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机物重结晶提纯的关键溶剂选择详解

有机物重结晶提纯的关键溶剂选择详解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进行重结晶时,选择理想的溶剂是关键。六、思考与分析1.简述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

有机物重结晶提纯的关键溶剂选择详解

1.简述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物的基本原理及一般过程。

●答 重结晶提纯法是利用固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使它们相互分离,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但是,重结晶提纯法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其总重量5%以下的固体混合物。

重结晶的一般过程如下:

(1)将不纯固体有机物加热溶解在溶剂中,制成饱和或接近饱和的浓溶液。

(2)若溶液含有色物质,可加适量活性炭煮沸脱色。

(3)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及活性炭。

(4)冷却滤液或蒸发溶剂,使结晶慢慢析出。

(5)减压抽滤,分出晶体

(6)洗涤晶体,除去表面吸附的母液。

(7)干燥晶体(风干或烘干)。

(8)测定熔点。若发现纯度不合乎要求,应进行二次重结晶。

2.进行重结晶时,选择溶剂是关键。适宜的溶剂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答 作为适宜的重结晶溶剂,应符合如下条件:

(1)不与被提纯物起化学反应

(2)对被提纯物应在热时易溶、冷时不溶或难溶。

(3)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使杂质留在母液中)或非常小(使杂质在热过滤时被除去)。

(4)对被提纯物能给出较好的晶体。

(5)容易挥发,干燥时易与晶体分开除去。

(6)无毒或毒性很小,便于操作。

3.在试验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试验来选择适宜的重结晶溶剂。请你说说试验的方法。

●答 取0.1g固体样品置于小试管中,用滴管逐滴加入溶剂,并不断振摇,待加入的溶剂约1mL时,在水浴上加热至沸(使其溶解),冷却时析出大量晶体,则此溶剂一般认为是合适的。如果样品在冷却或加热时,都能溶于1mL溶剂中,则说明此溶剂是不合适的。若固态样品不全溶于1mL沸腾的溶剂中时,则可逐步添加溶剂,每次约为0.5mL并加热至沸腾,若加入溶剂总量达到3mL时,样品在加热时还不溶解,则说明这种溶剂是不合适的。若固态样品能溶于3mL以内的沸腾溶剂中,则将其冷却,观察有无晶体析出。还可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等方法促使晶体析出,若仍然未析出晶体,则这种溶剂也是不合适的;若有晶体析出,则以结晶析出的多少来选择溶剂。按照上述方法逐一试验不同的溶剂,如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则比较晶体的多少,选择出最佳的重结晶溶剂。

4.如果几种溶剂都适合作重结晶溶剂时,应该根据哪些条件选择溶剂?

●答 在几种溶剂都适合作重结晶溶剂时,则应根据晶体的回收率、操作的难易、溶剂的毒性、易燃性以及价格等方面考虑选择较合适的溶剂。

5.什么叫混合溶剂?用混合溶剂重结晶时应该如何操作?

●答 所谓混合溶剂,就是把对此物质溶解度很大的和溶解度很小的而又能互溶的两种溶剂混合起来,这样可获得新的良好的溶解性能。

用混合溶剂进行重结晶时,一般先用适量溶解度大的溶剂,在加热的条件下使样品溶解。溶液若有颜色,则用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物。将滤液加热至接近沸腾时,慢慢滴加溶解度小的溶剂至刚好出现浑浊不消失时,再小心滴入溶解度大的溶剂,直至溶液刚好变澄清。放置,冷却结晶。

若已知两种溶剂的某一比例适用重结晶被提纯物,则可先配好混合溶剂,按单一溶剂重结晶的方法进行。

6.重结晶时溶剂用量为什么不能过量太多,也不能太少?正确的用量应该是多少?

●答 要使重结晶得到的产品纯且回收率高,溶剂的用量多少相当重要。用量过少,在热过滤时会带来很大麻烦和产品损失;用量太多,则被提纯物残留在母液中的量太多、损失大,甚至根本无结晶析出。因此,必须使用适量的重结晶溶剂,即一般比需要量(按溶解度计算得出)多加20%~100%的溶剂为宜。

7.加热溶解被提纯物粗品时,为什么加入溶剂的量要比计算量稍少,然后渐渐添加至恰好溶解,最后再多加其量20%左右的溶剂?

●答 因为计算量是按纯有机物溶解度计算的,实际上还含有不溶或易溶的杂质在被提纯物中。只有先比计算量少加,再逐渐添加至恰好溶解,才能了解溶解粗品至少需要的溶剂量。最后多加其量20%左右的溶剂,目的是防止趁热过滤时析出结晶、造成损失及过滤时的困难。

8.使用有机溶剂(低沸点)进行重结晶时,在热溶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答 应注意以下4点:

(1)选用小口仪器(如三角烧瓶)。因为瓶口小,溶剂不易挥发,同时便于振摇,促使固体溶解。

(2)有机溶剂多数是低沸点易燃的,量取溶剂时,应熄灭附近的明火。

(3)混溶时,在三角烧瓶上必须装上回流冷凝管(需要长时间加热溶解的,也要装上回流冷凝管,以防止溶剂的挥发)。

(4)根据溶剂沸点的高低,选用热水浴或电热套。切勿用明火直接加热。

9.用活性炭脱色,其用量是不是越多越好?用量为多少才是合适的?

●答 用活性炭脱色时,必须避免用量过多,因为活性炭会沾上一些被提纯物,减少了回收率。加入活性炭的量,应视溶液颜色的深浅而定。一般为干粗固体样品重量的1%~5%,假如一次未完全脱去溶液的颜色,可再加活性炭进行二次脱色。

10.用活性炭脱色时,为什么要待固体物质完全溶解后方可加入?为什么不能向正在沸腾的溶液中加入活性炭?

●答 用活性炭脱色,要待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后才能加入。这是因为:(www.xing528.com)

(1)只有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后,才看得出溶液是否有颜色以及颜色的深浅,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加入活性炭或应加多少活性炭。

(2)固体样品未完全溶解就加活性炭,会使固体样品溶解不完全(活性炭会吸附部分溶剂),同时活性炭沾的被提纯物的量也增多。

(3)由于黑色活性炭的加入,使溶液变黑,这样就无法观察固体样品是否完全溶解。

上述3个方面的原因均会导致纯产品回收率的降低。

11.要使重结晶得到的产品回收率高,热过滤是个重要的操作。请问在趁热过滤前,应该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准备(从安全、顺利地过滤等方面考虑)?应该如何进行热过滤?

●答 在进行热过滤前应做好如下3个方面的准备:

(1)选择颈短且粗的玻璃漏斗(以避免晶体在玻璃漏斗颈部析出而造成阻塞)。同时,玻璃漏斗应在低温烘箱或电热套中预热。

(2)折叠好菊花形滤纸(此种滤纸面积较大,可以加速过滤,减少在过滤时析出晶体的机会)。折菊花形滤纸时,应注意滤纸的圆心处切勿重压,否则因折纹集中,过滤时易破裂。同时,应将折叠好的菊花形滤纸翻转并整理好,这样可以避免被弄脏的一面接触滤液。使用时应注意将菊花形滤纸向外凸出的棱边紧贴在漏斗壁上,过滤即将开始时,先用少量热溶剂润湿,以免干滤纸吸附溶剂而导致晶体析出。

(3)在过滤低沸点易燃的有机溶剂所形成的溶液时,必须熄灭邻近的明火。保温漏斗中的热水要在别处准备好,切勿边加热边过滤,以免造成事故。

上述准备工作做好后,先将保温漏斗放在铁圈中(已加入热水),然后将玻璃漏斗放入保温漏斗内,把菊花形滤纸放在玻璃漏斗中并整理好,用少量热溶剂润湿滤纸,趁热将溶液分批倒进玻璃漏斗中过滤(每倒一次所剩部分仍放在电热套中保温)。若滤纸上有少量晶体析出,可用少量热溶剂洗下;若析出的晶体较多时,必须刮回原瓶,加少量溶剂重新热溶后再过滤,并加上盖子放置,自然冷却结晶。

12.重结晶时析出的晶体过大或过小,有什么不好?怎样才能得到均匀的小晶体?

●答 重结晶时,若将滤液在冷水中快速冷却或在冷却时剧烈搅动滤液,则会形成颗粒很细的晶体。这种细晶体虽然包含的杂质较少,但由于表面积较大,吸附在其表面的杂质总量还是比较多的。同时,由于晶体太细造成抽滤的困难。但也不要形成过大的晶体。晶体颗粒过大,晶体中会夹杂母液,造成干燥困难。正确的处理是将滤液静置自然冷却结晶。当看到有大晶体在形成时,适当摇动使之变成较小的均匀的晶体。

13.重结晶时有时滤液中析不出晶体,这是什么原因?可采取什么方法能够使晶体析出?

●答 滤液中析不出晶体的原因:①滤液中有胶状物质存在;②形成了过饱和溶液;③滤液还未达到饱和。

实验中常采取下列3种方法促使晶体析出:

(1)用玻璃棒摩擦器壁以形成粗糙面,使溶质分子呈定向排列而形成晶体。

(2)投入少量晶种(同一种物质的晶体;若无此晶体,可将玻璃棒沾一些溶液,溶剂挥发后即会析出晶体)供给定型晶核,使晶体形成。

(3)用冰水或其他冷冻剂进行冷却,也能使晶体形成。

此外,如果被提纯物呈油状析出时,可将析出油状物的溶液加热重新溶解,然后慢慢冷却。一旦油状物析出时,便剧烈搅拌使油状物分散。也可在搅拌至油状物消失的状况下固化。

若溶液未达到饱和,则应加热蒸发除去多余的溶剂后,晶体便会析出。

14.抽滤装置包括哪几个部分?抽滤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答 抽滤装置包括布氏漏斗、抽滤瓶及水泵3个部分。其装配方法如下:将布氏漏斗装进橡皮塞,然后塞在抽滤瓶上。但应注意必须紧密不漏气,漏斗的下段斜口要正对抽滤瓶的支管,瓶的支管用厚的橡皮管与水泵(或机械泵)支管相接。

抽滤时应注意以下3点:

(1)滤纸不应大于布氏漏斗的底面,也不能太小,应以盖住底面小孔为宜。

(2)在抽滤前必须用同一溶剂将滤纸湿润,使滤纸紧贴于布氏漏斗的底面,然后打开水泵或机械泵将滤纸吸紧,避免晶体在抽滤时从滤纸边缘吸入抽滤瓶中。

(3)停止抽滤时,先将抽滤瓶与水泵间连接的橡皮管拆开,或将机械泵抽滤装置中安全瓶上的活塞打开,与大气相通(防止水倒流入抽滤瓶内)。最后关闭水泵(或关掉机械泵)。

15.在抽滤过程中,应该如何对滤饼进行洗涤?

●答 为了除去晶体表面的母液,应用溶剂洗涤晶体。在洗涤滤饼前,将连接抽滤瓶的橡皮管拆开,关闭水泵。把少量溶剂均匀地洒在滤饼上,使全部晶体刚好被溶剂盖住为宜。用刮刀或玻璃棒小心搅动(切勿接触滤纸),使所有的晶体湿润,重新装好抽滤装置抽滤。为了抽尽母液,可用洁净的玻塞或小烧杯底用力挤压。在洗涤过程中,应坚持少量(溶剂)多次(洗涤)的原则。

16.经过一次重结晶得到的晶体,应该如何检验其纯度?是否需要进行再次重结晶?

●答 可通过测定熔点的方法检验。若符合质量要求,则不需要再次重结晶。否则,就需再次重结晶到符合质量要求为止。

17.有一固体有机物极易溶于热的乙醇中,但难溶于冷的乙醇中,这种固体有机物应该怎样重结晶?

●答 首先应明确:乙醇是一种低沸点易燃的有机溶剂,所以在重结晶过程中要注意防火。该固体有机物重结晶的方法如下:

(1)将待提纯的固体有机物加到合适的三角烧瓶或圆底烧瓶中。

(2)加入比需要量略少的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

(3)用电热套(或热水浴)加热使固体溶解。如未溶完,可从冷凝管顶端逐滴加入乙醇至恰好溶解。再多加20%左右(加入量)乙醇。若溶液带颜色,应加活性炭脱色。

(4)用保温漏斗趁热过滤(严禁边加热、边过滤)。

(5)放置,自然冷却结晶。

(6)抽滤、洗涤、干燥产品,称重。

(7)测定熔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