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悖论:快教难懂,慢教易懂

教育悖论:快教难懂,慢教易懂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而教师认为简单易懂的章节在授课过程中快速完成教学环节,匆匆而过。这样一种教材的处理方法在阶段性检测中就被发现存在问题。在一次校内教研活动中,一位老教师就我的困惑谈了一句他的经验和做法,“难懂的地方快快教,易懂的地方慢慢教”。

教育悖论:快教难懂,慢教易懂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困惑,依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在相对难以理解的章节中,花大力气和时间去分析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但有时思维要求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而教师认为简单易懂的章节在授课过程中快速完成教学环节,匆匆而过。这样一种教材的处理方法在阶段性检测中就被发现存在问题。难度大的章节学生接受程度低,教学效果一般;难度小的章节落实不到位,教学效果也一般。在一次校内教研活动中,一位老教师就我的困惑谈了一句他的经验和做法,“难懂的地方快快教,易懂的地方慢慢教”。刚听到这句话,我一脸迷惑。这不是和我的做法完全相反吗?问题出在哪里?

中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中职数学是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数学教材是从事教学活动的蓝本,其中包含了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更蕴含着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包括活动的题材、素材、活动过程、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目标。中职学生在初中时期就不习惯于符号化、形式化的抽象数学,数学教材编写如果采取过度抽象手段,则会遮掩数学背后的情境信息而使学生数学学习产生困难。数学教师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如果还是按照普高数学的思路去处理,就容易陷入这种困境。(www.xing528.com)

在不断的摸索和尝试中,我从知识删选、情境还原、内容重构三个方面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再造和创新,力求使数学课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实用。中职数学教材有简易版普高教材的痕迹,教师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结合任教专业的学情和学习需求,对难度过大且相对无用的章节进行删减,选择与专业联系较多的章节进行授课。这样既可以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又能为专业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撑,保证学生学以致用。具体到某一章节,教师应该在保留每个章节中最基本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保证学生完整的高中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接受基本的数学素养教育,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中职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培养目标出发,通过引入或构建源于生活、还原专业实践或借助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将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形成运用的能力。教学中还应该结合企业对人才数学素养的需求和专业学习所需的数学必备知识与能力,重构特定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服务学生终身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