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学考研中教史教育主张

教育学考研中教史教育主张

时间:2023-1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5min搞定早期改良派是19世纪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代表人物有容闳、王韬和郑观应等。因此,早期改良派把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实现整体改革方案的基础。在早期改良派中,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

教育学考研中教史教育主张

15min搞定

早期改良派是19世纪7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一个思想群体,代表人物有容闳、王韬和郑观应等。他们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危机和洋务运动的局限有较深的认识。他们的社会观念和治国方略带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意识,他们批判洋务派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引进学习,提倡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他们都认识到,改革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基础在于教育。特别是郑观应,他明确提出了“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的思想。

因此,早期改良派把改革封建传统教育制度,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实现整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他们在文化教育上的主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学习西学

早期改良派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推进一步,认为西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求扩大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和领域,深化学习的层次。如魏源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复兴“经世致用”学风的观点。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早期改良派是用人类整体文化的观念来考虑中学和西学的关系,这完全突破了民族文化本位的观念。

2.改革科举制度

19世纪70年代中期,科举制度开始受到早期改良派的批判。

(1)王韬认为,“时文不废,人才不生,必去时文尚实学,乃见天下之真才”,主张“以学时文之精神才力,专注于器艺学术”。

(2)郑观应认为,最好能“选材于学校”,如不能做到,也应改革科举,在经史、时事、例案等传统学问之外另立一科,“挂牌招考西学”。(www.xing528.com)

评价:早期改良派虽然猛烈抨击科举制度,但并未彻底予以否定,仍主张保留科举制度的形态。

3.建立近代学制(20年311选)

容闳作为我国最早接受美国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希望在中国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但是这一主张仅仅是理想,并没有成文传世。在早期改良派中,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轮廓的是郑观应。

(1)国家应促进教育普及化。郑观应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是“只知教学举业”,而西方教育是“无事不学,无人不学”,可谓一语道破近代教育多样化、职业化、普及化的特征。

(2)国家应建立完善的学制体系。在此认识的基础上,郑观应提出仿照西方学制设立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学制系统:大、中、小学均采取班级授课的形式,规定学习年限各为三年,以考试的结果为升学的标准。鉴于当时的现实,他提出将科举制的进士、举人、秀才三级科名与大、中、小三级学校相配合,并倡导改书院为学堂。他是国内最早倡导改书院为学堂的人。

评价:这种学制设想虽然还显得粗糙,且明显与科举挂钩,但它反映了早期改良派要求系统地改革封建教育体制的思想,也远远超出洋务派教育实践的水平,克服了洋务学堂孤立性、分散性和应急性的特点。

4.倡导女子教育

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早期改良派最早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如出现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女教》等集中讨论女子教育问题、倡导女子教育的专篇文章。

评价:正是有早期改良派的教育思想启蒙,才会导致中日甲午战争后维新教育思潮的一触即发,并迅速转化为维新教育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