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君子应该有好恶分明,不随波逐流

君子应该有好恶分明,不随波逐流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君子应该有着好恶分明的情感。君子对众人的好恶应留意分辨,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孔子对人的好恶最为注重,后来孟子主张的知人论世也是由此发展出来的。但是,或为情绪所化,或为私欲所蔽,或缺知人之明,或乏待人之诚,或抱嫉妒之心,或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往往好恶失当,爱憎失常。

君子应该有好恶分明,不随波逐流

君子应该有着好恶分明的情感。君子对众人的好恶应留意分辨,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君子能赞美人的好,也会责斥人的恶,如果不分善恶,一律赞美,那就是被孔子批评为“德之贼也”的乡愿了。孔子对人的好恶最为注重,后来孟子主张的知人论世也是由此发展出来的。对于君子所恶,应注意几点:

一是憎恶宣扬别人坏处的问题,在《颜渊》篇里,孔子已经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在《季氏》篇里,孔子又强调“乐道人之乐善”。对于一般人来说,容易犯的,恰恰是称人之恶的毛病。

二是憎恶把揭发别人的隐私当作直率的问题。在《子路》篇,孔子并不认为揭发别人的隐私或短处是直率,而是主张隐恶扬善,说人家的好而不说人家的坏。

(一)耻于心口不一

【原文】5.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

【注释】①足恭:过分恭敬。②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相传是《左传》一书的作者。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点评】孔子提倡人们要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巧言令色”、口是心非、表里不一。孔子的这一主张符合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

(二)仁者的爱憎

【原文】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注释】①好(hào):动词,喜欢,喜爱。②恶(wù):厌恶,讨厌。

【译文】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正确的方式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点评】好恶之心,人皆有之。但是,或为情绪所化,或为私欲所蔽,或缺知人之明,或乏待人之诚,或抱嫉妒之心,或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往往好恶失当,爱憎失常。好恶是需要“能力”的,只有仁者具有正确地好人恶人的能力,因为仁者有一颗理智而公义的心,能够较为客观公正地判别善恶,好善恶恶,主持公论。

(三)圣人的爱恨

【原文】17.18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阳货》)

【注释】①朱:大红色,古代传统称为正色,紫色虽接近红色,但不是正色,是杂色,当时君主的衣服都做成了紫色,这是孔子所不赞成的。②郑声:郑国的歌曲,指的是与雅乐相对的淫靡的音乐

【译文】孔子说:“我厌恶用紫色代替红色,厌恶用郑国歌曲扰乱雅乐,厌恶用巧言善辩的嘴巴颠覆了国家的人。”

【点评】这段话表达了孔子对礼坏乐崩的痛惜,对“利口之覆邦家者”的深恶痛绝。孔子认为,混淆视听的“紫之夺朱”“郑声之乱雅乐”极为可恶,并对表面上说好话,装笑脸,骨子里心黑手辣,暗藏一刀的丑陋行为进行了批判。

(四)君子所恶

【原文】17.24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阳货》)

【注释】①下流:下等的,在下的。②讪(shàn):诽谤。③窒: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④徼:音jiǎo,窃取,抄袭。⑤讦:音jié,攻击、揭发别人。

【译文】子贡说:“君子也有厌恶的事吗?”孔子说:“有厌恶的事。厌恶宣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身居下位而诽谤在上位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懂礼节的人,厌恶固执而又不通事理的人。”孔子又说:“赐,你也有厌恶的事吗?”子贡说:“厌恶偷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厌恶揭发别人的隐私而自以为直率的人。”

【点评】孔子和子贡讨论君子厌恶的人,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强调道德是有客观标准的,逾越了这个标准,便是失德。孔子厌恶把恶德、失德显现在外的人,子贡厌恶把恶德当作善德的人。反过来讲,君子则应具备光明磊落、谦虚懂礼、勇而有礼、通达事理的品德。

(五)益者三乐,损者三乐(www.xing528.com)

【原文】16.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季氏》)

【注释】①节:节制,制约,调节。②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乐。③佚:同“逸”,过分。④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爱好有三种,有害的爱好有三种。喜好礼乐有节,喜好讲别人的的好话,喜好多交益友,这都是有益的。喜好骄纵作乐,喜好放荡游冶,喜好大吃大喝,这都是有害的。”

【点评】孔子认为,人的爱好,有的有益,有的有害,不能不注意。概括来说,能滋养心灵的爱好是有益的,而主张感官享乐是有害的。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阳货》)

孔子强调君子也会有讨厌人的时候,这和君子“量大能容”的德行是否冲突呢?

2.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

子曰:“邦无道,富且贵,耻也。邦有道,贫且贱,耻也。”(《论语·泰伯》)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1)结合选段,谈谈孔子与孟子各自以什么为耻辱?

(2)结合选段,谈谈儒家认为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耻辱观?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

结合上面的选段,说说孔子是怎样评价一个人的。

【解答要领】

1.不冲突。君子追求仁义,善善恶恶,是是非非,所以君子也有讨厌的人。量大能容,包容朋友的缺点是善德,而纵容、包庇恶人则会给自己和社会带来灾难。

2.(1)孔子以个人不努力造成自身贫贱和助纣为虐的富裕为耻。孟子以没有羞耻之心为耻,以仁义道德不如圣人、不能成为圣贤为耻。(2)个人的羞耻感应该和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起来;国家要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百姓,使他们通过自我省察有知耻之心,才不会犯错误,有利于社会和谐

3.孔子认为,评价一个人要坚持是非标准,而不可简单地从众,应当花时间深入考察。所有人都喜欢他,也就是说坏人也喜欢他,这说明此人谁也不得罪,毫无原则,甚至同流合污,这正是孔子批评的“乡愿”。所以孔子提出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