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述政府:亚述军队的战争艺术与严厉法律制度

亚述政府:亚述军队的战争艺术与严厉法律制度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亚述人观念中,政府就是武力的别称,在人类历史上,亚述人的最大贡献,就是战争的艺术。亚述军队,有战车,有骑兵,有步兵,有工兵。在亚述人看来,人命似乎一文不值。亚述法律之严厉,举世皆知。在亚述,最重之罪为通奸、强奸及偷盗,犯这些罪者,一律皆处死刑。[3]亚述之地方政府,最初,原是封建贵族。总之,亚述政府是国家实行战争的工具。

亚述政府:亚述军队的战争艺术与严厉法律制度

帝国主义——亚述战争——亚述诸神——法律——刑罚——政府——东方君主专制

如果说帝国主义可以这样下定义,就是说,它是用武力的或非武力的方式,将若干国家置之于一个政府之下,以便法律、秩序、商业和平运行,那我们得承认,亚述就是帝国主义的始祖。亚述政府,当阿叔巴尼帕时代,曾经统治亚述、巴比伦、亚美尼亚、巴勒斯坦、叙利亚、腓尼基、苏美尔、伊拉蒙、米底亚和埃及。这样大的版图,除汉谟拉比时代的巴比伦,Thutmose三世时代的埃及,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外,其他是很少能够比拟的。

从某些角度来观察,亚述帝国是颇松散的。在它统治下的大城市,大都保有高度自治权,而其属国,除朝贡之外,仍可有自己的王,自己的宗教,及自己的法律。由于组织不够谨严,因此,一旦中央政府衰弱,则叛乱及割据之事便会发生。亚述历史,其所以充满了镇压性的军事行动,理由即在于此。为了防止属国叛变,Tiglath-Pileser三世制定了一个政策,就是把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大量迁移于其他地区,使其丧失反抗的凭借。不过,不管怎么做,叛变还是层出不穷,这就是亚述为什么必须随时准备征战的原因。

由于时时准备征战,政府当然就需要军队。在亚述人观念中,政府就是武力的别称,在人类历史上,亚述人的最大贡献,就是战争的艺术。亚述军队,有战车,有骑兵,有步兵,有工兵。作战时,即以这些兵种作适当编组。在亚述,围城工具及技术,早就发展得很可观,至于战略战术,更是历代讲求,不遗余力。亚述人的战术,特别注重急行军,与各个击破。这种战术,就是拿破仑用以制胜的秘诀。

由于作战的需要,亚述的冶金术也很发达。亚述战士所著之盔甲,其防护力之强,已与中古欧洲骑士所著者不相上下。一个亚述弓手或枪手之装束,普通是这样的:头上一顶以铜或铁所制的钢盔,身上一袭皮底外罩铁片铠甲,腰束护胸,手执盾牌。亚述战士所用武器,有弓箭,有长枪,有短剑,有槌,有棒,有投石器,有战斧等。每当战阵,国王与贵族多乘车前导。上自将帅,下至士兵,率皆以马革裹尸免励。亚述骑兵,创自阿叔巴尼帕始。这一兵种,初是用以给战车助阵,但逐渐发展,遂成一具有决定性之兵种。

攻城器械,主要者为撞城车。撞城车,上有吊索,下有车轮。吊索是有一根附有铁头之撞杆,攻城时,借吊索摇摆,使撞杆增大冲力,防城所用武器,除弓弩、火箭铰链(用以对付撞城车之武器)外,有时且动用气体的恶臭弹。

根据习惯,城被攻破,即难逃焚掠惨剧。有时,焚掠之外,城内城外所有树木,且被一律斫光。掳掠而来之妇孺、玉帛,主帅除留最大的一份外,余皆分赏有功将士。照近东惯例,将士功劳大小,以所斩敌人首级多寡为标准。由于作战被俘,不是丧失生命,就是沦为奴隶,因此,将士都很勇敢。在亚述,集体坑杀战俘的事情,史不绝书。对战败一方之的族,处置非常残忍:有割耳朵割鼻子的,有断手断脚的,有剥皮的,有分尸者,有杀头的,有炮烙的。在亚述人看来,人命似乎一文不值。对于敌人的处置,虽极尽残酷之能事,可是却无动于衷。不过,好在东方生育率高,人虽一大批一大批的死,但不久又可补充起来。在历史上,优待战俘,是自亚历山大及凯撒始。史学家咸信,他们其所以称霸地中海,与这种政策的采行大有关系。

亚述君主的第一个支柱,是军队,其次,就是宗教。为了争取宗教的支持,君主对于祭师总是有求必应。在形式上,亚述是以亚述大神为主。举凡制度、规章、法令,均是禀亚述大神之命而制定。征税,作战,也都出于神意。任何一位亚述君主,本身也就是神。一般相信,他就是太阳神Shamash的化身。总观亚述宗教思想,其来源,和其语文、科学、艺术一样,不是得自巴比伦就是得自苏美尔。不过,他这些东西和其母体文化稍有不同者,就是一切在移植过来后,都染上了浓厚的军事色彩。(www.xing528.com)

谈到浓厚军事色彩,最显著的要算法律。亚述法律,可说就是军法。亚述法律之严厉,举世皆知。关于刑罚,从示众开始,有强迫劳动、打板子、割鼻子、割耳朵、割舌头、去势、剜眼睛、刺杀、斫头等。萨尔恭二世对刑罚曾作过一些精密的补充,例如,赐毒酒及以罪人子女烧烤供神等。不过,这类补充似乎并未付诸实施。在亚述,最重之罪为通奸、强奸及偷盗,犯这些罪者,一律皆处死刑。亚述天判也颇盛行,被控者绑上手脚投于河中,幸得不死者便可无罪。将亚述的法律与《汉谟拉比法典》相比,亚述法律显然比较原始而欠缺理想。[3]

亚述之地方政府,最初,原是封建贵族。后以贵族不便指挥,改由国王任命的地方长官治理。这种形式的政府,一传而至波斯,再传而至罗马。地方长官之任务,主要有三:一为收税,二为整治水利,三为练兵以备出征。为掌握及考核地方长官,国王经常派出大批特务。

总之,亚述政府是国家实行战争的工具。为求每战必胜,故对人民特别强调忠贞、纪律及爱国心。在亚述,战争是有利可图的事业,因为一打胜仗,俘虏战利品即可源源而来。由于亚述以攻城掠地立国,因此,农业生产根本谈不到。所以,假定一旦城攻不下,地掠不到,便会大闹饥荒。一次,阿叔巴尼帕在镇压其弟弟叛变,并久围巴比伦不下时,即出现下列景象:

亚述城市,空前悲惨,……饥荒加上疫疠,满街都是病人。居民与士兵,强者相竞至村中觅食,留下来的,尽属老弱之辈。逃亡者“肩踵相接,阿叔巴尼帕惧群起效尤,乃尽捕逃者”处以严刑。士兵被捕回者,先拔舌头,再活活打死。对于逃亡百姓,则如50年前其祖父Sennacherib的所为,大行集体屠杀。尸积如山,久无人葬,以致鸟兽争食。

东方君主政体的最大缺点,就是战乱相寻的无可避免。所谓战乱相寻,一则为地方或属国的不断反叛,一则为中央的王位争夺。一般君主,多半是马上得天下,但当其所迈,王位继承准会带来纷争,在诸子争立局面下,弟兄父子即不免血溅宫廷。亚述四境,由于蛮族环伺,因此,内争常为外患之开端。在亚述史上,Scythia人,Cimmeria人,及其他种族,即不断趁亚述内争,劫掠亚述诸城市。

史学家笔下的东方诸国,总是不断的战乱流血。评论者以为这未免过于夸大,原因是写历史的人,总觉得记载战乱流血才比较够刺激。因此,我们当指出一点,东方诸国和平昌盛的时代也是有的,不过这些时代,不太被史学家重视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