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里士多德教育性层次划分

亚里士多德教育性层次划分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教育材料的教育性不但是因为其具有知识的标准,更重要的是他分出了教育性的层次。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通过感觉,经由记忆产生经验,再通过经验而获得科学与技艺。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性层次划分告诉我们,在对人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可教性,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教育材料的教育性。

亚里士多德教育性层次划分

如果说可教性阐明的是谁具有被教育和能受何等教育的资格,那么教育性则阐明的是什么具有做教育材料的资格,也就是说什么东西能够被教给具有可教性的人,从而促进其德性、智慧、美感的生成。西方人在谈论教育性的时候,一般以教育材料是否是知识为标准。比如,苏格拉底在判断 “美德”是否具备教育性的时候,就说过 “如果美德即知识,美德就可以由教育而来”[7]。知识可以生成美德、智慧。但是,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教育材料的教育性不但是因为其具有知识的标准,更重要的是他分出了教育性的层次。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通过感觉,经由记忆产生经验,再通过经验而获得科学与技艺。相比较而言,科学与技艺属于理论性知识,而经验属于生产知识。理论性知识研究原因,生产知识只限于经验,因此,理论性知识比之于生产知识更有智慧。“研究原因的知识也是更加有能力教导的”[8],也就是说科学与技艺知识由于揭示事物 “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而比经验具有教育性。但是,亚里士多德还提到作为研究 “第一原因”和 “第一原理”的第一哲学,这是与科学相比较的,科学在这里也就被当作第二哲学。这样的结果,具有最高教育性的当然是哲学知识,其次是科学和技艺知识,再次是经验知识。

哲学知识因为能够生成人的智慧,因此最具有教育性;而其他知识只是一种技艺、技术或经验而已,与人的智慧的生成需求相去甚远。(www.xing528.com)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性层次划分告诉我们,在对人进行教育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教育对象的可教性,同时还要考虑不同教育材料的教育性。如此,不仅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而且能够做到同时因人施教,这样的教育效果就会达到最优化。而最高层次的教育材料就是能够使人生成智慧的材料,因此最具有最高教育性。这样的教育材料就是哲学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