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调天理,研究性即天理

强调天理,研究性即天理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这里所谓“天之理”是强调理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上蔡所谓天理多用此义。[5]仁者,客观、真实、当然之理,所以即天之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其本心即能知其性,因此性也是形而上的,是“天之理”。显然,上蔡是顺孟子的体认线索而论性即天(理)的。而本心是性体之发用,本心既是天理,则性体必然也是天理。易言之,即意为性天为一。这里体现的性天为一之理,实质上是由即用见体,或者说以心明性的方式展示出来的。

强调天理,研究性即天理

伊川评论上蔡说:“此人为学,切问近思者也。”[3]这实在是一笔勾勒出了上蔡学问的真精神。比较而言,他与门人等的问答多讨论工夫修养,谈说本体的不多。

上蔡以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线索来立论,主张性与天(理)为一。他说:

(1)仁者,天之理,非杜撰也。故“哭死而哀非为生也,经德不回非干禄也,言语必信非正行也”,天理当然而已矣。当然而为之,是为天之所为也。圣门学者大要以克己为本。克己复礼,无私心焉,则天矣。孟子曰:“仁,人心也”,“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原注:语原本作行人心,原本作心人,今据《孟子》改正)[4]

这里所谓“天之理”是强调理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上蔡所谓天理多用此义。[5]仁者,客观、真实、当然之理,所以即天之理。上蔡所谓“仁”是指(形上)本心之“活”[6],所以“仁,人心也”之“心”是指本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尽其本心即能知其性,因此性也是形而上的,是“天之理”。“知其性则知天矣”,则至少说明性与天在本质上是一。显然,上蔡是顺孟子的体认线索而论性即天(理)的。

上蔡主张性天为一,从其“性体心用”论中也可以反映出来。他认为性是本体,本心为性之发用而可见者。作为性之用的本心是天理,是形而上,则性体当然也是天理。上蔡说:

(2)性,本体也。目视耳听手举足运见于作用者,心也。[7](www.xing528.com)

(3)问:“孟子云知天事天,如何别?”曰:“今人莫不知有君,能事其君者少。存心养性便是事天处。”曰:“心、性何别?”曰:“心是发用处,性是自性。”[8]

显然,这里所说的作为性之用的“心”是指良心或本心,而上蔡直接称本心为天理:

(4)所谓天理者,自然底道理,无毫发杜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方乍见时其心怵惕,所谓天理也。要誉于乡党朋友,内交于孺子父母兄弟,恶其声而然,即人欲耳。[9]

按上蔡的意思,孟子所说四端之心是自然之天理。在孟子那里,四端之心即是良心或本心,因此,上蔡的意思也即是说本心是天理。而本心是性体之发用,本心既是天理,则性体必然也是天理。易言之,即意为性天为一。这里体现的性天为一之理,实质上是由即用见体,或者说以心明性的方式展示出来的。

总之,上蔡是按照“尽心知性知天”的线索,与以心明性的方式说明性天为一的。其实,尽心知性知天的线索也是以心明性,所以上蔡论性天为一的方式,可概言为即用见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