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唱在音乐剧中的运用及作用

合唱在音乐剧中的运用及作用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在音乐剧的歌唱环节中,合唱是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歌唱形式。因此,在进行音乐剧创作时,必须要重视合唱的运用。比如,中国武警政治部文工团第一部原创的、反映“5·12”汶川大地震的大型音乐剧《一路寻找》,演出帷幕拉开后便是合唱《铭刻史记的二零零八》。在中国的音乐剧作品中,展开式合唱的运用也是很多的。这一方法运用在音乐剧合唱中,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氛,并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

合唱在音乐剧中的运用及作用

在中国的合唱艺术体裁中,音乐剧也是一个重要的体裁。音乐剧产生于19世纪,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鲜明的特点:第一,音乐剧是通过对多种剧作形式进行融合而形成的,其中,借鉴最多的剧作形式有三种,分别是轻歌剧、喜剧和黑人剧;第二,音乐剧对多种艺术形式进行了融合,包括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第三,音乐剧为了对剧中所讲述的故事情节以及所传达的情感进行生动且形象的表现,对多种表现手段进行了综合运用,包括歌曲、台词、肢体动作等。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知道,歌唱是音乐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音乐剧的歌唱环节中,合唱是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歌唱形式。音乐剧合唱不仅有助于音乐剧基调的确定,而且有助于对音乐剧的气氛进行渲染、对音乐剧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对音乐剧的剧情进行推进,等等。因此,在进行音乐剧创作时,必须要重视合唱的运用。而音乐剧的合唱写作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一)背景式合唱

在音乐剧中,最常使用的一种合唱写作手法便是背景式合唱。这种写作手法通常是为了对整部音乐剧进行烘托,或是对某个特定情境的气氛进行烘托,因而更适合对色彩性场面进行描绘。

在音乐剧中,有很多一开篇便是合唱,而这时的合唱便是背景式合唱。比如,中国武警政治部文工团第一部原创的、反映“5·12”汶川大地震的大型音乐剧《一路寻找》,演出帷幕拉开后便是合唱《铭刻史记的二零零八》。该合唱由近百名武警文工团成员演唱,不仅唱出了铿锵悲壮的气势,而且唱出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带给人们的悲痛与心灵震撼,渲染了中国军人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英雄主义气概。

例1-22:《铭刻史记的二零零八》(节选)

王宝社词

孟卫东曲

(二)展开式合唱

展开式合唱多出现于一段独唱或是一段对唱之后,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人物的情感进行进一步的抒发;另一个是对音乐的主题进行揭示。

在中国的音乐剧作品中,展开式合唱的运用也是很多的。比如,在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居其宏作词、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周雪石创作的,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梁山伯祝英台》的大型原创音乐剧《中国蝴蝶》。这部音乐剧不仅有着跌宕起伏的情节,而且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凸显了主人公为对抗封建婚姻制度而进行的反抗,因而是一部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良好的观赏性的作品。在这部音乐剧的第二部分“夏之梦”中,曲子《秋天里我们收获爱情》中就出现了展开式合唱。曲子的一开始是独唱部分,通过对优美环境的营造与描写,表现了梦境中梁山伯对美好爱情的渴望。在独唱结束后,跟着的是一段合唱,继续对梁山伯的梦境进行了延续,并描绘了他在秋天收获爱情的情景。独唱与合唱的结合,既表明了梁山伯的浪漫情怀,也凸显了梁山伯对爱情的渴望。

例1-23:《秋天里我们收获爱情》(节选)

居其宏词(www.xing528.com)

周雪石曲

(三)呼应式合唱

在音乐剧合唱中,呼应式合唱也是一种经常会用到的合唱写作方法。这一方法运用在音乐剧合唱中,主要是为了渲染气氛,并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比如,音乐剧《金沙》中的一首合唱曲子《我就会活过来》,就采用了乌木精灵“丑”和幽灵们呼应而唱的方式。

丑:来敲敲我的膝盖,来摸摸我的脚踝

幽灵们:我就会活过来

丑:左边敲上一下,右边再来一下

幽灵们:我就会活过来

丑:榔头轻轻敲打,到处散落泥沙

幽灵们:我就会活过来

……

乌木精灵“丑”和幽灵们的呼应式合唱,既表现了幽灵们的躁动不安以及它们渴望重见天日的迫切之情,又突出了整部音乐剧的活泼与灵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