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抗震减灾:研究发展与对策

城市抗震减灾:研究发展与对策

时间:2023-11-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城市灾害的多样性、进化性、区域性和突发性,面向未来城市抗震减灾将主要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开展城市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快速预警技术的研究,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城镇脆弱性分析技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技术,实现灾害的早期识别与预警,为高效处置一体化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奠定基础。城市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研究。

城市抗震减灾:研究发展与对策

当前城市灾害形势依然严峻,仍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快的城市化发展阶段,结合我国城市特点,提高城市自然灾害的综合应对能力,对促进城市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城市灾害的多样性、进化性、区域性和突发性,面向未来城市抗震减灾将主要的研究可归纳为以下10个方面。

(1)国内外典型灾害实例研究与城市灾害识别方法研究。抗震减灾工作的不断发展是基于对既往典型灾害实例的分析与总结,不断吸收国内外地震灾害的经验与教训,及早完成灾害的识别是各项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2)复杂建筑的抗震与抗倒塌前沿理论、分析关键技术研究。以城市大型及重要建筑为研究对象,针对近年来我国新建的超高层复杂建筑及大跨度超长空间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复杂建筑前沿抗震理论研究;考虑城市重要建筑发生人为爆炸、撞击等的影响,开展抗震与抗倒塌相关理论研究将为防灾减灾技术提供科学支持。

(3)建筑工程抵御大规模地震灾害应用技术研究。针对城市中具有突发性、频发性、损失与影响严重性的几个主要灾种,开展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发强震下建筑工程抗倒塌技术,既有建筑的抗震鉴定加固技术及消能减震新技术。

(4)城市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快速预警技术的研究。开展城市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快速预警技术的研究,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城镇脆弱性分析技术,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技术,实现灾害的早期识别与预警,为高效处置一体化应急处置关键技术奠定基础。

(5)地震灾情快速获取技术及应急决策支撑技术研究。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开展地震灾情快速获取技术研究及应急决策支撑技术研究,为应急救援与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支持。(www.xing528.com)

(6)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减灾系统构建技术。现代防灾减灾迫切需要将防灾减灾信息与空间信息集成,将防灾减灾决策支持模型与空间分析结合,以达到信息可视化和决策科学化。在集成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空间分析和模型,实现以空间分析为基础的防灾减灾信息的综合分析。

(7)装配式建筑抗震关键技术。装配式建筑是近几年来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住建部要求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开展装配式建筑抗震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一整套装配式建筑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三大结构体系的技术规程对于装配式建筑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8)地下空间开发与防灾技术及城市综合防灾与安全保障技术。开展建筑结构地铁等地下空间安全运营动态风险评估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以高层与大跨建筑结构、地铁等地下空间的安全技术为重点,研究抗震、抗风、抗爆、防火等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建筑安全运营动态风险评估与控制关键技术,形成大型及重要建筑结构等的功能提升,实现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

(9)城市易损性评价及大数据应用分析技术。城市灾害易损性评价涉及人口、财产、环境、经济,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等要素,特别是在将易损性评价的指标定量化、数据合理有效地采集等问题上有深入的研究空间。面对新型城镇化的城市动态的发展,应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促进多学科跨领域结合,为我国城市灾害易损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0)城市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研究。城市灾害损失评估的结论作用于防灾、救灾决策系统,并通过防灾、救灾对策措施系统反馈回承灾系统,构成一个闭合的信息反馈路径,而形成灾害评估与防灾、救灾决策网络系统。以灾害学、环境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丰富、完善和发展城市灾害损失评估的内容,建立城市灾害损失评估体系,以适应城市灾害损失评估的客观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