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央政府主导建设我国统一数据库,确保公共产品属性

中央政府主导建设我国统一数据库,确保公共产品属性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央政府环保部门主管PRTR数据库建设,并对公众公开,保证了企业环境污染信息的公共产品属性。其次,中央政府环保部门主导数据库建设,是纠正地方政府功能性传播失灵的需要。中央政府是委托方,具有指定目标与规则的职权;中间的省份政府为管理方,使得其承担管理职责,敦促地方政府有效执行国家法规;基层政府是代理方,具体执行政策法规。[3]通过中央政府的监督,PRTR数据库要求地方政层层递交监管信息,并形成完整的数据库。

中央政府主导建设我国统一数据库,确保公共产品属性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之实践困境亟待政府最高环境资源部门出面管控以扭转局面。

首先,中央政府环保部门主管并对公众开放,是使我国PRTR数据库中的企业环境污染信息成为全民公共产品的客观需要。市场化传媒在传播环境污染的信息方面之所以会出现内容扭曲而导致传播失灵,是因为环境污染信息具有明显的两个属性,决定其不能够依靠市场力量进行有效分配:

(1)环境污染信息所服务的对象或所指向的客体,如大气、水、土壤等,是共享的,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消费而影响其他人的消费,它是非排他性的。(www.xing528.com)

(2)环境及环境污染的信息不是私人物品,不是专有的,只要它被提供给一个团体,一个团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使用它。因此,这些属性决定了环境污染信息不可能成为市场化的商品,它需要成为公共产品并有效管控才能够发生效益。中央政府环保部门主管PRTR数据库建设,并对公众公开,保证了企业环境污染信息的公共产品属性。

其次,中央政府环保部门主导数据库建设,是纠正地方政府功能性传播失灵的需要。地方环境资源部门未真正发挥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中的监督作用。比如被调研的29个省份中,有31%的“重点监控企业环境自行监测信息发布平台”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在发布时间上存在至少24小时或以上的时间滞后。[1]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内在性和组织目标,地方政府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而在多数情况下发展经济挤压环境保护,从而导致环境监督的传播失灵,特别是对第三方监督与媒体监督。中国环境治理一开始都是由政府主导的,被称为“政府主导型环境保护”。[2]由中央政府委托省级政府管理,然后再交给县级政府执行,具有典型的阶梯性治理特点。中央政府是委托方,具有指定目标与规则的职权;中间的省份政府为管理方,使得其承担管理职责,敦促地方政府有效执行国家法规;基层政府是代理方,具体执行政策法规[3]通过中央政府的监督,PRTR数据库要求地方政层层递交监管信息,并形成完整的数据库。这一模式有利于纠正地方政府功能性传播失灵,实践证明这一监督的效率,也保证PRTR数据库的完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