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资源评价的计算方法:各种排泄量

水资源评价的计算方法:各种排泄量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通过分割测流断面流量过程线的办法,求出其流量与径流量的比值供使用。分割基流常用的方法为直线斜割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频率径流量的基流是不同的。对有水文站控制,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分割基流量的计算分区,依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和水文地质条件相类似计算单位的基流比,计算分区基流量。通常此量占整个排泄量的比重很小。

水资源评价的计算方法:各种排泄量

1.河川基流量

河川基流量是山丘区地下水向河流排泄的主要排泄项。一般通过分割测流断面流量过程线的办法,求出其流量与径流量的比值供使用。分割基流常用的方法为直线斜割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频率径流量的基流是不同的。

所选用分割基流的水文站应满足以下要求:

(1)水文站具有计算系列比较完整、连续的逐日河川径流量观测资料。

(2)水文站所控制的流域闭合,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分水岭基本一致。

(3)按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和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各种有代表性的水文站。

(4)水文站的控制流域面积宜介于2000~5000km2 之间。

(5)水文站的控制流域内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

对有水文站控制,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分割基流量的计算分区,依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和水文地质条件相类似计算单位的基流比,计算分区基流量。

对没有水文站控制的计算分区,根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水文地质条件相类似区域逐年的河川基流模数,按照类比法原则,确定计算分区的河川基流模数,计算各分区的河川基流量。

当有泉水观测时,应将泉流量计入基流量中。

2.河床潜流量

河床潜流量是指河流出山口处,河床被厚度较大的第四纪沉积物所覆盖,河床未能切割到基岩。这时出口断面所测的径流量不是全部的径流量,尚有一小部分以潜流形式下泄,便是河床潜流量。推求河床潜流量可采用达西公式计算,但往往市(县)级缺乏资料,又因其量甚微而不作计算。达西公式为

式中 V— —水在砂(即多孔介质)中的渗透速度;

K — —渗透系数

I— —水力坡度。(www.xing528.com)

3.山前泉水出露量

山前泉水出露量是指未计入河川径流量的那部分泉流量。可以根据调查或实测方法,确定其数量。

4.山前侧渗流出量

山前侧渗流出量是指山丘区地下水以地下潜流形式向平原区域内陆盆地平原区排泄的水量。采用前述剖面法计算。

5.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

山区在河谷平原上打井开采地下水,一般认为是夺取河川基流量。而近年由于开采量增大,夺取了部分河川径流量,地下水开采夺取的河川基流量,经灌溉农田或城镇供水,有一部分能回归河流,故只计算其中的净消耗部分。一般采用开采净消耗系数法计算,计算式(3-23):

式中 Q净耗— —开采净消耗量;

W— —地下水开采量;

P — —开采净消耗系数。

根据已有资料确定山区地下水灌溉回归系数β,(1 -β)即为农业开采净消耗系数。

山区的工业一般都分布在县一级城镇中,调查各县(乡)工业用水的耗水率作为开采净消耗系数。对计算系列浅层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要分县(乡)、按不同用途进行分项统计。

6.潜水蒸发量

山丘区中有些地方地形比较平缓,地下水埋深较浅,有潜水蒸发量存在,可利用潜水蒸发系数法逐年计算潜水蒸发量。通常此量占整个排泄量的比重很小。

另外,对岩溶山区的地下水资源量,仅评价以泉水排泄方式出露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即将计算系列的泉流量(包括还原水量)平均值作为平均地下水资源量。对以裂隙水赋存的岩溶区,仍按一般山丘区进行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