一种濒临绝迹、古老而珍稀的腔肠动物,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由于其对生存环境有极高的要求,活体又极难制成标本。桃花水母最神秘之处在于会突然现身,经数日或十几日又悄然无踪。由于它们生命周期短暂,因此生命对它们来说只是“昙花一现”。

其珍贵程度不亚于大熊猫,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濒危生物,已与大熊猫、金丝猴等成为中国保护动物红色目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

钵水母纲(www.xing528.com)

该纲的动物全部生活于海水中,生活史主要阶段是单体水母,水母型构造比水螅水母复杂。

该纲的代表种类有各种大型水母,如海月水母、海蜇

▲海月水母

小资料——钵水母纲的海蜇

爱与恨的纠结——海蜇

海蜇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也有青色或微黄色,海蜇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伞下8个加厚的腕基部愈合,下方口腕处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上有密集刺丝囊,1克刺丝囊含有5500万个单刺丝囊,新鲜海蜇的刺丝囊内含有毒液,捕捞海蜇或在海上游泳的人不小心被海蜇触伤,会引起皮肤红肿热痛、表皮坏死,并伴有全身发冷、烦躁、胸闷、伤口疼痛难忍等症状,甚至休克,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一般在捕捞后,经加工处理,毒液的毒性可迅速消失。

海蜇虽然有毒,但其营养价值极高,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和富含无机盐类的水产品,据测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质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种维生素;海蜇还是一味治病良药,中医认为海蜇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之功效。近年来研究发现从事理发纺织、粮食加工等与尘埃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常吃海蜇,可以去尘积、清肠胃,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在明代,渔家就已经知道新鲜海蜇有毒,必须用食盐、明矾腌制,浸渍去毒滤去水分,才可食用。加工后的产品,伞部者为海蜇皮,腕部者为海蜇头。古往今来,海边渔家为贪海鲜美味,食鲜海蜇而引致中毒者也屡见不鲜。另外,海蜇也和其他海产品一样,很容易受到嗜盐菌等细菌的污染,食用前注意其卫生问题,避免因细菌污染而引起食物中毒

▲新鲜海蜇

珊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