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画中的古琴:乐舞百戏篇

汉画中的古琴:乐舞百戏篇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汉画像中大量“乐舞百戏”图的内容分析,可以明显地感到这一综合艺术形式在汉代受到广泛欢迎的程度。严格地说,在汉代,歌、舞、百戏基本上未分离,在一些歌舞当中仍加有百戏的演出。在许多百戏的表演中也有歌舞的演出。在河南南阳市七孔桥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画面左起二细腰女子相向倒立于樽上,中部上层一男一女跳双人舞,下有一乐人鼓琴,右旁二人各击鼓伴奏。

汉画中的古琴:乐舞百戏篇

“百戏”是杂戏、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串演,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所以称为“百戏”。(68)这些众多的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同台演出,兼容并蓄,共同发展,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对于汉代的“百戏”有较详记载的文献,是西汉桓宽所编著的《盐铁论》。《盐铁论》本是汉代“贤良”“文学”(民间代表)与“丞相”“大夫”(政府官员)辩论盐铁国营和酒类专卖等国策会议记录的整理“文献”。在双方的辩论中,陈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俗民情,他们以不同的观点提到了乐舞百戏的流传、发展情况,这为后人全面了解“百戏”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如《盐铁论·崇礼》载:“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69)意指一般家庭来了客人,都要以乐舞“百戏”娱乐宾客,至于那些官宦人家,这种类似的娱乐活动当然会更盛了。《盐铁论·散不足》篇载:“今富者,钟鼓五乐,歌儿数曹。中者鸣竽调瑟,郑舞赵讴。”(70)这说明,当时的富人在祭祀山川时,使用钟鼓乐队伴奏。另外,还蓄养了许多歌舞艺人,以供娱乐。即便是中等人家,平时也多以歌舞取乐,让乐伎演奏各种乐器,唱起赵地的歌,跳起郑地的舞。同书又载:“今俗,引人之丧以求酒肉,幸与小坐,而责办歌舞俳优,连笑伎戏。”(71)这说的是,连民间办丧事也要表演歌舞及其他技艺,可见这些表演艺术形式,在当时已广为流传了。

“百戏”表演不仅在民间盛行,还经常在宫廷演出。如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又“(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72)这两则史料说明,皇宫组织的大型“角抵百戏”演出,场面宏大,不仅有皇亲国戚,高官雅士出席,还吸引了京城及其附近的百姓前来观看,充分显示了“天下太平,君与民同乐”的祥和气氛。

汉代“百戏”的表演内容十分丰富,演出规模可大可小,节目也不尽相同。从各种文献记载(如张衡的《西京赋》、左思的《蜀都赋》等)和汉代音乐文物遗存汉画像石(砖)、壁画陶俑等所刻画的“百戏”表演场面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代“百戏”的表演项目大致有:杂戏、武术、幻术类,如寻橦、走索、爬杆、舞剑、弄丸、吞刀、吐火、扛鼎、冲狭、倒立、叠案倒立、马术等;音乐舞蹈类:如乐队演奏、歌唱、鼓乐车、各种模拟鸟兽的舞蹈(即所谓“鱼龙曼衍”之戏)、盘鼓舞(七盘舞)、巾舞、长袖舞、建鼓舞等;俳优戏类如侏儒、俳优配搭或穿插的演出。据《西京赋》记载:“……华岳峨峨,冈峦参差,神木灵草,朱实离离。总会仙倡,戏豹舞罴。白虎鼓瑟,苍龙吹篪。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委蛇。洪崖立而指麾,被毛羽之襳襹……”(73)文中的《总会仙倡》指的就是一组音乐舞蹈节目,这里有“象人”装扮的豹、罴的舞蹈,白虎鼓瑟,苍龙吹篪;女子坐着歌唱,歌声清畅婉转;洪崖(相传是三皇时的乐人)穿着缀有羽毛的衣服指挥整场演出。由此可见,“百戏”的表演内容,不但形式多样,而且内容丰富,表演技巧高超,节目引人入胜,叹为观止。

由于音乐、舞蹈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这种在秦汉时期兴盛一时的综合艺术形式也被称为“乐舞百戏”。据汉画像中大量“乐舞百戏”图的内容分析,可以明显地感到这一综合艺术形式在汉代受到广泛欢迎的程度。

严格地说,在汉代,歌、舞、百戏基本上未分离,在一些歌舞当中仍加有百戏的演出。在许多百戏的表演中也有歌舞的演出。在伴奏的乐队当中规模大小不等,其编制无一定之规,一般根据墓主人的身份及经济实力的不同等情况,规模有大有小,人数有多有少。乐人的演奏姿态也各具特色。有用一两件乐器的,也有十数人的较大型乐队组合。(www.xing528.com)

一般来说,琴在汉代百戏伴奏中也较为多样。有单独一件琴伴奏的,也有和鼓及其他丝竹乐队组合伴奏的。

在河南南阳市七孔桥出土的乐舞百戏画像石(图3-24):画面左起二细腰女子相向倒立于樽上,中部上层一男一女跳双人舞,下有一乐人鼓琴,右旁二人各击鼓伴奏。其中琴为旋律乐器,鼓为节奏性乐器,皆可烘托气氛。此伴奏形式是琴和鼓的配合。画面简洁,内容集中。(74)

图3-24 河南南阳市七孔桥汉画像石

在河南南阳草店出土的西汉乐舞百戏画像石,(75)(图7-9)山东沂南县北寨村将军冢出土的东汉幕大型乐舞杂技画像石(图4-4)等,都是由钟鼓管弦各类乐器组成的伴奏乐队。(76)其场面宏大,乐器配置齐全,并有较明确的乐类分组。无论是乐器的数量,还是乐器的分组于排列组合的层次,都已接近近现代管弦乐队的规格。在这样的乐队当中,琴的数量较多而且成组排列,可能是考虑到弦乐的音量较低,通过增加数量来平衡乐队的音量。可以想象,琴在乐队中的地位犹如今天的二胡小提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