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活化石-珍贵的文昌鱼资源面临枯竭

海洋活化石-珍贵的文昌鱼资源面临枯竭

时间:2023-1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昌鱼是珍稀名贵的海洋野生动物,已经被列为我国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后来人们开始以捕捞这种鱼为生,为了纪念文昌帝君赐给人们这样好的礼物,人们就将这种鱼命名为“文昌鱼”。在东南亚一带,无节制的商业捕捞加速了文昌鱼资源的枯竭。曾几何时,我国的文昌鱼享誉全世界,现在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一切必将成为往事。

海洋活化石-珍贵的文昌鱼资源面临枯竭

文昌鱼的脊索

文昌鱼虽然是不怎么起眼的微小动物,可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是非常珍贵的。最初,科学家们认为它们是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进化过程的中间物种。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5亿年前的样子,海洋里生活着很多的菊石、海百合、奇虾、鹦鹉螺一类的生物,它们要么是有硬壳保护自己,要么是身体柔软、行动灵活可以躲避敌人,它们的身体里不像我们哺乳动物或者鱼类有一根从头到尾的脊椎骨。正是因为有了这根脊椎骨,生物才能更好地控制身体,逐渐发展神经系统,这也为进化成智能生物产生大脑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可以说脊椎骨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脊椎骨究竟是如何长出来的呢?

为了研究脊椎骨是如何衍变出来的,科学家们找到了文昌鱼。这种生物的脊椎骨还不能称为脊椎骨,只能称为脊索。这些脊索动物的祖先就有一部分变成了现在的脊椎动物。原来人们以为文昌鱼就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演变的活证据,因为文昌鱼没有明确的头和脑,它们既不像鱼,又不像虫。尽管在捕食等活动中像无脊椎动物,可它们的确拥有了最原始的脊椎,并且身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都有了脊椎动物的雏形。于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家们都将文昌鱼作为一种进化的中间物种来加以研究,可是研究者却一直没有找到其他的化石证据来证明文昌鱼的祖先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找到文昌鱼的祖先向脊椎动物进化的时间证据,甚至人们都没能找到为什么文昌鱼没有进化成脊椎动物而保持了原来形态的原因。这一切都成了谜。直到有一天,在我国云南澄江地区的大发现才终于破解了这个科学谜团。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为了找到化石的证据,科学家们来到了我国云南澄江地区。这一地区出土了很丰富的化石,这些化石都是各种各样奇怪的虫子,几乎全都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生活的时代被科学家们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代”。在这个生命大爆发的时代里,单细胞生物变成了多细胞生物,可伟大的大自然并没有规定它们朝哪些方向发展,于是生命开始了争奇斗艳。那时候各种生命形态层出不穷,大自然将它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终于,中外的科学家们发现了海口鱼,科学研究发现这种鱼类尽管很原始,却已经有了明显的脊椎,远比文昌鱼的脊索要更先进。这样一来,脊椎动物的出现时间便提前到了5亿年前,这似乎明确地告诉人们:早在寒武纪,脊椎动物就已经开始分化出来了,而不是人们认为的脊椎动物是后来的无脊椎动物在某时期演化而成的。

这样的结果可以帮助人们继续探寻脊椎动物发展的历史,毕竟海口鱼是很原始的鱼类,研究它们将更加有助于人们发现更多脊椎动物进化的真相。可是化石毕竟不能将所有的信息传递给人类,更多的知识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学习与找寻。这样一来文昌鱼的身世就更加扑朔迷离了,它们的地位究竟应该怎样评定?它们的过去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些谜底就等着小朋友在未来为我们揭开吧。(www.xing528.com)

文昌鱼的消亡

我国福建厦门翔安区刘五店盛产文昌鱼。文昌鱼是珍稀名贵的海洋野生动物,已经被列为我国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关于文昌鱼的名字由来有这样的传说:古代,文昌帝君骑着鳄鱼过海的时候,从鳄鱼嘴里掉下许多小虫,这些小虫掉到海里就变成了小鱼。后来人们开始以捕捞这种鱼为生,为了纪念文昌帝君赐给人们这样好的礼物,人们就将这种鱼命名为“文昌鱼”。尽管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也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美好的愿望以及对自然力量的崇拜。

可现在这些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我们人类用自己的行动打破了先人们的祈福和祝愿。我们修筑了河口的船闸,截住了河蟹的产卵道路,长江上越来越多的污染和航运活动让白鳍豚彻底消失,现在文昌鱼也将要步上白鳍豚的后尘了。

在东南亚一带,无节制的商业捕捞加速了文昌鱼资源的枯竭。我国福建厦门高集海堤的修建就直接导致了曾经年产60吨文昌鱼的刘五店渔场的消失。曾几何时,我国的文昌鱼享誉全世界,现在如果再不加以保护,这一切必将成为往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