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征简介

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征简介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表现出反抗心理反抗心理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四)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高并表现出矛盾性特点初中学生情感发展在丰富化的基础上日益深刻化,社会性情感发展较快;但情感反应因强度过大、两极性明显而不够稳定。在初中生的情绪表现中,也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中学生独立自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行为、情感及道德评价等方面。

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特征简介

随着中学生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人格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表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日常心态以及与父母及同伴的关系等诸多方面。

(一)自我意识的发展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基本特点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2)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中学生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两部分。(3)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4)自我评价的逐渐成熟。(5)有较强的自尊心。总之,中学生在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主要成分上都获得了逐步发展,并趋于成熟。

(二)表现出反抗心理

反抗心理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关于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个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独立意识是导致反抗心理的第三个原因。所以,可以说初中生的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是儿童,而确认自己已是成熟的个体。

(三)人际交往上呈现新特点

中学生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显示出新特点。(1)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2)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3)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特点,双方都开始意识到了性别问题,并彼此对对方逐渐发生了兴趣。到高中二、三年级的时候,逐渐出现初恋现象。(4)与父母关系的变化。进入青春期以后,初中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情感上的脱离、行为上的脱离、观点上的脱离以及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5)与教师关系的变化。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儿童与教师的关系都是比较友好的。中学生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品评教师,而且在每位学生的心目中都有一两位最钦佩的教师,也总有一两位他们最不喜爱的教师。(www.xing528.com)

(四)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水平日益提高并表现出矛盾性特点

初中学生情感发展在丰富化的基础上日益深刻化,社会性情感发展较快;但情感反应因强度过大、两极性明显而不够稳定。在初中生的情绪表现中,也充分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

(五)初步形成价值观

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开始对人类、自然及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但尚未形成价值观;到初中阶段,价值观开始萌芽;到高中阶段才初步形成。

(六)独立自主的需求

中学阶段是在各方面进行探索、尝试并面临走向独立生活道路的时候,产生了独立的自治需求。中学生独立自主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行为、情感及道德评价等方面。在行为上,他们要求独立决定涉及个人的各种问题,希望有一定的行为自由;在情感上,他们希望能独立体验和选择个人喜好;在道德评价上,他们希望能以自己的评价标准为依据,独立评价自己、他人的行为及社会事件;在与父母的关系上,从青春期开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便发生了变化,子女减少了对父母的依赖,却增加了反抗性情绪,这种情况一般在初中高年级达到极致。在选择职业上,大部分中学生在这一选择过程中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自己的选择,当然在做某些重要决定时,他们也不拒绝接受父母或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