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岩画探密:解读绚丽多彩之谜

宁夏岩画探密:解读绚丽多彩之谜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绪论绚丽多彩的宁夏岩画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从青藏高原滚滚而来,养育了两岸人民,也培育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宁夏岩画是我国岩画之林中的一支奇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宁夏岩画是我国北方古代先民的杰作,宁夏岩画更是宁夏的骄傲与自豪。宁夏岩画的制作方法基本有三种。贺兰口岩画于1996年12月3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夏岩画的代表是贺兰山岩画与大麦地岩画。

宁夏岩画探密:解读绚丽多彩之谜

绪论 绚丽多彩的宁夏岩画

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从青藏高原滚滚而来,养育了两岸人民,也培育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黄河后套有一片神奇而壮美的土地,平畴千里,山川秀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这就是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在河之滨,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叫贺兰山,因岳飞的《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名震天下,又因有无数精美岩画而闻名遐迩。

宁夏岩画是我国岩画之林中的一支奇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宁夏岩画是我国北方古代先民的杰作,宁夏岩画更是宁夏的骄傲与自豪。

自古以来西戎、华族、羌、匈奴、鲜卑、月氏、高车、突厥吐蕃、党项、蒙古等民族在这里活动频繁,度过了他们襁褓岁月和丰采年华,演出了一幕幕悲壮的历史活剧,在彪炳千秋的史册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章,同时也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岩画艺术。这些岩画艺术瑰宝,虽然经历了历史风雨的侵蚀和战乱兵燹,但依然耸立于山岩之上,以昭现实,以启来者。

宁夏岩画是我国北方地区岩画艺术中的杰作,千万年来犹如一颗艺术的明珠被镶嵌在山石之上,长期鲜为人知,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被发现。如今这些技艺精湛,气势恢弘的历史画卷,以它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自立于世界岩画之林,成为我国西北边陲的一处十分重要的人文景观和艺术画廊,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艺术界的高度重视。

宁夏岩画一般分布在贺兰山和卫宁北山大麦地、牛首山、横山香山等山麓的洪积扇上及山口两侧悬崖峭壁和山石之上,主要岩画点有麦汝井、双疙瘩树林沟、黑石峁、归德沟、驴尾沟、大、小西峰沟、贺兰口、苏峪口、红旗口、广武口、四眼井、芦沟湖、黄羊湾、石马湾、二道沟、大麦地等,据初步统计有上万幅。这些绚丽多彩的岩画,组成了一座座气势非凡、蔚为壮观的艺术长廊,再现了古代游牧人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他们的感情和愿望,是研究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的珍贵资料。

宁夏岩画的内容和题材十分丰富,有游牧狩猎,有天神地祇,有多种多样的森林草原动物,有变化多端的人面像、面具,也有手脚、太阳的图形,还有斧、刀、石索、车辆等工具图形,有人们欢乐的舞蹈场面,也有人们野合的情景,更多则是人们的生活场景、战争的残酷和原始宗教活动,上至天文,下至人文地理,包罗万象,形形色色。其中尤以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的岩画引人注目。由此可知,岩画就是一部游牧民族用艺术形象描绘的史诗。这种艺术化了的符号,是人类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结晶,是中华先民的伟大创造,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岩画的艺术形式有写实与写意两种形式,主要是写实形式,即侧重于对事物的描绘,表现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真实的现象。尤其是岩画中各种动物形象,许多精彩之作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往往寥寥数笔却神态逼真。说明先民们作画时能够把握所描绘对象的特点,例如动物有单个的也有成群的,有伫立的也有奔跑的,许多形象刚健有力,充满了生机。因为先民们对各种动物寄托着深厚的感情,这些动物是人们珍贵的生活来源,所以在放牧时希望多产家畜,在狩猎时企望多有收获,这种热烈的感情和丰富的生活,不仅培养了人们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孕育了人们的创作灵感,把人与大自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一般说来岩画中的活动场面动感强烈,因而也就显得活灵活现尤为喜人,可以说妙趣横生,其乐无穷。

写意性岩画虽然数量不多,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种写意岩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符号性,即把描绘的对象舍其一般而取其特征,在艺术手法上运用夸张变形,仅保留原形的象征意义。这些艺术的积累,是人们长期生活实践、思维活动经过综合分析和抽象化了的产物,是形象远离了原形又摆脱不了原形的简练表现手法。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哪儿存在着符号形式,哪儿就存在着表象世界。符号即通过抽象化了的附着于物质的视觉标志传递实在意义,这种标志即实物符号,它是人们交际过程中含有一定意义的媒介物。在贺兰山银川境内红旗口岩画中有一组岩画,在这组岩画左上侧有一个羊形符号或羊字的最早表象,右侧下方则将羊形植入人面之中,这是羊图腾崇拜符号,反映了人与羊相结合的图腾崇拜。这种图腾符号的产生是融合了人与羊的生理特征之后经过演变而形成的人,是人类能动认识世界并亲近自然的方法,而且形象的艺术化的展示了游牧先民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又相互识别。此外,这种独特的图腾符号反映了史前社会体系和人们的意识形态,突出了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具体地表现了对温饱、饥渴、对种族繁衍的关心,并通过交感巫术把人与图腾联系起来,回答了一个古老又令人费解的问题:人是什么?人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

宁夏岩画的制作方法基本有三种。

第一种是磨制法。画像有的线条又深又宽,明显是由多次磨制而成,有的则线条很浅,线条颜色比岩石表面颜色稍浅,当阳光照射到一定角度的时候才可以看清楚画面,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用磨制法绘出的岩画平整光洁,线条平滑,没有锐角和石刺。多数是通体磨制,为阴刻法。

贺兰口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贺兰县洪广镇金山村,山势险峻雄伟。贺兰口岩画1969年春被来此检查工作和生产的贺兰县文卫科干部李祥石发现。贺兰口岩画于1996年12月3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兰口岩画分布在山沟两则的山崖、石块以及山前洪积扇上,在约1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岩画2300余幅5600多个个体形象。这里荟萃了一半的贺兰山岩画,仅人面像就近800个。岩画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成为人们考古、旅游、寻幽探微、观光览胜的好地方。贺兰口岩画风格粗犷浑厚,内涵丰富,享誉世界。

贺兰口岩画区

第二种是凿刻法。用金属或坚硬的石块在岩石上敲击,从岩画上可以明显看到许多敲打的点窝。

第三种是线刻法。似用金属凿头勾勒出形象轮廓,然后掏深线条,造成画面明快利落,并具有浅浮雕的效果。虽然基本方法有以上三种,但在作画时往往并不是单纯使用一种方法,而是多采用两种结合的方法,避免了单一平淡。另外,在贺兰山北部的白芨沟岩洞中也发现了用赭石粉绘制的彩色岩画,使岩画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和扣人心弦

宁夏岩画的代表是贺兰山岩画与大麦地岩画。

贺兰山山高水足,动物繁多,植物茂盛。如今所发现的20多处岩画,无论从岩画质量和数量都明显占有优势,岩画的最精彩、最丰富、最动人的精华部分,尤以贺兰口岩画最为突出。

贺兰口俗称豁了口,海拔1448米,这里峰峦叠翠,林木葱茏。在贺兰口约1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岩画2300余幅5600多个个体形象,成为贺兰山岩画的荟萃之地。199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口岩石为灰绿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其中有绿泥石等成分,硬度约为6度,为岩画的制作和保存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麦汝井岩画位于宁夏贺兰山的北端,这里高山巍峨,站在山之巅可以看到远在天边的黄河,茫茫苍苍气象万千。

这是一幅组合图。画面上部右侧似鸟形符号,左侧似匹马;中间是一只狗;下部是两只同一方向行走的北山羊,羊角后仰且长,显得分外优美耐看。运用减地阴刻和线条表现了整体结构和质感,并且都很传神。由于石质呈黑色,时代又久远,所以画面略显暗淡。这幅岩画也可以称为纪念碑式的岩画,独立于路边,用图画文字或语言记录了一次重大事件或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麦汝井岩画·羊与符号(41×53)cm

画面向东,凿磨制作

贺兰口岩画以古老的人面像而闻名于天下,人面像多达800个,排列于山石之上,气度不凡,令人震惊。另外还有许多西夏岩画也很精彩。

苏峪口岩画北邻贺兰口,岩画分布在山口两侧的山石上,内容以人面像为多,形象怪异别有风情,另有符号、动物、狩猎岩画。贺兰山北部岩画主要有麦汝井、双疙瘩、树林沟、归德沟、黑石峁、驴尾沟等。

麦汝井岩画,分布于石嘴山市东北贺兰山前山石和冲积扇上,东北两侧面临黄河。这里水草丰茂,自古以来一直是游牧民族放牧、狩猎的天然场所。

麦汝井岩画是历史上游牧民族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浓缩与结晶。麦汝井岩画内涵深邃,时代较早,时间跨度大,反映了贺兰山早期岩画的内容和特点,主要内容有虎、人面像、马、北山羊,还有长鼻动物与大角鹿等,以凿刻为主,少量为研磨制作,尤其是以黑石墙岩画而闻名。

双疙瘩岩画,位于石嘴山市北双疙瘩山峰下,一山包上矗立着三块巨石,其中较大的石头上呈立体式的分布有100多个岩画形象,主要有北山羊,还有人骑、人物,尤引人注目的是,这批岩画有许多植物,呈现蕨类植物形状,另外,有一丛穗状植物特别醒目,有饱满的颗粒。这批岩画,无疑说明了一个古老的问题,即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即使是游牧民族也不例外,除了狩猎捕获野生动物之外,仍然要靠采集来维持生计。采集业是必不可少的生活来源。

这是一幅十分难得的植物岩画,而且是即将成熟的植物挂满了金黄色饱满的穗儿,一株株亭亭而立。虽然是几株,却是代表了一大片,是植物茂盛的象征。这种记实性的描绘使人遐想联翩。在所谓游牧民族的岩画中出现穗状植物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如果追根溯源的话,正说明此地正处在牧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处,是两种文明相碰撞的地方,在反映游牧文化的同时也反映农耕文化,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游牧文化中也渴望植物的丰收,植物的生长同样关系着畜牧业的生死与兴亡,植物同样牵连着游牧人的视野和命运。也由此证明采集草子是人们的重要食物来源。因此,岩画中出现植物穗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双疙瘩岩画·植物(42×36)cm

画面向东,凿刻制作

岩画中表现动物、植物,这是人们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们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也是人们最崇尚最直接的活动。因此,人们就希望在狩猎中多捕到动物,在采集中多有收获,既有崇拜敬仰的思想,也有“丰产巫术”的意思。

双疙瘩岩画均为凿刻制作,形象生动优美,有线刻也有减地阴刻,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树林沟岩画分布于山坡洪积扇上,面积广又比较分散,均制作在块状山石岩漆深的一侧,内容多为单体动物,以羊、马、鹿为主,另有少量狩猎岩画。制作为磨刻法。

黑石峁岩画,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西北15公里贺兰山小枣沟内,海拔1432米。岩画区占地2500平方米,分布在山梁顶部的四周76块石头上,主要内容有人物、舞蹈、射猎等人物活动场景,另外有岩羊、北山羊、马、鹿、骆驼等,造型粗犷、生动、优美。其中“群羊图”与“群鹿图”两幅构图巧妙、形象逼真,1998年被国家邮政局选定为明信片图案而广为发行。

双疙瘩岩画位于石嘴山市石炭井沟口,岩画制作于两座山峰前的小山包上,故称为双疙瘩岩画。在一块自然的山石上制作了约上百个图形,呈立体式分布,如此密集十分罕见,加之石面颜色为褐色,更显得岩画鲜艳、明丽、豪华。岩画中有人物,双手上举,在欢呼,在歌唱,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动物以北山羊为大宗,形态各异,生动活泼,有人骑穿插其间,再现了游牧时的优哉游哉,还有高大的植物一簇簇,显示了旺盛的生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贺兰山地区生态良好的状况,同时也说明,无论是狩猎时代或畜牧时代,人们采集草子、果实、块根仍然是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来源,采集业相伴着人类一路走来直到现在。

双疙瘩岩画·动物与植物(21×280)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归德沟岩画,位于石嘴山市西部的贺兰山中,海拔1400米。归德沟岩画分布在两条大沟的山石层面与节理面上,有100多幅,内容有人物、人骑、动物(北山羊、鹿、虎、马)以山地动物为主,尤以人面像岩画突出,人面像造型新颖奇特,不仅富有想象力而且变化多端充满诡谲神秘之感。这里是一处贺兰山人面岩画富集地区。

这幅岩画的中心位置,是几个重圈,左侧有一个人似在跪拜。可以理解为这是一幅拜日图。重圈就是太阳的图形或代表。几个重圈的出现,可能是记录一次特殊的自然现象,或者是与远古的神话有关。这幅图的结构耐人寻味。遗憾的是,这幅图并不完整,由于上部石面脱落致使画面残缺,无法看到全貌,也难以理解全部含意。但又体现了一种残缺之美,更令人遐想其中的奥妙。

归德沟岩画·拜日图(65×57)cm

画面向西,凿刻制作

黑石峁岩画,位于石嘴山市北5公里处,岩画分布在一个布满黑色石头的山峁上,故称为黑石峁。由于地处环境险峻加之岩石的独特,这里成为古代先民祭祀、娱乐和集会的场所。这两个岩画中的人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其乐融融的样子。人物双腿下外露尾饰或生殖器,旁若无人。人的天性就是乐观主义者,不论生活如何艰难,总是自得其乐。这种乐,一方面是自乐,另一方面有可能乐神、讨好神,表示感谢上天的赐福。总之,这是一种功利性的又是纪实性的,是生活的再现与翻版。

黑石峁岩画·双人舞(60×52)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归德沟内生长着一种贺兰山区仅有的无鳞小鱼,更是令人赞叹的奇迹。此外,由于归德沟的地形独特,山势峥嵘,2006年2月建立贺兰山北武当地质公园,园内地貌景观、地史遗迹水文景观丰富,尤以地质构造形迹和丹霞地貌形态为主要特色,加上岩画、长城等人文景观,成为一处绝佳的旅游胜地。

驴尾沟岩画内容有人物、人面像、人骑、手印、符号以及动物驴、马、羊、虎、鹿等,还有人物弯弓搭箭狩猎的姿势,并且有许多神秘的重圈。

驴尾沟因为有几头毛驴岩画而得名。这头驴无论从形似和神似两方面讲,都称得上是上乘之作。这头驴仅有一个轮廓,昂首,撅着尾巴,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由于作者熟悉毛驴、了解毛驴,在作画的过程中特意在毛驴的头部和颈部渲染了一番,并利用岩石的自然纹理进行摩擦,造成一种毛发膨松毛茸茸的感觉,做到了一般岩画难以表达的质感。

驴尾沟岩画·毛驴(26×18)cm

画面向南,研磨制作

此图是黑石峁岩画的精品之一。镌刻的形象准确、细腻,写实性强,尤其是鹿的形象生动逼真,似乎在慢跑。鹿的双角多叉高耸,表现了鹿的优雅高贵。右侧是两只北山羊,似乎也在参与这场“动物联欢会”,表现了一种和谐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这既是现实生活的描绘也是一种心态的表白和流露。

贺兰山鹿属于马鹿,体形大而匀称,四肢修长而健壮,行动敏捷机智,生长于针叶阔叶混交林中,主要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贺兰山青羊同马鹿食物一样。鹿与羊绘制在一起表示了游牧人对这两种动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说明在遥远的古代贺兰山一带自然生态优美,树木葱茏,是野生动物的家园。

黑石峁岩画·鹿与羊(77×60)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这批岩画人面像造型奇特怪异,不同于贺兰口岩画人面像,属于另一类新的风格。在众多的贺兰山岩画人物中,驴尾沟人物造型新颖别致、姿态婀娜,充分展示了人体的优美和高雅。至于那些动物,更是描绘得生龙活虎、动感强烈,尤其是毛驴形象,生动逼真,活灵活现,惹人喜爱。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驴尾沟南侧高20多米的悬崖上,发现了一组由4个岩画图形组成的文字题记。这方岩画文字宽25厘米、高60厘米,呈竖行排列,画面向东,研磨制作。如果看图识字的话,上部似人面像突出双目,其下为重圈,再其下又似两个人面像。也可以把上部的岩画看成是男根、重圈是女阴,或者可解释为人类对太阳的图腾崇拜。这方岩画文字,是人类创世纪的宣言和记录。

这是一幅组合图,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似与神话和巫术有关。从画面看,有一个大的动物轮廓,在这个轮廓内有似月亮形符号,其下部有两只羊,而且被框在一个圆形的圈内,一只羊似被拴住了腿。暗示我们大的动物是游牧人认为的宇宙,换句话说宇宙是由神话动物组成的,其间有月亮,还有人们生存的家园,并饲养着羊只。此画面左上角有人骑,并拿着似弓箭的武器在射猎。在大轮廓的动物外,还有一个人在行进。这是一幅既有写实的描绘又有想象的构图,其真正的含意尚需探讨。

四眼井岩画·动物图(70×45)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这组刻在高达20米的悬崖上的4个岩画文字(或符号),已经具有了中国象形文字的具象性与表意性,不仅有一定的空间结构,而且在书写形式上有先后有层次。我们古代先民不惧危险制作在悬崖之上,可见用意是非同一般的,或表达某种意义,或记录某一事件,或表达某一愿望,或表示对某事物的认识,或表示对某信仰的崇拜等等,尽管我们还不完全理解这组岩画文字(或符号),但毫无疑问这种组合已完全符合文字组成的要素与规律。

岩画文字,也可以称之为“前文字”,是为了进行交流和表情达意而创造出的文字符号。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就记载在“前文字”岩画中,释读和理解这些“前文字”就成了岩画研究的重要课题。

贺兰山南部岩画以青铜峡市为主要地区,有四眼井岩画、芦沟湖岩画、广武口岩画和中宁黄羊湾岩画、石马湾岩画。每个岩画点都有自己特色的岩画,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芦沟湖岩画以大开幅而闻名,一块巨石上有上百个形象,表现了游牧先民广阔而绚丽的生活画卷。四眼井岩画则是以水禽优美的雄姿而引人注目。广武口岩画则以狩猎、游牧生活场景描绘而异彩纷呈。总之,青铜峡岩画丰富而多彩,是一处岩画的宝库。

石马湾岩画位于贺兰山南部,这里山环水绕地形十分复杂,因为岩画中有马匹,故名石马湾。此幅作品,是石马湾岩画中最大的一幅,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古人围猎时的盛大场面。人们从四面八方将野羊赶到一条山谷中以防野羊逃散,而猎手们或骑马或步行,个个手持弓箭抓住机会进行射猎,目标自然是选大的选肥壮的下手。这种激动人心的围猎活动往往是以家族或氏族为中心组织进行的,人多力量大,所以狩猎每每收获颇丰。

在此幅图的下方有一个西夏文,可能是西夏人围猎之后有感而作,也可能是西夏人看到此图有感而作,总之,为理解这幅巨画提供了参考。

石马湾岩画·围猎图(186×190)cm

画面向西,凿刻制作

中宁岩画以黄羊湾岩画和石马湾岩画而闻名,黄羊湾地处黄河之滨,站在岩画点就可以清晰看到黄河上的行船,白帆点点河水苍茫。黄羊湾岩画分布高低错落呈立体状,岩画有多种动物、人物、人面、符号等,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是贺兰山南部的重要岩画地区。

石马湾岩画位于贺兰山的最南端的深山中。石马湾岩画比较集中,以狩猎图最为珍贵,另外,有两方西夏文题记。石马湾岩画画面较大,令人目不暇接,扼腕称奇。

贺兰山东麓的白芨沟内的一处岩洞中,首次发现用赭石颜料绘制的洞窟岩画,共37组(其中有凿刻岩画1组),有100多个个体形象。

岩画是用赭石粉末掺杂其他黏合剂绘制而成。赭石即赤铁矿,化学成分为氧化铁,色彩艳丽明亮。彩色岩画的内容大体上是纪实性的,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和所见所闻,有人物形象,特别是乘骑形象,人物头部有飘逸的头饰,显得英俊潇洒。有动物北山羊、马、蛇、狗的形象,有狩猎时的动态描写,有标志或符号,尤其是巫术活动的描绘更引人注目,猎人手持圆形箭头对准猎物,经过模拟巫术而达到获取猎物的目的。

白芨沟岩画位于贺兰山北部深山之中的一个天然洞窟中,这里山高水清,自然环境优美,既是古代先民居住地,也是一处艺术画廊。此岩画制作于白芨沟内的一个大山洞中的石壁上。用赭石颜料绘制的红色岩画,在我国南方系统岩画中广为使用,而北方岩画系统中仅在新疆、西藏、内蒙古少有发现。贺兰山白芨沟洞窟,是一个坐北朝南的天然洞窟,岩洞为敞口形,开口长约40米,高约20米,进深约35米。岩洞前方山湾开阔,有泉水从旁边流过,自然环境优美。赭石彩绘岩画,是用赭石粉末掺水制成颜料,然后用兽毛或羽毛蘸颜料绘制在石面上。赭色即红色,是许多民族喜爱的颜色,因为红色是太阳、血液和火焰的颜色,象征着生命和力量,充满着生命之光。这幅岩画,描绘了一个人骑的形象,人物头上有两个羽毛形装饰,手握马鞭,神采飞扬。马匹的形象更为生动,马头高昂,身材修长匀称,膘肥体壮,甩着尾巴,活灵活现飘逸洒脱。这种纪实的描写,不仅细节逼真,而且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此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具有打破关系,后来用浅赭石粉颜料,在原有的形象上又涂抹了一层,几乎重复叠压在原图上。

白芨沟彩绘岩画·人骑(23×28)cm(www.xing528.com)

画面向南,赭石绘制

这批岩画在表现技法上仍采用剪影式大轮廓描绘方法,不知透视原理,不分物体远近,不表现物体细部。但是在形体比例、特征方面却能做到惟妙惟肖,一些动物虽然仅有数厘米,仍很传神逼真。

在宁夏的西北部紧靠黄河的地方,有一片群山起伏的山地叫卫宁北山,它与贺兰山相连,只是它东西走向,比贺兰山要年轻。北山没有树林,荒凉冷峻又热烈奔放。它与世隔绝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这里产金矿却黄沙遍地,这里有种叫莎莎草的植物在迎风开着小朵的红花,显示出生命的执著与顽强。在这片连绵群山拥抱着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地方——大麦地。多美好的名字,却与大麦毫不相干,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而已。

大麦地岩画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岩画制作于山石层面与节理面上。大麦地四周高山罗列,气势磅礴,独特的地质结构为我国古代先民提供了创作岩画的条件和激情。这里处在游牧与农耕的交界地,优越的地理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产生并成就了彪炳千古的壮丽篇章。

大麦地蕴藏着数以万计的岩画,犹如一颗颗艺术的明珠镶嵌在山石之上,如今这些技艺娴熟、造型优美、连绵不绝的历史画卷,成为宁夏又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宝库。

大麦地岩画区

茫茫的腾格里沙漠边缘有一片雄浑壮美的山地,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大麦地。大麦地岩画1986年由宁夏地矿局的一位工程师发现。大麦地地处卫宁北山的腹地,地质结构属于晚古生代碎屑岩组成东西走向的紧密线性褶皱构造,与相邻的贺兰山南北走向恰好相反。大麦地由晚古生代碎屑岩构成,海拔1400~1600米,相对高差200~300米,山不太高,但雄伟壮丽。由于地质上的特殊构造,站在大麦地的东南侧高地上远眺大麦地,看起来如同大海涌来的波涛一般,高低起伏,层层叠叠,十分壮观,而岩画就制作在波涛汹涌的“浪尖”上,一层层山石因此显得分外耀眼又激荡人心。卫宁北山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20~30公里,北坡平缓,南坡基岩裸露,因此许多岩石层面与节理面成为古代游牧民族制作岩画的理想画板和“纸张”。这里属于荒漠丘陵区,沙地上长着稀稀拉拉的骆驼蓬、黑柴、莎莎草,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绿色生命。如此荒凉之地却开出了令人想象不到的艳丽岩画之花,真是人间的一大奇迹。

画面中一个人在向一轮火红的太阳跪拜。这个人虽然并不完整,仅留上半身,但仍然可以看出他在面向太阳跪拜的姿态,而太阳一轮轮光圈放射着耀眼的光芒。这种写实的手法无论对人或太阳都作了准确的刻画。

对太阳的崇拜自远古以来我们的先民就没有终止过,成为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崇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文字记载以后,甲骨文中就有“宾日”“出日”“入日”的记载。《粹编考释》记载有“殷人于日出入均有祭,盖朝夕礼拜之”,《史记·匈奴列传》说“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可见无论华夏民族还是游牧民族都崇拜太阳,视太阳为天神,日出日落都要祭拜。对太阳的崇拜成为各族人民所共有的社会现象。

大麦地岩画·拜日图(23×41)cm

画面向东,凿刻制作

20平方公里的大麦地岩画有上万幅、上万个个体形象,有大到10米的鸿篇巨制,也有小到数厘米的玲珑之作,犹如一颗颗艺术明珠镶嵌在山石之上。如今这些技艺娴熟、造型优美、连绵不绝的历史画卷,以它优美朴实的风格彪炳于岩画之林,成为宁夏地区一处重要的人文景观和文化艺术长廊。大麦地岩画内涵丰富,题材多样,其中有多种飞禽走兽和人物的生活场景,有狩猎、放牧、舞蹈、日月星辰、男根女阴、手足蹄印、天地神灵等等,更多的则是图画与符号,反映了人类很早就有了交流与表达的愿望。大麦地岩画不仅数量多,而且精品可观,许多岩画造型优美,制作细腻、逼真、典雅,艺术价值甚高,众多岩画构图有章有法、紧凑适宜,比例恰当适度,且用笔简约,风格清秀拙朴,给人一种新颖别致的美感;许多岩画疏密有韵,恰似剪纸艺术,又似写实和工笔画,一刀一凿昭示了旺盛的生命活力,体现了永恒的艺术价值。

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大麦地岩画中发现2000多个符号,这些符号中有类似文字的图画(符号),并且还发现了图画文字与符号混合使用的古文字,即图画文字向符号文字过渡阶段的文字。这种早期岩画文字的象形性与汉字中的象形字非常接近,由此推断它是古汉字的前身,或称为“前文字”,应该属于早于甲骨文字的原始汉字。这种岩画文字的发现与研究无疑对探讨中国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我们把这些岩画归于“岩画文字”,主要依据是:这些岩画通过丽石黄衣测定距今8000~7000年,远远早于其他文字;它不是随意镌刻的,如同其他岩画一样,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的,已经由作者赋予了表意的功能;另外,“岩画文字”已具备了中国象形文字的具象性,在甲骨文与陶器刻画文中可找到大致对应的形象;而且,“岩画文字”由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组成,有了文字的空间结构,基本上做到了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结合构成文字的要素。由此可知,“岩画文字”已经具备了古老文字的要素,是现存古老汉字的活水源头之一。

大麦地地区盛产铁矿,而且含铁量较高。这些原生铁矿的硬度又远远大于大麦地制作岩画的砂质岩石,为游牧民族制作岩画、满足创作欲望创造了便利的工具。在大麦地岩画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铁器工具敲打岩石留下的痕迹,也只有这些先进工具才能在坚硬的岩石上留下这些文化符号。在岩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奇特的形式和构图方式,为艺术的多样性提供范例。大量岩画一代接一代的制作过程使我们认识到,艺术创作的主体是千百名不可考的群众,是他们创造了岩画,也创造了美。

岩画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备加爱护。

横山,实为灵盐台地,位于鄂尔多斯台地的西南部,北邻毛乌素沙漠,西临银川平原,与雄伟壮丽的贺兰山隔河相望。波涛汹涌的黄河从横山前流过,滋润着这片沃野,也带来了灿烂的黄河文化,使这里充满了无限生机。

灵盐台地海拔1200~1700米,沟谷纵横,由沙砾、石块、黄土构成。在这片起伏壮阔的丘陵地带,有闻名于世的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水洞沟位于灵武市横山堡以北约5公里的明代长城南面,地处北纬28°21′,在灵盐台地边沿,海拔1200米,遗址南侧有一条潺潺流水的山水沟。

所谓横山是当地老百姓习惯叫法,地质上叫灵盐台地,系鄂尔多斯台地西南一隅。北邻毛乌素沙漠,南接黄土丘陵,西临黄河。台地海拔1200~1400米。岩画分布在第四纪砾石上。此图最清楚是一头鹿,头有双角,长颈,身材修长,卷尾,四肢长,而爪似虎爪。可以说这头鹿是个四不像,有鹿的头,鹿的颈,却是虎的尾巴、虎的条纹、虎爪。因此,这头鹿是人们心目中的神鹿,是神话鹿。在这幅画中还有北山羊、无头似虎的动物,表现了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

横山一带岩画点与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在咫尺,一些古老的岩画无疑是水洞沟原始先民的创作,为岩画增加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灵武横山岩画·神鹿(33×35)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1920年比利时神父P.绍特,在水洞沟不远的一处黄土状岩石断层发现了一件披毛犀的头骨和一件完整的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器。到了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1881~1955年)同桑志华在水洞沟一带进行调查时,在水洞沟的北侧断层中发现了灰烬、石器和化石,并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出土300公斤的石器,此外还发现若干破碎的及燃烧过的骨骼。后来这批石器又转给了法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和洞窟岩画专家步日耶进行系统研究。从此,水洞沟名扬世界。

此后,1960年和1963年又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动物骨骼化石有野驴、野马、犀牛、转角羊、鸵鸟、鬣狗等,同时出土石器上万件,有石片、尖状器、刮削器、雕刻器、砍砸器等。在遗址上层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发现有少量的磨制石器时代文化堆积,发现有少量的磨制石器和石磨盘。由此可知水洞沟遗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下层文化堆积1.5万~3万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同时也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因此,数万年以来我们的中华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远古文明。

横山岩画位于灵武市横山堡水洞沟南2公里,发现于1998年7月,面积约12平方公里,分布在沟壑与山脊上,数量约数百幅。水洞沟岩画均分布于第四纪更新世山石之上,大的有数平方米的鸿篇巨制,也有小到数厘米的小巧之作,五彩缤纷,充满了无限生机。

这是一幅写实的作品,画面中动物麇集,是动物的荟萃之地。画面中的动物均为食草动物,有鹿、北山羊、马等,个个形态逼真,造型优美动势强烈,说明这一带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水草丰茂,动物遍野,尤其是鹿,离了阔叶林是无法生存的。成为原始人的生活来源之一。

在画面中可以看到动物制作是很精美的,形神兼备,尤其是鹿的形象生动活灵活现。再从石面的岩漆、岩画的颜色、造型的优美分析,这幅岩画的时代已经很久很久了,是经过岁月的考验和修炼留存下来的艺术珍品。

横山岩画·动物图(56×62)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横山岩画的年代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岩画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这一部分岩画随石质的变化基本上都已斑驳不清,石面脱落,岩画漫漶。中期岩画约在新石器晚期至青铜器时代,这一部分岩画尚能辨认,内容多为狩猎和动物,尤以牛、马、羊、鹿为多;还有肉食类动物老虎的生动形象;另外还有似虎似豹又似鹿的神化动物,充满了神秘感。晚期岩画制作较为清晰鲜明,内容多为骑马或狩猎。总之,水洞沟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到那遥远时代的方方面面,有人物活动场景,有狩猎游牧,有天神地祇,有多种食草类动物,也有飞禽和天体,还有狩猎和骑马飞奔的热烈场面。总的说岩画制作生动鲜活,充满了活力和灵气。

横山岩画大体表现了原始先民的自然崇拜,是原始宗教的反映。如,在岩画中反映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太阳由同心圆组成,太阳给人们给动物带来了温暖,使天地有了灵气有了活力。总之,是远古人们对太阳的依赖和敬畏,也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太阳图腾崇拜在贺兰山岩画中多有反映,是原始宗教启蒙的发端。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横山早期岩画中有女阴的描绘,高悬于山头的岩石之上,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生殖崇拜,即生殖女神的崇拜。女阴代表了生殖女神,这是一种最简洁、最直白、最有概括的代表符号。这种生殖女神是远古人们对种族的繁衍的关切,也是当时母系氏族社会的象征。由此而知这是人自身繁衍的“交感巫术”,是对生命的呼唤和渴望。

这幅画中的人面比较简略,有一个椭圆形的轮廓,面部有两个相对的半圆弧形,似眼眶,中间似有两个点代表眼睛。下部呈T形,代表嘴和胡须。头顶部似站立一人,又似一个火字形装饰。

此人面虽然简单,但含义深刻。其一,从头部装饰看非同寻常,代表了一种威严一种权势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平常人是不会戴这种装饰的。因此,这个人是当地的首领或巫师,或者是当地人的先祖形象。另外,从此人面的弧形分析又似甲骨文的“目”字,头上又似一个火形,因此,这个人面又可能是太阳神,是太阳神的形象或化身。

牛首山岩画·人面像(24×49)cm

画面向东,凿磨制作

横山岩画制作方法有三种,早期为磨制法,即以较硬的石头在自然平整岩石上摩擦和刻画,制作出的岩画由于年代久远和石面剥落而面目不清;另一种是敲凿的点痕制成画面;第三种方法是凿刻法,造就了岩画的明朗清晰,注入了新的活力。

横山岩画由于零星分布于山坡地带块状砂岩之上,就似漂浮于艺术大海之上的小岛或小舟,只要石面平整又有黑色岩漆的块状山石,一般都可以看到上面有岩画之作。

横山岩画造型优美,一般构图紧凑,比例适度,用笔简约,风格拙朴,给人一种新颖别致的美感,许许多多岩画似剪纸艺术,一刀一凿昭示了旺盛的生命活力,体现了永恒的艺术价值。

牛首山岩画由东湾岩画和西湾岩画组成,均分布在向阳一侧的山石上,组成了蔚为壮观的艺术画廊。

牛首山由早古生带碎屑岩、碳酸盐岩构成,海拔1750米,养育中华文明的黄河从牛首山西麓流过,隔河与贺兰山遥遥相望。这里是黄土丘陵区,山地阳坡由于土层薄岩石裸露,为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羌戎、华族、匈奴等先民制作岩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牛首山自然条件大体同贺兰山相同,沃野千里,水草丰美,宜于发展畜牧业。

岩画大宗有动物北山羊,其次是鹿和马,还发现有符号、太阳、数码图形以及人物形象。岩画造型古朴自然,比例适中,生动逼真,岩画的制作方法有磨研法、凿刻法、敲击法,时代约在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距今10000~ 4000年。这批岩画对研究牛首山地区的古代自然环境和古代动物群落以及古代民族活动都有着重要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

香山位于中卫市黄河南岸,山体由古生代碎屑岩和少量碳酸盐岩构成,主峰香山岩寺海拔2356米。岩画分布于香山沟谷一带。古代香山地区林木葱茏自然生态良好,直到明代时这里的自然环境尚好。

这幅画中的野猪在自由自在的行走,表现出悠闲自得的样子。这是一幅写实的作品,猪前半身粗壮,腰细,臀小,四肢有力。猪的嘴长而尖,长尾,突出了野猪的特征,双耳并立,显示了猪的灵敏和机警。

这是一幅难得的形象生动的野猪群体,大猪在上小猪在下,相得益彰,相互关照,互相映衬的佳作。

香山岩画·野猪(28×19)cm

画面向南,减地阴刻制作

香山位于中卫市南部,由古生代碎屑岩和少量碳酸盐岩组成,平均海拔在2000米左右,香山岩画点有石砚子、李家嘴、火石沟等,主要内容以动物为主,又以北山羊为大宗,另外有一些人物活动形象;还有一小部分寺庙建筑,无疑这都是晚期岩画作品了。石砚子岩画中的一窝猪造像最为精彩,个个生龙活虎,形象不仅逼真,而且制作精美。总之,香山岩画分布星散,数量不太多。

青龙山位于同心县韦州东部,由早古生代碳酸盐岩构成,南北长40公里,最宽4公里,呈细长形,海拔1705米。青龙山岩画分布于山脊之上,现发现的仅有小圆穴和符号。

这幅画面有小圆穴和十字形符号。从小圆穴的分布和排列看,似为星象图,画面中的十字形符号为太阳简化符号,因而可以解释为太阳与星辰。

小圆穴这种岩画形式,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了。早在欧洲奥瑞纳时期西班牙加斯特罗洞窟壁画中就已经出现小圆穴了。世界上岩画可观分布较广的数瑞典波罕斯浪岩画,是1627年由挪威牧师彼得·阿尔弗逊在旅途中发现的,波罕斯浪小圆穴多达数万个。可能是描绘浪花飞溅浪花之多吧。

关于小圆穴解释之多,多到数不胜数,一般认为与生死,与巫术,与性、星辰、星象、血滴、女性生殖器等等有关。总之,小圆穴虽然简单,但是要认识它、理解它并不简单。这正是越简单的事物越包含着深刻的道理一样。

青龙山圆穴岩画同河南禹州市具茨山圆穴岩画有许多相似相近之处,实属罕见。

青龙山岩画·小圆穴(53×39)cm

画面向东,研磨制作

青龙山位于同心县东部,由早古生代碳酸盐岩组成,海拔1700米。岩画分布于山脊之上,基本上是小圆穴,个别有一点十字形符号。从小圆穴的制作分析,多为星体形,属星星崇拜的表现,也有一部分是羊棋,具有娱乐的性质。这里岩画与中原地区具茨山岩画很相似。

宁夏岩画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丰富的内涵,优美的图画而彪炳于古代岩画之林;虽然古代民族消失了,但古代岩画却永远存留。

宁夏岩画是一处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宝库和艺术画廊,这是一份巨大的精神财富和艺术财富。岩画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历史凝聚积淀下来的文化结晶,岩画不仅可以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正历史流传的讹误,也使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文化、艺术、宗教,而且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月亮山与六盘山相连,由碎屑岩构成,海拔约2500米。月亮山逶迤连绵,沟深谷邃,鸟语花香,绿草如茵。岩画分布于西吉县火石寨乡武家村北的一个山崖石坎岩壁上。这组图实际上是礼佛图,众僧人在向佛顶礼膜拜,其中有一个僧人骑在马上,头戴僧帽,身披袈裟,当地人戏称唐僧取经。

这处岩画仅个别人物五官齐全,不讲求透视原理,不分远近,但大致比例适中,突出重点人物,似有主次之分,反映了崇佛敬僧之意。大致说这幅岩画制作粗犷,且为佛教题材,可以算是晚期佛教的内容,也可以说是晚期岩画的作品了。

岩画从远古走来,带着原始艺术的光荣与梦想,有过自己艺术的青春与辉煌。历史的脚步匆匆而过,中世纪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加速了岩画的消亡,至此岩画成为历史的陈迹,被遗忘在历史的一隅和荒山野岭之上,它安详又默默地等待着被发掘被认识的一天。

深感欣慰的是岩画成为人文圣地,艺术之树常青,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让我们怀着无限的神往与激情拥抱这些来自远古的使者,来自人类文明的先驱,来自我们中华先民用心灵和双手制作的珍贵艺术吧!

火石寨岩画·人物(900×320)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宁夏岩画以造型优美,古拙多姿,内容丰富,夸张变形而著名。由于时代的久远和艺术手法的新颖,所以岩画使人觉得亲近奇妙而又难以理解,岩画弥漫着诱人的气息,散发着粗犷又执著的生命力。

此图是游牧风情图左侧部分。上部两个人,体形优美,似在跳舞,左侧一人头上有羽毛装饰,其下似有两人在牛背上翩翩起舞,正如《古乐篇》所歌颂的那样“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表现了人们欢庆时的情景。

小西峰沟岩画·游牧风情图局部(70×110)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宁夏贺兰山、大麦地是有着灿烂历史文化的藏珍育宝之地,遍地的岩画之花由你去观赏,而且这里或荒凉或山高林茂,气候宜人,是人们寻幽探秘、观光览胜的好去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