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第二章:魏源的法理思想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第二章:魏源的法理思想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魏源是当时著名的政论家、法学家,著述甚多,后人合编为《魏源全集》20卷。魏源不仅与文学家龚自珍关系匪浅,而且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也关系密切。值得一提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日本影响极为深远。据考证,该书是影响日本“明治维新”重要的思想渊源。

《中国法理学发展史》第二章:魏源的法理思想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进士出身,与龚自珍齐名,世称“龚魏”。鸦片战争时曾参与浙江前线的抗英斗争,后受林则徐之托,编写了中国近代史第一部介绍世界历史地理专著《海国图志》。魏源是当时著名的政论家、法学家,著述甚多,后人合编为《魏源全集》20卷。其法理学思想有:

1.主张“变古愈尽,便民愈甚”

魏源从法哲学的高度,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不以圣人、祖宗、天命的意志为转移的,明确指出“天下大势所趋,圣王即不变之……亦必当自变”,“祖宗亦不能听其不自变”,“虽天地亦不能不听其自变”。[6]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任何人都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社会如此,法律亦然。

2.向往民主政体,提倡“民选”“民治”

魏源批判腐朽的官僚集团,并说“除富贵而外不知国计民生为何事,除私党而外不知人才为何物”。因此,魏源向往的是一个“人人皆谏官也,不惟广受天下之言,亦所以广收天下之才”[7]的政体。

3.宣扬爱国主义,挽救民族危机

魏源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8]因此,他主张“竭耳目心思之力”,“师夷长技”以保卫祖国,抵抗侵略。当然,更主要的是在于政治制度的改革。(www.xing528.com)

4.注意改革与民众素质和民心向背的关系

魏源说:“天下事,人情所不便者,变可复;人情所群便者,变则不可复。”[9]就是说,只有顺乎“人情所群便”的改革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换句话说,在改革中,可根据民众的素质和民心向背的情况来确定改革的内容与进度,要使改革顺乎潮流。

5.重视法学教育,引导人人守法

魏源认为,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要努力学习有关战争与贸易的条文。既要维护国家主权,又要与各国发展贸易往来。因此,他建议加强法学教育,提高国人的法律水平。

魏源不仅与文学家龚自珍关系匪浅,而且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林则徐也关系密切。他受命编写《海国图志》,有利于中国睁眼看世界,有利于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免受西方列强的欺辱。正是这些民族的有识之士,为正在进行的伟大民族复兴做了不朽的先驱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一书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在日本影响极为深远。据考证,该书是影响日本“明治维新”重要的思想渊源。当时,参与“明治维新”的日本学者和政治家,都深受该书的启示。其中,还有人专门来中国学习。可是,当时的清政府却将该书列为禁书,使那些日本人感到失望,从此,决心不向中国学习。正是这些受《海国图志》影响的日本政治家,发动了1886年“明治维新”,使日本开始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他们“脱亚入欧”的愿望。这件事说明了当时清王朝的腐朽与落后,反映了清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