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净土宗的形成与特点简介

净土宗的形成与特点简介

时间:2023-1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净土宗不像其他佛教宗派那样有明确的师承关系。净土宗由于简单易行,一直受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民间下层群众的信奉,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对这样一种净土宗的形成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北朝的昙鸾,和隋唐之际的道绰、善导等。从修行方式来看,净土宗的重要特点是所谓依“他力”而行。按净土宗的说法,要想修成佛道,只有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净土宗的教义及修行方法就是建立在这一誓愿的基础上。

净土宗的形成与特点简介

净土宗是专修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的一个宗派。由于其简单易行,没有深奥的理论和烦琐的修行方法,所以自唐代以来,在中国广泛流行,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主流。

净土宗不像其他佛教宗派那样有明确的师承关系。它由后代僧人推举前代一些宣扬净土往生的著名僧人为历代祖师,从而形成净土宗的传承关系。净土宗由于简单易行,一直受到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民间下层群众的信奉,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派别。

净土宗立祖之说最早起源于宋代,宋代僧人宗晓(1151~1214)作了一部宣扬净土宗的书籍,叫《乐邦文类》,书中首推东晋庐山慧远为宣扬净土的始祖,又以善导、法照、少康、省常、宗赜等五人为历代继承者,由此形成净土宗的历代传承世系。后来宋代僧人志磐作《佛祖统纪》,将宗晓推定的世系改为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等为七祖。明清之际,一直到近代,又经过多次推加更改,形成了所谓净土十三祖之说。

东晋慧远被推为净土初祖,这是因为他曾与同道多人在庐山阿弥陀佛像前发誓,愿往西方净土的缘故,其实他的修行实践与后世以口诵佛名为主的称名念佛有很大的差别。后世流行的净土宗,是以称名念佛为主要修行方法的佛教宗派。对这样一种净土宗的形成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北朝的昙鸾,和隋唐之际的道绰、善导等。

昙鸾(476~542)是北魏人,他先后在并州大岩寺、汾州石壁玄中寺大力弘扬净土法门。所作《往生论注》中提出难行、易行二道之说,为净土宗的思想基础之一。

道绰(562~645)是隋唐之际人,他每日劝人诵念阿弥陀佛名号,身体力行,前后讲《观无量寿经》近200遍,于是称名念佛的净土修行方法很快在各地传播。

善导(613~681)是山东人,他曾将布施所得用以抄写《阿弥陀经》数万卷,又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极大地扩展了净土思想在民众中的影响。 由于道绰和善导的大力宣扬和努力活动,净土宗才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佛教中最为流行的派别之一。

按照佛教的说法,佛的国土是相好庄严、洁净美好,没有任何污染,因此称为“净土”。而世人所居之处,则充满污浊,故而称做“秽土”。生于“秽土”的人,如果通过一定的修行,有希望在未来之世降生于佛的国土,享受“净土”的一切美好幸福,有机会聆听佛的教诲,从而获得更大的修行成果,这就是净土信仰。(www.xing528.com)

山西玄中寺

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名刹,高僧昙鸾曾在此弘扬净土法门。

佛教传入中国早期,流行着多种净土信仰,包括信仰东方药师琉璃光佛的净土以及西方阿弥陀佛的

极乐净土,还有未来佛弥勒的兜率天宫净土等。在北朝石刻造像碑铭中,我们也可发现大量表示对各种净土信仰的造像、铭文等,说明在隋唐之前,民间流行着多种净土信仰。到了后来,西方净土成为净土宗信仰的主要内容。

从修行方式来看,净土宗的重要特点是所谓依“他力”而行。按净土宗的说法,要想修成佛道,只有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谓阿弥陀佛的愿力,是指阿弥陀佛成佛以前,在法藏比丘时曾经发下四十八个大誓愿,其中一个就是,如有人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此人临终之时,阿弥陀佛将接迎他往生于西方净土。净土宗的教义及修行方法就是建立在这一誓愿的基础上。依靠佛的誓愿的力量,往生西方净土,这就是净土教徒所谓的“他力往生”。

由“他力往生”引出的结果,就是净土宗的修行方法特别简单易行。所需要的,只是口诵念佛,就能横超三世,往生极乐世界。因此这一宗派特别受到社会民众的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