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相和歌和相和大曲中的琴

相和歌和相和大曲中的琴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汉书·礼乐志》和《艺文志》记载,汉代的郊祀、出行卤薄、振旅献捷、宴飨丧葬大都有专用的歌辞和歌曲。相和歌,是汉代民间俗乐的典型代表。相和歌的最高艺术形式就是融歌、舞、乐器为一体的相和大曲。据《乐府诗集》所载,在这四种相和调中,乐队乐器的配置均有琴。据考古发掘的图像资料中,在歌舞场合的伴奏中几乎都有琴,说明琴在相和歌中伴奏的重要地位。图3-8河南新野樊集征集汉代画像石相和大曲是相和歌的最高形式。

相和歌和相和大曲中的琴

汉代是歌唱艺术发达的时期,其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演唱的场合也各有不同。据《汉书·礼乐志》和《艺文志》记载,汉代的郊祀、出行卤薄、振旅献捷、宴飨丧葬大都有专用的歌辞和歌曲。武帝时,司马相如就是专职负责歌唱辞赋创作的,在其作品《上林赋》中对汉代歌唱艺术就有“千人唱,万人和”的描写。汉代的歌唱艺术,形式多姿多样。演唱时,以“坐”为主。张衡南都赋》云:“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18)《西京赋》亦云:“白虎鼓瑟,苍龙吹篪,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蛇,洪崖立而指麾,被羽毛之襳襹。”(19)这些描写反映出汉代的演唱艺术已经相当成熟。

相和歌,是汉代民间俗乐的典型代表。《宋书·乐志》云:“《相和歌谣》,并汉世街陌讴谣之词。”(20)尔雅》:“徒歌谓之谣。”(21)说明相和歌是在民间形成的。关于相和歌的基本形态,《晋书·乐志》说:“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凡此诸曲,始皆徒歌,继而被之管弦。”“《但歌》四曲,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唱;一人唱,三人和。”(22)张永的《伎录》说:“相和歌是琴、筝、笙、筑之曲。”(23)

可见,最初是清唱的“徒歌”而后又“被之管弦”,由一人手里拿着一种叫“节”的乐器,一边拊节打着拍子,一边唱歌,并用琴、瑟、笙、箫等丝竹管弦乐器伴奏。相和歌的最高艺术形式就是融歌、舞、乐器为一体的相和大曲

汉代的歌谣也采用多人的演唱方式,犹如今日之“合唱”。《西京赋》卷一言高帝戚夫人“善为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侍妇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彻云霄”。(24)另外一种多人演唱的形式也是从“徒歌”的形势发展而来,即在徒歌的基础上加上和声,也就是加上帮腔,有主唱着唱一段,伴唱者和一段。张衡《西京赋》:“纵棹歌,发引和。”李善注:“发引和,言一人唱,余人和也。”司马相如的“千人唱、万人和”的描写就是此种演唱艺术。

汉代的相和歌有平调、清调、瑟调、楚调和侧调。据《乐府诗集》所载,在这四种相和调中,乐队乐器的配置均有琴。据考古发掘的图像资料中,在歌舞场合的伴奏中几乎都有琴,说明琴在相和歌中伴奏的重要地位。从目前的考古发掘的图形资料来看,有琴伴奏的相和歌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一琴、一竽伴奏三人相和歌唱:在河南南阳市军帐营出土的画像石上(图3-6),此石为墓前室横梁石。右起二人相向端坐,似在奏乐或说唱,第三人吹竽,第四人抚琴。左起三女子站立,似为歌唱者,中间四人跽坐,似在和而歌之。(25)图中抚琴之人身体倾斜,摇头晃脑,左手摁弦右手拨弦,神态丰富,怡然自得。

图3-6 河南南阳市军帐营乐舞画像石

图3-7 山东济宁喻屯镇画像石(www.xing528.com)

(2)一人抚琴四人歌唱:在济宁喻屯镇画像石上三层下部(图3-7):下刻奏乐场面:中间一女抚琴,左右四位击节歌唱。(26)正如《晋书·乐志》所说:“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图3-8 河南新野樊集征集汉代画像石

相和大曲是相和歌的最高形式。相和大曲是融歌、舞、乐器伴奏为一体的综合的演奏形式。而伴奏乐队也是以琴瑟等丝竹乐器为主,适当配以节、鼓等打击节奏乐器。

(1)琴、竽、埙、鼓伴奏一歌者:在河南新野县樊集征集的一块画像砖中上部有一树,二人在树下射鸟(图3-8)。下部为乐舞图:上有一人引吭高歌,左一人击节鼓和之。左下一人吹埙,一人抚琴,一人吹竽。右下一徘优,袒胸露臂,扭身挺腹作滑稽表演。(27)

(2)一琴、一击节、一歌唱、三人踏鼓舞蹈:在山东嘉祥县宋山村出土的画像石(图3-9)宋山小石祠东壁画像第二层,乐舞:左起一人击节,一人弹琴,一人举手于面前似在歌唱;右边三人踏鼓舞动,中者执桴作抚踏摩跌状。(28)此图犹如张衡《南都赋》云:“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

(3)一舞者、一击节歌唱者:在山东莒南县北园镇画像石第三层(图3-10):一人长袖舞,一人弹琴,一人击节歌唱。(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