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洪涝灾害的形成与特点概述

中国洪涝灾害的形成与特点概述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的洪涝灾害频繁,洪水峰高量大,年际变化大,常遇洪水和稀遇洪水峰量相差悬殊,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沿海风暴潮灾害也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洪涝灾害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洪涝灾害包括洪灾、涝灾和由沿海风暴引起的灾害。强热带或温带气旋往往带来大量降水,引起沿海河流洪水猛涨,由风暴潮引起的潮灾往往和当地降雨引起的水灾叠加而形成灾害。

中国洪涝灾害的形成与特点概述

我国的洪涝灾害频繁,洪水峰高量大,年际变化大,常遇洪水和稀遇洪水峰量相差悬殊,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是受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通常呈现出南北洪涝严重而中部偏于干旱。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为经济发达地区,先后多次发生罕见的特大洪水,经济损失惨重。沿海风暴潮灾害也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洪涝灾害是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洪涝灾害包括洪灾、涝灾和由沿海风暴引起的灾害。我国历史上洪涝是不分的,及至后来修筑了堤防围垸等防洪工程,天然的来水受到了人为地分割,遂有了洪涝之分。一般认为河流漫溢或堤防溃决造成的水灾(外水)为洪灾;当地降雨过多,长久不能排除的积水灾害(内水)为涝灾。风暴潮是由于强风扰动而引起的海平面异常升高的现象,如逢天文大潮更易酿成灾害,一般将其划归为海洋灾害。强热带或温带气旋往往带来大量降水,引起沿海河流洪水猛涨,由风暴潮引起的潮灾往往和当地降雨引起的水灾叠加而形成灾害。(www.xing528.com)

洪涝灾害的形成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气象(降雨)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另一方面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人水争地矛盾突出,使流域产汇流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严重影响洪水天然情势。例如在上游砍伐森林,开垦山坡地,导致严重水土流失;在中游围垦河滩以及沿岸洼地、湖泊,甚至在沿河行洪滩地建设各种设施,人为设障加上河道淤积,使得河系调洪、蓄洪、行洪能力逐步缩小。同时由于两岸修筑了堤防,束窄了洪水宣泄的通道,从而使得同样的洪峰流量下洪水水位大大抬高。一些河道的中下游由于洪水位高于背水堤内的地面高程,当地雨涝积水不能自然排出,往往采取抽排的方法,将涝水排入河道,更使得江河洪水雪上加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