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与辨证思维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与辨证思维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在《内经》中,最能体现辩证思维的应是辨证施治的思想与方法。辨证施治思想与方法的核心就是注意和强调事物即认识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由此提供或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内经》的辩证思维正是通过以上辨证、施治两个具体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现。

中国哲学通史:古代科学哲学与辨证思维

《内经》的整体观还体现在其辨证施治的思想与方法上面。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医学的辨证论治体系是由张仲景完全建立起来的,但辨证施治作为思想和方法,已经在《内经》中大量出现和使用。

(一) 多样、复杂、针对性认识与辩证思维

前面已经看到,《内经》中对于阴阳问题的思考就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内经》也将这一思维用于临床实践,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内经》医疗实践所包含的辩证智慧。

不过,在《内经》中,最能体现辩证思维的应是辨证施治的思想与方法。辨证施治思想与方法的核心就是注意和强调事物即认识对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由此提供或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不难看出,这里面所体现的就是一种辩证思维。具体来说,辨证施治可以分解为如下两个环节:

第一,辨证,其核心是关注多样性与复杂性。《内经》已经广泛注意到疾病原因、变化及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病因病机不同以及每个人身体条件和所处外部环境不同,病症也往往表现得十分不同。以脉诊为例:“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脉实坚;病在外,脉不实坚者,皆难治。”(《素问·玉机真脏论》)因此,治病的第一步就应当认真辨证,准确区分和判定疾病的性质与状态。为此,《内经》以阴阳平衡理论为基础,结合医疗实践,将人体状态区分为六种类型,即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厥阴、阳明,也称三阴三阳。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这种区分的目的就是为了对人体状况在类型上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以后张仲景也是据此明确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内经》也有了“八纲辨证”的基本形态,其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对应范畴来归纳概括病因、病机及病理的复杂性质。如《内经》将虚实各分为五种:“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素问·玉机真脏论》)不仅如此,虚实之间又会呈现出交错的状态,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实际上,这一认识也是阴阳理论深入运用的体现。《内经》还注意到更为复杂的情况,如寒热与表里这两对范畴所代表的症状也会呈现交错的复杂状态,或表寒里热,或表热里寒。此外,《内经》也已经注意到现象与本质的复杂关系,如有真实假虚、真虚假实;也有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等。这样的辨识和区分无疑都是认识趋于细致和深入的体现。无疑,《内经》对于具体性、多样性、复杂性现象的重视也是与整个中国思维传统特征相吻合的。

第二,施治,其核心是强调针对性。如《内经》中这样处理有余与不足:“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素问·调经论》)《内经》中尤其强调“宜”这一思想和方法原则,也即强调治疗要依据对象的实际情况。在一定意义上,这也是一种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它具体包括:(1) 宜疾。《内经》以为疾病“各不同形”,故治疗应“各以任其所宜”(《灵枢·九针十二原》)。如:“病间者浅之,甚者深之。”(《灵枢·卫气失常》)(2) 宜人。《内经》又强调治疗需“视人五态乃治之”(《灵枢·通天》)。这具体又涉及性别、年龄、壮弱、肥瘦等差异。如:“男阴女阳,良工所禁。”(《灵枢·官能》)(3) 宜位。这主要是指针刺的穴位,由于穴位不同,治疗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如:“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灵枢·本输》)(4) 宜时。《内经》讲:“谨候其时,病可与期。”(《灵枢·卫气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针灸中的进出针时间:“气盛不可补也”“气虚不可泻也”(《灵枢·小针解》)。同样,针对性或宜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普遍具有的特征,《内经》事实上只是这个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内经》的辩证思维正是通过以上辨证、施治两个具体方面得到充分的展现。(www.xing528.com)

(二) 杂合、参合思想与综合思维

《内经》又形成一整套具有综合性特征的诊治原则与方法,《内经》称之为“杂合”或“参合”,如《内经》讲:

圣人杂合以治。(《素问·异法方宜论》)

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具体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

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

《内经》认为,只有通过这种综合的途径,医家才可以得到一个全面和完整的消息。

另外,有关天人对应关系的思考也可以看作“杂合”、“参合”思想的组成部分。《内经》指出:“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素问·生气天论》)《内经》尤其重视节气与人体健康养生的关系,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样一种思想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可以说根深蒂固,直到今天仍深刻影响中国医学以及中国人的健康与养生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