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料搜集与处理方法-慕课学习者持续参与行为研究

资料搜集与处理方法-慕课学习者持续参与行为研究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手资料包括MOOC学院的受访者参与学习的历史记录和QQ群上提供的受访者个人信息。32人的年龄均在18~28岁。其中男性17人,女性15人;19人来自MOOC学院,13人来自浙大MOOC学习交流群;16人获得过1张慕课证书,6人获得过2~3张慕课证书,10人获得过10张以上慕课证书。采用分层抽样方式,从MOOC学院和浙大MOOC学习交流群两类样本中各随机抽取16份、11份共27份访谈资料作为模型建构用,剩余5份资料暂定作为模型检验用。

资料搜集与处理方法-慕课学习者持续参与行为研究

由于在线学习社区的虚拟性,研究者与访谈对象缺乏真实情感的联结,所以面对面或电话访谈都很困难,只能选择基于文本的网络在线访谈的形式。同时,研究者在访谈过程中或结束后会给访谈对象发少量数额的在线红包,以表达真诚的态度、对访谈对象的感谢,以及活跃气氛,鼓励访谈对象真实表达自我。

本研究有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两种数据来源。一手资料包括通过MOOC学院提供的站内私信方式和QQ群提供的私信方式进行访谈。二手资料包括MOOC学院的受访者参与学习的历史记录和QQ群上提供的受访者个人信息。在MOOC学院,研究者观察学习者获得证书的记录,利用站内私信功能,向获得过至少一门慕课证书,符合持续参与标准的学习者发出请求访谈的邀请。在浙大MOOC学习交流群,研究者通过一对多的群体会话挖掘出获得过至少一门慕课证书的群友,然后以私信方式发出访谈邀请。样本数的确定遵循理论饱和原则,即收集的样本资料出现重复或可以用已有概念范畴进行解释时则停止抽样(陈向明,2000)320。最终,发出了300多份邀请,同意参加访谈的有43人,中途放弃的有11人,最后参与在线访谈的有32人。32人的年龄均在18~28岁。其中男性17人,女性15人;19人来自MOOC学院,13人来自浙大MOOC学习交流群;16人获得过1张慕课证书,6人获得过2~3张慕课证书,10人获得过10张以上慕课证书。参与的课程类型以人文社会科学类为主(占总数的53.1%),其次是自然科学类(25.0%),另外还有医药与健康类(12.5%)、经济与金融类(6.3%)、艺术类(3.1%)。

访谈的主要内容如下:

·您完整学过并拿到慕课证书的课程里面,哪门课程印象最深刻?

·刚开始为什么选择学习这门慕课?

·这门慕课学习中间阶段,是什么原因吸引您继续学习?(www.xing528.com)

·到了这门慕课学习的后期,您参与学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慕课学习完成后,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访谈具体内容会针对不同对象灵活调整。访谈结束后,对32份资料随机编号为A1~A32。采用分层抽样方式,从MOOC学院和浙大MOOC学习交流群两类样本中各随机抽取16份、11份共27份访谈资料作为模型建构用,剩余5份资料暂定作为模型检验用。被抽取的用于模型构建用的27份资料重新编号为A1~A27,剩下的暂定作为模型检验用的5份资料编号为A28~A32。

在进行编码时,研究者遵循扎根理论的逐级分析程序进行概念和范畴的归纳与构建。具体做法如下:①为避免主观偏差,邀请2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一起参与编码,有不同意见通过讨论解决。②用Excel表格记录下每个样本的编码结果和修改过程。③当发现新的概念和范畴时,便通过与已有概念和范畴进行比较分析,来决定是增加新的概念和范畴,还是从属于已有的概念和范畴,或者修正已有的概念和范畴。④后期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