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围棋史话:太宗咏棋,影响深远

中国围棋史话:太宗咏棋,影响深远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两首诗中,唐太宗对围棋典故的运用,对棋理的理解,对围棋功能的肯定,都表现出他对围棋的喜好。可以说,唐太宗的这一思想对后世围棋的发展留下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唐太宗不仅自己赋诗咏棋,还让臣子“奉和”。我们先看一下许敬宗所作两首《五言奉和咏棋应诏》的其中之一:拂局初料敌,阴谋比用师。唐太宗的诗写得大气而超然,臣下应诏奉和,难免拘谨和奉承。

中国围棋史话:太宗咏棋,影响深远

前面一则故事说李世民会观棋。如果他真能看懂,就一定会下棋,只是水平不一定高。李世民当皇帝之后,曾经写过两首关于围棋的诗。

现照录第一首诗于下:

五言咏棋(其一)

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

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

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

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试以白话翻译如下:

把围棋叫作“手谈”,显示出古人优雅;把围棋叫作“坐隐”,那是前贤俊逸。错落有致,分为两方棋势;黑白分明,展开两排棋行。舍弃子,并非真的靠性命换取胜利;子被杀,也不是真的有什么伤害。下了棋才知道,原来在仙人岭旁边,斧子柄都烂了,仙人们度过了多少快乐时光。

现照录第二首诗于下:

五言咏棋(其二)

治兵期制胜,裂地不邀勋。

半死围中断,全生节外分。

雁行非假翼,阵气本无云。

玩此孙吴意,怡情静素氛。

白话翻译如下:(www.xing528.com)

下棋如用兵打仗,是为了克敌制胜;占领地盘,不是为了建立功勋。被对手断开围住,棋就会半死不活;要想保全性命,就需要节外生枝的战斗。棋形如雁行排列,但不是真的靠翅膀;枰上杀气腾腾,并非真的战场。从围棋中体会兵家(孙子吴起分别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军事家)的思想,能起到怡悦性情、肃清俗气的作用。

这是两首五言律诗。在这两首诗中,唐太宗对围棋典故的运用,对棋理的理解,对围棋功能的肯定,都表现出他对围棋的喜好。他是站在帝王的高度俯视围棋的,把围棋看作一种有益的娱乐,其中的死活胜负,在他看来都不是真实的,不必过于计较,而应该享受其中的乐趣。可以说,唐太宗的这一思想对后世围棋的发展留下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唐太宗不仅自己赋诗咏棋,还让臣子“奉和”。我们这里不妨也照录两首。

我们先看一下许敬宗所作两首《五言奉和咏棋应诏》的其中之一:

拂局初料敌,阴谋比用师。

观形已决胜,怯下复徐思。

转战频相劫,图全且自持。

宸襟协尧智,游艺发如丝。

接着,再看刘子翼所作两首《五言奉和咏棋应诏》的其中之一:

锐心争决胜,运功何图全。

眼均须执后,气等欲乘仙。

引行遥下雁,徇地远侵边。

借问逢仙日,何如遇圣年?

看完这两首奉和诗,还别说,真的比不上唐太宗的诗。唐太宗的诗写得大气而超然,臣下应诏奉和,难免拘谨和奉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