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彭州泉水:云居院泉,滋养高僧的源头

彭州泉水:云居院泉,滋养高僧的源头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葛仙山镇云居院泉在葛仙山镇大曲村大曲尺山深处。溯溪流而上,七弯八拐,登上半坡,可以看见小溪在这里有两条支流,这就是云居院泉的源头。如今,云居院寺庙的其他建筑已不存在。云居院泉《新编方舆胜览》卷五十四载:“曲尺山,在城北五十里。有云居院,春时游览之所。”云居院塔大约建于宋代。经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云居院塔安然无恙。乐音王墓在云居院塔西北处。可以说,是云居院的泉水引来了高僧。

彭州泉水:云居院泉,滋养高僧的源头

葛仙山镇

云居院泉在葛仙山镇大曲村大曲尺山深处。溯溪流而上,七弯八拐,登上半坡,可以看见小溪在这里有两条支流,这就是云居院泉的源头。这两小股泉水的交汇处是山中的一小块平地,一座13级白塔孤零零地矗立在中间,这就是当地有名的云居院塔。如今,云居院寺庙的其他建筑已不存在。

云居院泉

《新编方舆胜览》卷五十四载:“曲尺山,在城北五十里。有云居院,春时游览之所。”嘉庆《彭县志》卷十四载:“云居院塔,在曲尺山。宋乐音王祖师建,高十三层。院西石岩内乐音王肉身至今不坏。”卷十九载:“云居寺,在县北五十里曲尺山,竹木荫霭,每阴雨时,浮岚四起,故名。寺前有塔,宋乐音王建,高十三级。”

云居院塔大约建于宋代。云居院塔身为条砖叠砌,高20.86米,密檐式13级,呈正方形,逐层内收,基座外沿用条石砌成,内部结构紧密,空心无塔室,檐角系铃,外壁涂白。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历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云居院塔安然无恙。

乐音王墓在云居院塔西北处。这片山地除了好几座略有残缺的浮屠,还有大量的圆形石块,明显都是供奉僧人骨灰的浮屠残件。

宋代王灼在《曲尺山云居寺》中这样写云居院和云居院泉水:(www.xing528.com)

循溪上坡坨,溪亦因山曲。行尽高深处,招提隐山腹。

往者灰烬余,白塔但孤矗。十年闹斤斧,有此千间屋。

阿师笑相语,异事子当卜。今日钟报客,振响非人触。

病悴优婆塞,归梦到松菊。诸圣惠三昧,警我烦恼毒。

卧听夜雨喧,起看晓云族。去路犹恐迷,主人费斋粥。

可以说,是云居院的泉水引来了高僧。他们在这里建寺院,起宝塔,给幽静的曲尺山带来了灵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