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老年音乐实用教程:调号简谱学习

中老年音乐实用教程:调号简谱学习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调号简谱采用的是首调唱名法,即简谱的调号一般是用1等于A、或B、C、D、E、F、G来表示,如1=C则表示该简谱是用C调来记谱,如果要表示升或降记号的调,则在字母左上方加#(升)号或者b(降)号,可以参考一些简谱图片示例。

中老年音乐实用教程:调号简谱学习

1.调号

简谱采用的是首调唱名法,即简谱的调号一般是用1等于A、或B、C、D、E、F、G来表示,如1=C则表示该简谱是用C调来记谱,如果要表示升或降记号的调,则在字母左上方加#(升)号或者b(降)号,可以参考一些简谱图片示例。

2.低音、高音的标记

前面介绍过,记在简谱基本音符号下面的小圆点,叫低音点,它表示将基本音符降低一个音组,即降低一个纯八度。记两个圆点表示将基本音符号降低两个音组,即降低两个纯八度。

记在简谱基本音符号上面的小圆点,叫高音点,它表示将基本音符号升高一个音组,即升高一个纯八度。记两个圆点,表示升高两个音组,即升高两个纯八度。

3.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表示基本相同,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音符的休止时值。

四分音符为基本音符的休止时值

4.半音与全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叫音程。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称小二度),如果连续两个半音距离就构成一个全音(大二度)。在钢琴上就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音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音就是全音关系(大二度)。

如图所示:

5.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将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将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b”(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图所示:

将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bb”(重降)表示。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表示。

6.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如图所示:

7.节奏与节拍

乐曲或歌曲中,音的强弱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就形成节拍。节拍和节奏的关系,就像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节拍)和变化着的鼓点(节奏)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

8.调式音阶

按照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音(一般不超过七个)组成一个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体系,构成一个调式。

把这个调式中的各音,从主音到它下一个八度主音,按一定的音高顺序排列起来的音列叫调式音阶。

大调式(音阶):(www.xing528.com)

大调(音阶)必须是含有两个相同四声音列并且音程关系固定又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音阶排列的,这就是我们使用最广泛的自然大调音阶。键盘上C大调音阶恰好完全符合了自然大调音阶的音程关系,由此我们得出:

(1)大调音阶必然是七声音阶。

(2)大调音阶必然有两个相邻音构成半音关系。

(3)大调音阶必然可以分成两个相同纯四度关系的四声音列。

大调音阶按功能可做如下命名:(C调为例)

 音名 C D E F G A B

 唱名 1 2 3 4 5 6 7

    主 上 中 下 属 下 上 

      主   属   中 导

    音 音 音 音 音 音 音

 音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如下图)

一般来说,一首音乐作品使用1、3或5音开始的而又结束在1音上的就是大调音乐。

例如《我们走在大路上》1=C(C大调、曲略)、《歌唱祖国》1=F(F大调)、《游击队之歌》1=G(G大调)、《我爱你,中国》1=F(F大调)等自然大调歌曲里,主音“1”、中音“3”和属音“5”在大调歌曲里贯穿始终,发挥着大调的核心作用。通常又把七声音阶的大调式称为“1”调式(因为大调音阶是以“1”开始排列的)。

小调式(音阶):

小调式音阶有三种形式:

a.自然小调 b.和声小调 c.旋律小调

小调音阶一般都是从“6”音开始依高低顺序将各音依序排列至高八度的“6”音结束。而小调音乐一般都是由“6”音或“3”音开始而结束在“6”音上,“6”音是小调里的主音(中心音)。

三种小调式音阶的不同排列

自然小调:

和声小调:

旋律小调:

凡是小调音阶,必然也有两个相邻音级之间构成半音关系;凡是小调音阶也必然是七声音阶。但也有很多是五声或六声音阶构成的小调歌曲,我们必须要明确,那些是属于中国民族调式,有好多是民歌。

如《跑马溜溜的山上》《花儿与少年》《北京的金山上》等都属于民族调式。

在众多的音乐作品中用自然小调音阶创作的作品不胜枚举,如意大利民歌《啊,朋友》、台湾歌曲《乡间的小路》、电视剧片头曲《敢问路在何方》等;和声小调的歌曲也不少,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俄罗斯民歌《三套车》《红莓花儿开》等。

或许有人要问:唱歌和演奏乐曲为什么还要区别是大调还是小调呢?这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