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摇臂驱动式山地自行车已过时?

摇臂驱动式山地自行车已过时?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则上来说,一辆合适的山地自行车还是要依据个人的使用目的进行选择。软尾和硬尾这两个称呼从美式英语而来,在当今的山地自行车运动中非常流行,用来概括两种不同车架结构的山地自行车。最重要的优点是硬尾山地自行车的重量更轻,并且力量可以直接通过山地自行车的刚性后三角进行传递。

摇臂驱动式山地自行车已过时?

摇臂(曲柄)驱动式软尾车架在今天已经不算非常新颖了,它的工作原理和单连杆系统软尾车架相似,也只借助一个大轴承与后车架(后三角)连接。不同的地方是与脚踏曲柄连接的中轴是后三角(图中橘黄色三角架,包含摇臂)的固定组成部分。这样自行车的链条将不会对弹簧避振器产生影响。当然这样的设计也有它的缺陷:①站着骑车时,体重会直接施加在山地自行车摇臂上,这样弹簧避振器难以发挥作用。②通过脚踏产生的压力在摇臂上形成一个附加的力矩,这个力矩会使摇臂产生扰度跳动。而阻尼调校得太软,在爬坡的时候容易出现折刀现象(英文Jackknife,指后轮被抬起,像折刀的刀片飞出来一样)。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人们会把中轴(图中红点)尽量往前上方设置(甜蜜点训练,英文Sweet Spot Training,简称SST)。这样站立的时候弹簧避振器基本不发挥作用。③这样的设计,使车鞍与曲柄中轴的距离也会因为不同强度的受力而发生变化,将导致脚踩的感觉和力度不均匀。基于以上三个缺点,这种摇臂驱动式软尾山地自行车在2002年以后基本不再生产,今天只能在一些卖全避振二手山地自行车的市场找到它们,而且价格也非常便宜。

这种山地自行车在结构上有缺陷,骑车时会产生折刀现象,常常给人比较僵硬的感觉,所以今天摇臂驱动式软尾山地自行车基本已经完全被淘汰了。如果仅仅从舒适性考虑,车友们一般会把关注度都放在车鞍上,这种摇臂驱动式软尾车架完全可以达到要求。但对那些雄心勃勃的山地自行车爱好者来说,坐着或者站着骑行下坡时都能很好发挥作用,同时灵活性更为出色的四连杆或多连杆系统车架显然是更好的选择。

原则上来说,一辆合适的山地自行车还是要依据个人的使用目的进行选择。如果你每周会骑上两次或两次以上,而且价格对你来说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那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选择一款全避振山地自行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软尾山地自行车。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前后避振行程的长度大小也应该根据个人使用的目的来确定。如果你平日骑车的时间不多,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对车进行维护和保养,或者由于某些体育运动项目方面的原因(比如自行车马拉松或者自行车竞技比赛),需要使用更轻便的自行车来完成,那你可以选择带有避振前叉、刚性车架的硬尾山地自行车。软尾和硬尾这两个称呼从美式英语而来,在当今的山地自行车运动中非常流行,用来概括两种不同车架结构的山地自行车。(www.xing528.com)

更倾向于运动风格的自行车爱好者和赛车手们一直都偏好硬尾山地自行车。最重要的优点是硬尾山地自行车的重量更轻,并且力量可以直接通过山地自行车的刚性后三角进行传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