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其成讲易经》三十一咸卦全解

《张其成讲易经》三十一咸卦全解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咸卦是《易经》的第三十一卦,下经第一卦。在一个家庭中,兑卦为少女,艮卦为少男。咸卦的感应是从下往上、偏于生理上的自然纯真的感应,只要感应是从内心发出并变为情感,就非常可贵。咸卦有所感应是亨通的,守正道是有利的,娶这个女人是吉祥的。“二气感应以相与”,阴阳二气互相感应和合,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推而广之,天下如果能相互感应,就能达到和合、和平、和谐。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张其成讲易经》三十一咸卦全解

咸卦是《易经》的第三十一卦,下经第一卦。咸卦的卦象是泽山咸,上面是泽(兑卦),下面是山(艮卦)。在一个家庭中,兑卦为少女,艮卦为少男。“咸”即“感”,少男少女在一起就会迸出火花,产生感应。第三十二卦恒卦的卦象是雷风恒,上面是雷(震卦),下面是风(巽卦)。震卦为长男,巽卦为长女,长男长女在一起,意为结为夫妻,是永恒的。

《易经》上经第一卦是乾卦,第二卦是坤卦,上经以天地开始;下经第一卦是咸卦,第二卦是恒卦,下经以人事开始。因此,先儒们认为上经偏于讲天道,下经偏于讲人道;但我认为上经是以天道讲人道,下经是以人道讲天道,是天人合一的。

《序卦传》里写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有了天地然后就产生了万物,有了万物就有了人,人分男女,有了男女然后就有了夫妻,有了夫妻然后就有了父子,有了父子然后就有了君臣,有了君臣然后就有了上下的观念,于是就制定了礼仪、次序、伦理、道德规范。所以“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经过咸卦少男少女的相互感应,就有了长久的夫妻之道,因此下经第二卦是恒卦。

“咸”和“感”就差一个“心”字,“咸”是没有心的感应,“感”是有心的感应,二者有何区别?我琢磨少男少女在一起,更多偏于生理的感应,但这些是难以长久的,咸卦没有心的感应是偏于无意识的感应。后面“恒”卦有竖心旁,有心感应才能长久。咸卦的感应是从下往上、偏于生理上的自然纯真的感应,只要感应是从内心发出并变为情感,就非常可贵。

咸,亨,利贞,取女吉。

咸卦有所感应是亨通的,守正道是有利的,娶这个女人是吉祥的。这说明咸卦少男少女的感应是感情的开始,只要坚持住,并且守正道,就是吉祥的。“取女吉”,“女”是少女,少男娶了少女结为夫妇是吉祥的,这是从无心感应发展为夫妇之道。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咸,感也。柔上而刚下”,咸卦说的是感应。“柔上”指上面的兑卦,兑卦只有一根阴爻,属于柔卦。“刚下”指下面的艮卦,艮卦只有一根阳爻,属于刚卦,这就是刚柔相合:柔在上、刚在下,阴在上、阳在下。“二气感应以相与”,阴阳二气互相感应和合,这是非常好的事情。“止而说”,止于喜悦,“止”为下卦的艮卦,“悦”为上卦的兑卦,少男少女在一起互相感应,非常喜悦。“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艮卦这个少男甘居于兑卦这个少女的下方,这是亨通的,符合正道,所以娶这样的少女是吉祥的。少男甘居下位,说明男人尊重女人,这样的关系是非常好的,阴阳二气就会感应。

符合正道的感应还要推而广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从少男少女逐渐推广为天地,天地如果感应,万事万物就开始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圣人与百姓的心相感应,天下就太平了。“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所以观察咸卦如何感应,天地万物的所有情况就可以看出来了,也就知道天地万物是从何而来的了,这就是感应的重要性。

学习《易经》要重视感应的意识,并变其为感应的能力。《系辞传》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学了《易经》要“无思无为”,“无思”是没有思虑,“无为”是不去妄为。“寂然不动”,非常静寂、安宁,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有感应。“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能感应到天地万物所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情况。我们要学会《易经》阴阳感应的能力:对于人而言,是男人和女人的感应;对于自然界而言,是天地和万物的感应;对于领导者而言,是从内心和下面的人相感应,要有意识地修炼感应的能力。

“咸”是无心、本能地感应,“感”是有心、有意识地感应,万事万物都要经历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无意识的感应过程,所以下经是从咸卦少男少女的无意识感应开始,然后少男少女结为夫妇,有了家庭,之后就有了村、乡、国家及整个天下。推而广之,天下如果能相互感应,就能达到和合、和平、和谐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山上有泽,咸”,咸卦的卦象是山上面有沼泽。山本来从山脚到山顶都是实的,而这里山上有沼泽,说明山中间是空的,沼泽里有水,山和水可以互相感应。水偏阴,山偏阳,阴气下降,阳气上升,阴阳之气相感应沟通,就构成了咸卦。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也是这样,天之气往上,地之气往下,是天地相感应而沟通。

“君子以虚受人”,君子要按照这个卦象用虚心的态度来容纳众人。山头空出来才能容纳沼泽,才会有水,所以君子要放空自己,用虚心来容纳众人。“虚”,指谦虚。谦虚是第一步,谦虚、宽容才能感应。《系辞传》里说“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抛弃已有观念、思维方式,放空自己,才能接受新鲜事物,才能感应。好比一个杯子,如果已经装满了水,就无法容纳更多的水;只有这个杯子被倒空,才能装下新鲜的水。因此,“实”不能“受人”,“虚”才能“受人”。

初六,咸其拇。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咸卦的六条爻辞都在讲感应,就如人的身体,从脚趾开始,一点一点往上感应。“拇”是脚趾,“咸其拇”就是从脚趾开始感应。古时,如果少男少女产生感情,男方会用脚去碰碰女方的脚,看女方有何反应。如果女方没有把脚移开,说明彼此有意,反之则无戏。

情感是往外自然流露的。感应要先从心里有所动,方能在外显示,男方对女方产生了感情,他的脚趾会自然而然去动。当然,脚趾动并非有意要去踢对方,而是纯粹自然发生的、潜意识的活动。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www.xing528.com)

“腓”是小腿肚子,感应从脚趾往上到小腿肚子了,有凶险,停住或在家安居,就吉祥。

顺应感应之道就没有危害。感应遇到凶险就要停下来,停下来就是静,所以真正的感应之道就是“静”。六二爻处于第二个时空点,是阴爻居阴位,又中又正,这时不要盲目乱动,走中正的感应之道,就可以趋吉避凶。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股”是大腿,感应到了大腿,执着而盲目地跟随别人,这样前往会有遗憾。九三爻是下卦的最高位,是阳位,容易冲动,太执着会有凶险;而六二爻是先凶后吉,居静就会吉。

“咸其股,亦不处也”,感应越来越上,越跟越紧,别人都无法安处了,所以太执着不行。“志在随人,所执下也”,太执着于追随别人,都到了卑下的地步。这是告诉我们真正的感应是无心的、随遇而安的,不能太执着。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守持正道,会获得吉祥,悔恨会消亡。“憧憧”表示心意不定的样子,如果心意不定,朋友的心意也会摇摆不定。九四爻是唯一没有说感应什么的爻,从其爻辞可知,九四爻感应的是朋友。如果自己心神不宁,朋友也会受到影响而心神不宁,所以这里强调的是感应之心贵在稳定,只要有稳定的感应力,周围的人就会随着你稳定下来。九四爻是阳爻处于阴位,没有守住正位,易动,此时要“贞”,走正道才能吉祥,悔恨才会消失。

“贞吉悔亡,未感害也”,九四爻不正,但是守正就不会有悔恨,去感应也不会有危害。九四爻跟初六爻相感应,是阴阳感应。“憧憧往来,未光大也”,忽左忽右、心神不宁地往来,是因为没有光大感应之道。到哪里才能光大呢?到九五爻。

九五,咸其脢,无悔。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脢”指后背,感应到后背,没有悔恨。“后背”是一种比喻,意指和自己意见不同,“咸其脢”就是能跟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相感应,这种感应需要用真心去感化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真心换真心,才能交到更多朋友。

“志末也”,志向在于感应末微的东西。九五爻是至尊之爻,同时又中又正,所以能用中正之道感应天下万物、人心,包括感应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这种大的感应才是感应之道。

上六,咸其辅颊舌。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辅”指上牙床,“颊”指脸颊,“舌”是舌头。“咸其辅颊舌”就是感应到了上牙床、脸颊、舌头,这里的感应更高了,感应到脸上了。从少男少女来说,是先从脚趾感应,一点一点感应,最后感应到嘴上,也就是接吻了。

“滕”是施展,“滕口说”就是用言语展现感应之道。如果太花言巧语,就要提防,因为它是假的感应。如果理解为“滕口说(悦)也”,则意思是通过施展出言语表达的才能,使双方心灵感应而喜悦是好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咸卦,通过少男少女从下往上的感应过程可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要真心感应而非花言巧语,该动则动,该静则静。真正的感应要虚心、安静、宽容,这样才能感化别人,包括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如果人人都能有这样的心,人与人之间都能感应沟通,就没有矛盾了,天下就和平、和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