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几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几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 放松疗法放松疗法又称放松训练,是一种源自古代的自我身心保健治病方法,例如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禅道等。主要有以下几种认知疗法技术。自我松弛训练的最初阶段,最好在心理治疗者的指导下进行。一旦半途而废,病情还可能加重,甚至为实施其他的行为疗法增加难度。利用药物的恶心和呕吐作用进行厌恶治疗。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几种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

(一) 放松疗法

放松疗法又称放松训练,是一种源自古代的自我身心保健治病方法,例如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禅道等。但不论何种方法,其核心就是 “静、松”两字,即在安静的环境中,尽可能保持宁静的心境,意念使情绪轻松、肌肉放松。

从现代心理生理学的观点来看,放松训练就是应用意志来改变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二) 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在总结国内外多种心理治疗方法以及自己十多年临床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反复探索实践,不断改进完善而创立的一种基于东方文化背景的、独特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对神经症治疗效果较好。森田认为,神经症患者的所有不适都是一种自我感受而不是真正的病。他根据对神经质症的认识,提出三条治疗原则:第一,顺其自然。对症状和情绪自然接受,带着症状去生活。第二,忍受痛苦,为所当为。不逃避痛苦,忍受痛苦坚持从事积极、有建设性的活动,在行动中体验自信和成功。第三,目的本位,行动本位。情绪不受意志的影响,无法控制,唯有行为足可以控制的,对情绪自然接受,为实现目标而行动。

(三)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旨在帮助人们认识和改变他们错误的思维历程。在这一派的治疗者看来,不同形式的障碍涉及不同种类的认知失能。主要有以下几种认知疗法技术。

1.理性情绪治疗技术

艾利斯认为,非理性的假定造成了心理障碍的不正常功能,所以应帮助患者发现非理性的假定和改变这些假定,有结构地看待自己与世界的方式。

2.简单认知疗法

贝克发明了这一技术,它在抑郁治疗方面被广泛应用。它帮助患者认识否定的思维、偏见的解释和逻辑错误如何侵入他们的思维,从而导致他们感到抑郁;也引导患者挑战自己失能的思维,尝试新解释;最后应用调整的思维方式到每天的生活中。这种技术可使抑郁有显著改善。

3.认知行为疗法

梅钦鲍姆发明了一种认知行为技术,称为自我指导训练,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和应付压力。这种技术使用一步一步的程序,咨询师教患者如何使用对自己有助的自我陈述,如何将它们应用于困难的情境中。开始是解释与示范有效的自我陈述,接着让患者练习,并应用于有压力的情境中。

梅钦鲍姆教焦虑患者如下自我陈述,试用于应付引起焦虑的情境。

想想你能对它做些什么,这比焦虑更好。

你能应付这个挑战。

你能驾驭这个情境。

放松,你能控制住。做一个深呼吸。

(四) 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些可以引起轻微焦虑的刺激暴露在全身处于松弛状态的患者面前,使患者学会适应刺激,进而学会适应更能引起焦虑的刺激,最后达到完全适应这些刺激的治疗目的。可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系统脱敏包括以下3个过程。

(1)学习放松技巧。要求在一间环境安静的房间里进行。患者可以躺靠在沙发上,双臂自由垂落在宽大的沙发护手上,全身处于最舒适的位置。自我松弛训练的最初阶段,最好在心理治疗者的指导下进行。

(2)构建焦虑等级。将那些能引起患者焦虑的各种刺激,按其主观评定焦虑分的高低,分成若干等级,并依次排列成表。如一个对考试焦虑的学生,其焦虑层次可依据考期的远近排成系列表格如表10-1所示。

表10-1 某考试焦虑学生的等级排列表

(3)系统脱敏。按照设计的焦虑等级表,由小到大依次逐步脱敏。先让患者接触最小刺激,当他确实感到有些焦虑紧张时,令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待求助者平静后重复上述过程,即“刺激—放松—再刺激—再放松……”,直到患者接触这一刺激已不再有任何焦虑为止,此为一级脱敏。接着让求助者想象高一等级的刺激事件或情境,然后又全身放松,反复多次,知道想象这一刺激不再焦虑紧张为止。如此拾级而上,直到患者对最高等级的刺激脱敏。并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疗效。

(五) 冲击疗法

冲击疗法即满灌疗法,是暴露疗法之一。它让患者持续一段时间暴露在现实的或想象的唤起强烈焦虑的刺激情境中。没有任何强化措施,不使用任何对抗办法,只是反复呈现这种恶性刺激,使原来引起症状的内部动因逐渐减弱,导致症状的减弱或消失。

冲击疗法简单,疗程短,可以很有成效地治疗一些过度的恐惧,比如,飞行恐惧、乘地铁恐惧以及对特定动物的恐惧型反应,经常被用来治疗一些与焦虑有关的障碍、强迫症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广场恐惧症等。但它完全忽视了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患者必须体验极大的痛苦与紧张。因而并非所有的患者都愿意接受这种治疗,而且并非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都能坚持到底。一旦半途而废,病情还可能加重,甚至为实施其他的行为疗法增加难度。为了避免这些后果,治疗之前务必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这一治疗方法的利弊,只有当患者充分信赖治疗者并提出强烈要求之后,才能考虑使用此疗法。

(六) 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是一种将令人厌恶的、惩罚性的刺激与患者的某种不适行为联系起来,建立一种新的条件反射,即一旦出现这种不适行为,患者就会得到被惩罚的体验。患者为了避免痛苦的、令人厌恶的体验,从而减少或消除原有的不适行为。

首先,确定靶症状。所谓靶症状,又称目标症状,是指由病人和医生共同认定的、给病人带来的烦恼或疾苦最大的某种或某类症状。例如,酒瘾或者某些强迫行为。

其次,选用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使其产生的不快要缓缓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常用的厌恶刺激有: (1)电刺激。(2)药物刺激。利用药物的恶心和呕吐作用进行厌恶治疗。(3)想象刺激。用语言提示使求助者进入想象,在想象中将不适行为和厌恶反应联系起来。(4)剥夺需要。剥夺一个人最强烈的需求。

最后,把握时机施加厌恶刺激。将厌恶体验与不适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形成条件反射。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

抑郁自评量表(SDS)

【指导语与题目】

评定采用1~4制计分,根据过去一周的情况。

1分:很少有  2分:有时有  3分:大部分时间有  4分:绝大多数时间有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

6.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www.xing528.com)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

8.我有便秘的苦恼。

9.我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缘无故感到疲乏。

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

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

16.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

19.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好些。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兴趣。

【统计与评价】

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第2、5、6、11、12、14、16、17、18、20 题为反向题),把各题的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1.25,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T 分)。临界值为53分,其中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焦虑自评量表(SAS)

【指导语与题目】

评定采用1~4制记分,评定时间为过去一周内。

1分:很少有  2分:有时有  3分:大部分时间有  4分:绝大多数时间有

1.我感到比往常更加神经过敏和焦虑。

2.我无缘无故感到害怕。

3.我容易心烦意乱或觉得惊恐。

4.我感到我的身体好像被分成几块,支离破碎。

5.我感到事事都顺利,不会有倒霉的事情发生。

6.我的四肢抖动和震颤。

7.我因头痛、颈痛和背痛而烦恼。

8.我感到无力而且容易疲劳。

9.我感到很平静,能安静坐下来。

10.我感到我的心跳加快。

11.我因阵阵的眩晕而不舒服。

12.我有阵阵要昏倒的感觉

13.我呼吸时进气和呼气都不费力。

14.我的手指和脚趾感到麻木和刺痛。

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6.我必须时时排尿。

17.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18.我觉得脸发烧发红。

19.我容易入睡,晚上休息得很好。

20.我做噩梦。

【统计与评价】

若为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2、3、4分;反向评分题则评为4、3、2、1分(第5、9、13、17、19题为反向题),把各题的得分相加后,乘1.25,取整数即得到标准分 (T分)。临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