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游艺史话:酒食罢无事,棋槊自娱

中国游艺史话:酒食罢无事,棋槊自娱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时期,围棋最终成为真正的游艺项目。唐代大学者韩愈说:当时“投壶博弈穷日夜,若乐而不厌者”,他在《示儿》诗中讲到当时的公卿大夫十之八九都喜好围棋,文人相聚无不“酒食罢无事,棋槊以自娱”。唐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记述一段唐太宗与虬髯客“棋决雌雄”的故事。婆婆招呼儿媳说:“良宵无以为适,与子围棋一赌可乎?”婆婆让媳妇传授“攻守、杀夺、救应、防拒之法,其意甚略”。

中国游艺史话:酒食罢无事,棋槊自娱

隋唐两代是继两晋南北朝之后,我国围棋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时期。在这一时期,围棋最终成为真正的游艺项目。这从围棋著作的归类上可以看出。《隋书·经籍志》收录南北朝围棋谱有八部52 卷之多,全部归入“子部·兵书”类,与《孙子兵法》《吴起兵法》等著作同列一类,反映了围棋与军事的密切关系。到五代编纂《旧唐书·经籍志》时,围棋著作已归入“子部·杂艺术”类。这说明人们对围棋本质特征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陶冶性情、愉悦身心、增长智慧的娱乐性成为弈棋的主要目的。隋唐时期,琴、棋、书、画开始相提并论,成为个人修养高低的象征,以善弈为荣、以不善弈为耻的风气盛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论书》中说:现在许多人,你如果说他的书法水平不高,他必然坦然一笑,不屑一顾;你如果说他握槊、弈棋水平不高,他必然羞愧得脸红起来,拂袖而退。社会上崇尚弈棋的风气,使唐代围棋十分普及,遍及社会各个阶层,成为人们闲暇时间里主要的娱乐消遣活动。唐代大学者韩愈说:当时“投壶博弈穷日夜,若乐而不厌者”,他在《示儿》诗中讲到当时的公卿大夫十之八九都喜好围棋,文人相聚无不“酒食罢无事,棋槊以自娱”。

隋朝承袭南北朝的围棋之风。《隋书·皇甫绩传》记载:皇甫绩三岁时失双亲,从小由外祖父韦孝宽抚养。他最好围棋,常“与诸外兄博弈”,因荒废学业,遭到外祖父的训斥。后来,皇甫绩精心好学,成为一位北周到隋朝时期的名臣。

唐高祖李渊,曾担任过隋朝太原留守,他嗜好围棋,经常与晋阳宫副监裴寂弈棋,甚至“通宵连日,情忘厌倦”。他的儿子李世民和李智云(楚哀王)也以好围棋而闻名。唐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记述一段唐太宗与虬髯客“棋决雌雄”的故事。相传有位虬髯客欲与李世民角逐中原,争夺天下。在晋阳令刘文静的引见下,两人以棋会友,决一雌雄。虬髯客以棋试探李世民的胸怀,在棋盘的星位上连摆四子,并说:“老虬四子占四方!”李世民见此,不慌不忙地将棋摆在“天元”上,若无其事地说:“小生一子定乾坤!”仅此一手棋,令虬髯客感到李世民的魄力,又见李世民相貌堂堂,神气清朗,便打消了与李世民争夺天下的主意,“罢弈而去”。后人有诗吟咏这个故事,诗云:“英雄我羡虬髯客,太原一见辄投戈。劝君莫妄窥神器,一局棋终已烂柯。”《全唐诗》中收录唐太宗两首咏棋诗,其中一首云:

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

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

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

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唐玄宗是位多才多艺的皇帝。他平生喜欢斗鸡、打球等戏,特别好下围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开元年间,有一次,玄宗与亲王对弈,双方厮杀得十分激烈,杨贵妃在旁观战,乐工贺怀智一边弹琵琶。后来玄宗处于败势,眼看就要输棋了。杨贵妃为了解脱玄宗的尴尬处境,突然把怀中所抱康国进贡的猧子(小狗)放到棋盘上,把棋子搅乱了。玄宗见了,开心大笑。这个“康猧乱局”故事流传很广。明末董以宁《百媚娘·弈棋》词云:“小院铜环双扣,何事堪消残酒。漫拂玉纹楸局子,赌个今宵无偶。半局便知郎欲覆,先逐康猧走。”唐玄宗与杨贵妃也经常对弈,后代许多画家以此为题,创作《明皇太真对弈图》。(www.xing528.com)

元代钱选《明皇太真对弈图》(局部),弗利尔美术馆藏

在民间,弈棋之风也很盛行,而且有水平很高的棋手。唐玄宗时的王积薪是唐代第一国手。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说:“王积薪每出游,必携围棋短具,画纸为局,与棋子并盛竹简中,系于车辕马鬣间,道上虽遇匹夫,亦与对手,胜则征饼饵牛酒,取饱而去。”道路上偶遇的“匹夫”竟然是擅长围棋的平民百姓。

唐代女子也喜欢弈棋,而且不乏高手。唐薛用弱《集异记》记载了一段女子棋坛高手的逸事。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逃往四川,王积薪也跟随同行。一天,王积薪投宿客店,灭烛之后听见隔壁有婆媳两人在说话。婆婆招呼儿媳说:“良宵无以为适,与子围棋一赌可乎?”儿媳同意。王积薪心里非常奇怪,暗想:“室内既无灯光,况且婆媳各住东西房,怎能下围棋呢?”他细心听着两人的对话。原来婆媳两人在黑暗中各自以口诀对弈,三十六手后,婆婆对媳妇说:“你已经败了,我只赢了九子。”王积薪非常惊奇。天亮后,王积薪整衣冠前去请教婆婆。婆婆让媳妇传授“攻守、杀夺、救应、防拒之法,其意甚略”。王积薪希望能够详细解说,婆婆笑道:“止此已无敌于人间矣。”这个王积薪遇仙姑授棋的故事反映了唐代民间已有许多棋艺高超的棋手。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围棋仕女图

唐代围棋题材的绘画也屡见于墓葬壁画中。1972 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代墓葬中出土一幅《围棋仕女图》,绢本设色,高63 厘米,宽54.3 厘米。画面上一位弈棋贵妇,头束高髻,簪花耀顶,额间贴花钿,面部健硕丰润,上穿绯地蓝花襦,下着绿色花罗裙。她正在聚精会神地下棋,形象惟妙惟肖。这是唐代女子喜好弈棋的珍贵形象资料。唐淮安靖王李寿墓出土的《侍女图》中有两位侍女分别手捧棋盒和棋盘。

隋代白釉围棋盘,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河南博物馆藏

考古发掘中曾出土隋唐时期珍贵的围棋用具。1959 年河南省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一件白釉围棋盘,呈正方形,纵横各刻直线19 道,四角和中央各饰一黑点,分别代表天元和角星,盘下四侧有壶门式装饰。这是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19 道围棋盘。此外,湖南长沙咸嘉湖唐墓、湘阴唐墓也出土14 道围棋盘。这三件陶瓷棋盘都是随葬的明器,不是实用器。重庆万州唐初冉仁才墓出土一件青瓷棋盘及5 枚棋子,棋盘纵横19 道,设有星位标志。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张雄墓出土木质19 道棋盘,边长48 厘米,形制、尺寸与现今围棋盘相同,说明出土棋盘正是唐人下棋使用的棋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