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游艺史话:典藏版,枰棋中忘忧清乐

中国游艺史话:典藏版,枰棋中忘忧清乐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著名棋谱《忘忧清乐集》中保有一局《晋武帝王武子弈棋谱》,王济字武子,这局棋记录的正是晋武帝和王济对弈的一局棋。东晋士族以王谢两家族最为显赫。王导的次子王恬,棋艺更高,《晋书》中称赞王恬“多技艺,善弈棋,为中兴第一”。但因他“与内史王机日夜纵酒博弈”,多次被当时农民起义军打败,结果被免职。明帝还创建“围棋州邑”,设置官位,派围棋高手担任职位。梁武帝萧衍“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

中国游艺史话:典藏版,枰棋中忘忧清乐

围棋是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展最为广泛的游艺活动之一。爱好围棋的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包括帝王、权贵、文人和普通百姓,这是前所未有的。梁朝沈约《棋品序》说:“汉魏名贤,高品间出。晋宋盛士,逸思争流。”生动地描述了这一时期的围棋盛况。所以,两晋南北朝被认为是我国围棋发展史上第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

晋代棋风很盛,在史籍中不乏记载。西晋第一个皇帝司马炎就颇好下围棋。《晋书·杜预传》记载:公元280 年,司马炎与中书令张华弈棋,大将军杜预奏问伐吴的日期,司马炎正弈得高兴,随便回答:“留待明年。”张华赶忙推开棋盘,进谏道:“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民强,号令如一。吴主荒淫骄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司马炎听了很是赞同,便立即下令择吉日出兵。

不久晋兵渡过长江,迅速灭掉了东吴,俘虏吴主孙皓。《晋书·王济传》记载:司马炎常与王济对弈。一天,他与王济对弈正酣,软禁在宫中的孙皓在旁边看棋。司马炎曾听说孙皓为政暴虐,常挖人眼,剥人的面皮,突然问孙皓为什么要剥人皮?孙皓见王济把脚伸到了司马炎的前面,便故意说:“对君主无礼的人就要被剥皮。”在著名棋谱《忘忧清乐集》中保有一局《武帝王武子弈棋谱》,王济字武子,这局棋记录的正是晋武帝和王济对弈的一局棋。

在士族和文人的休闲娱乐活动中,围棋最为盛行,涌现出了许多围棋高手,如蔡洪、曹摅、殷仲堪、羊陶、祖纳、王坦之、支遁、阮籍、王戎等,其中“竹林七贤”是魏晋文人的代表,崇尚无为,放荡不羁,纵酒行乐,酷爱围棋。《世说新语》记载:中书令王坦之,在守丧时,他不顾礼教丧期不能作乐的禁忌,公然与好友下棋。东晋士族以王谢两家族最为显赫。《晋书·王悦传》记载:王导与长子王悦弈棋。平日谦恭的王悦在棋桌上却寸步不让,着着进逼,使王导无可奈何。王导笑着对儿子说:“亏得有父子的骨肉缘分,否则要逼我走投无路了。”王导的次子王恬,棋艺更高,《晋书》中称赞王恬“多技艺,善弈棋,为中兴第一”。东晋范汪曾《棋品》中评价当时人的棋艺品级,王恬为一品,王导才五品。王导有位从兄王澄,自少年时代便与王导齐名,曾官任荆州都督。但因他“与内史王机日夜纵酒博弈”,多次被当时农民起义军打败,结果被免职。

谢家成员中,谢安的名望最高。他平日常与大书法家王羲之、大画家顾恺之、和尚支遁和中郎官王坦之等好友聚会弈棋。东晋穆宗永和九年(357)暮春之初,王羲之等41 位朋友相聚在绍兴兰亭, 曲水流觞、吟诗作赋、对弈抚琴。其中就有谢安、殷浩、褚裒(póu)三位围棋高手。

谢安在淝水之战中“赌墅”“折屐”的两个围棋故事十分有名。《晋书·谢安传》记载:383 年,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进攻东晋。谢安与其侄谢玄率领8 万军队迎敌。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使东晋朝野惊慌不安,身负重任的谢安却镇定自若,约集亲朋好友到乡间别墅游玩,还要与谢玄下围棋赌别墅。棋艺本来稍低的谢安,反而胜了棋高一着,但心神不宁的谢玄。谢安的从容镇定稳定了军心。谢安部署将帅,面授机宜后,回到帅府静候战况。不久,东晋军队在淝水大破苻坚百万大军。战报传来,谢安心里十分高兴,但不改常态,若无其事,继续下棋。而下完棋后回到屋内,内心抑制不住激动,过门槛时猛地把屐齿撞断了。谢安临危不畏、运筹帷幄的儒将风范深受后人的赞赏。后世有许多以谢安故事为题的诗词绘画作品,故宫博物院藏有宋代缂丝《谢安围棋赌墅图》和清代吴之王番雕刻的黄杨木东山报捷图笔筒,明代尤求画有《围棋报捷图》,清代苏六朋、王素画有《东山报捷图》,东山是谢安的号。宋代诗人林希逸有《围棋赌墅》诗,其中有“太傅筹边日,家庭赌墅时。淮淝千载事,秦晋一番棋”的诗句。元代诗人王恽在《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十九有《谢太傅弈棋图》诗云:

胜负胸中料已明,又从堂上出奇兵。

怡然一笑文楸里,未碍东山是矫情。

清代王素《东山报捷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www.xing528.com)

南北朝时,围棋之风盛行不衰,南朝历代皇帝大都爱好并倡导围棋。宋文帝刘义隆在位29 年躬勤政事,重视文化和经济发展,本人爱好围棋。《南史·羊玄保传》记载:羊玄保“善弈棋,棋品第三,文帝亦好弈,与赌郡,玄保戏胜,以补宣城太守”。宋文帝与羊玄保赌棋,赌注竟是某地方的官位,结果羊玄保胜,出升宣城太守。羊玄保是南朝时名臣,清明廉洁,宋文帝非常赏识羊玄保,曾对群臣说:“羊玄保为官不谋钱财,朴素节俭,离开任职的地方,人们都会想念,所以,每次有好的官位出缺,我都会想起羊玄保。”

宋文帝之后,宋明帝、齐高帝、齐武帝、梁武帝等皇帝都酷爱围棋。宋明帝棋艺不高,但大家捧他为三品。一次,他与一品彭城丞王抗对弈,一条长龙险些被断,王抗故意谦让道:“皇帝飞棋,臣抗不敢断。”明帝信以为然,下棋的兴趣越来越浓。更有甚者,尚书右丞罗彦运常与明帝下棋,其妻很不高兴,抓破了罗彦运的脸。明帝看了便说:“我为你治疗,如何?”罗彦运回答道:“听从圣旨。”晚上,明帝竟下旨赐死罗彦运的妻子。明帝还创建“围棋州邑”,设置官位,派围棋高手担任职位。齐高帝萧道成下起围棋来“累局不倦”。梁武帝萧衍“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北魏世祖拓跋焘也着迷围棋。

一次,他与给事中刘树下棋,大臣古弼急事奏报,世祖专心下棋,没有发觉,古弼气得火冒三丈,上前揪住刘树的头,“以手搏其耳,以拳殴其背”,说道:“国家治理不好,都是你这种人的罪过。”世祖闻言道:“下棋而不听大臣奏报,实在是我的过失。”

南北朝的士族文人虽然好玄言清谈,但也多忠诚报国,不惧生死的人物。南齐大臣谢瀹(yuè)喜欢下棋喝酒。当时宫廷政变时有发生,隆昌元年(494),萧鸾带兵攻入皇宫,杀死即将登基做皇帝的郁林王。谢瀹恰在皇宫与客人对弈,周围众人惊恐万分,纷纷逃走。谢瀹镇定自若,专心下棋。一局终了回家睡觉,只字不提刚刚发生的事变。若论胆量和酷好围棋的程度,谢瀹还比不上南朝刘宋时的王彧。

王彧,字景文,南朝宋的重臣,宋明帝时已官至太子太傅、散骑常侍、扬州刺史。宋明帝担心王彧位高权重,派使臣送毒药赐他自尽。使臣送来敕书时王彧正在与好友下围棋,王彧读完敕书之后,将敕书封好放在棋盘下,面不改色,继续与好友对局,为局上的一处劫争绞尽脑汁。棋局结束,他将棋子整整齐齐收入棋盒,才从容地告诉好友皇帝赐我一死,拿出使臣送来的药酒道歉地说“此酒不可相劝”,然后一饮而尽。这件事记载在《宋史·王彧传》。谢瀹、王彧的气节与胸怀令人敬佩。苏轼称赞王彧:“死生亦大矣,而景文安之,岂贪权窃国者乎?”在生死面前能够像王彧这样镇定,怎么能是贪权窃国的人呢?

围棋有不少别名雅号,其中“坐隐”“手谈”“忘忧”“烂柯”等都出现在晋代。《世说新语》中说:“王中郎以围棋为坐隐,支公以围棋为手谈。”王中郎就是那位守丧还与人对弈的王坦之;支公即支遁,是东晋有名的高僧。“坐隐”的意思是说,下围棋需宁神静气,全神贯注,坐在棋盘前就好像遁世隐居一样。“手谈”是说下围棋,两人不必开口,但可以通过下棋来逞能斗智,交流思想,就像用手交谈一样。所以,宋代大诗人黄庭坚《弈棋二首呈任公渐》有诗云:“偶无公事负朝暄,三百枯棋共一樽。坐隐不知岩穴乐,手谈胜与俗人言。”

明代戴进《烂柯观棋图》,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游艺的真谛就是“乐以忘忧”。古人可以“夫酒忘忧”,也可以称萱草为“忘忧草”,下棋忘忧始于东晋祖纳。祖纳,字士言,是西晋时期大臣,极有操行,喜好围棋,王隐劝他说,“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大禹治水,非常珍惜时光,没听说下棋呀。祖纳回答道:“我弈忘忧耳。”这五个字言简意赅,总结围棋魅力的根源。后来,宋徽宗写下了“忘忧清乐在枰棋”的诗句,宋代李逸民将北宋以前围棋名局汇编成书,取名《忘忧清乐集》。“坐隐”、“手谈”和“忘忧”将围棋的特性做了高度的概括,融入了魏晋南北朝人对围棋文化的理解,凝练典雅,形象恰切,成为围棋最富艺术性的雅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