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徐特立:师德楷模,见证中国近代历史的苦难与挣扎

徐特立:师德楷模,见证中国近代历史的苦难与挣扎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绪皇帝开始启用康有为等维新人士,试图改革以励精图治。1898年,戊戌变法轰轰烈烈一时,但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变法仅仅103天,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变法夭折。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再次屈膝投降,签订《辛丑条约》,中国从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苦难的祖国饱受欺凌,中华民族危机重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徐特立:师德楷模,见证中国近代历史的苦难与挣扎

徐特立生活成长的时代,正是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徐特立8岁那年(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17岁那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昔日的中华帝国却被曾经弱小的邻邦日本打得一败涂地;18岁那年(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白银。同年,爱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康有为[12]梁启超[13]为领袖,发动了“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虽然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光绪皇帝开始启用康有为等维新人士,试图改革以励精图治。1898年,戊戌变法轰轰烈烈一时,但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变法仅仅103天,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变法夭折。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再次屈膝投降,签订《辛丑条约》,中国从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苦难的祖国饱受欺凌,中华民族危机重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耳闻目睹这惨痛的社会现实,“凡是有爱国心的人,自然都是忧心忡忡,都在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14],徐特立痛心疾首,愤慨不已,提笔写下了《书愤》诗:

为恶既无恶报,为善又无善报;

何必安分守己,不做土匪强盗?[15](www.xing528.com)

在愤慨、迷茫之中,他朦胧地感觉到,只有人民一齐起来反抗,中国才有出路。这种反抗意识,是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内在精神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