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旅游人类学读本:实践意义及学习研究成果

旅游人类学读本:实践意义及学习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人类学是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旅游这一特殊的“人类探索行为”。当前旅游人类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对于中国来说,学习、研究旅游人类学的根本目的与实践意义,是通过对中国及世界旅游整体状况的了解和研判,以确定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前景与选择的战略等。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

旅游人类学读本:实践意义及学习研究成果

旅游人类学是从人类学的视角来研究旅游这一特殊的“人类探索行为”。就像人类学母学科一样,对于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旅游人类学不仅提出相应的理论诠释,也能提供中肯的意见与可行的建议。

旅游人类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使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主人社会在旅游发展中真正获得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首要关注的应该是旅游对于主人社会的影响及其评估,在分析旅游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政策与方案的制定,如何有效付诸实施,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控。

当前旅游人类学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旅游人类学不单纯把旅游活动看作是经济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和发展一直是其重要的研究内容。

对于中国来说,学习、研究旅游人类学的根本目的与实践意义,是通过对中国及世界旅游整体状况的了解和研判,以确定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未来的前景与选择的战略等。

【思考问题】

1.人类学的学科定义与研究对象是什么?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又是什么?如何从“文化”来阐述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2.人类学有哪些研究内容?旅游人类学又有哪些研究内容?

3.人类学具有哪些学科特质与学科标志?人类学的学科特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与旅游人类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优势又有怎样的关系?

4.人类学与旅游研究相融合的必然性是什么?

5.旅游人类学的产生具有怎样的学科背景与时代背景?

6.旅游人类学都有哪些研究视角?

7.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什么?时间-空间-群体整合意义上的旅游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8.为什么要学习、研究人类学与旅游人类学?其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是什么?(www.xing528.com)

【注释】

[1]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

[2]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6-17.

[3]龚锐.旅游人类学教程[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1:16-17.

[4]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5.

[5]张晓萍,Nelson Graburn,张鹂.旅游与人类学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来自中外学者的对话[J].旅游学刊,2012,27(1):11-16.

[6]旅游目的地简称为旅游地。文中是用旅游目的地,还是用旅游地,要看具体的语境。

[7]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8]卢克·拉斯特著,王媛,徐默译.人类学的邀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5.

[9]张晓萍,李伟.旅游人类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47.

[10]张晓萍,李伟.旅游人类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