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态环境下的城市建设策略:城市定义及其作用

生态环境下的城市建设策略:城市定义及其作用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象征,关于城市的定义,说法很多,迄今还没有一个共同一致的结论。城市,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是多种要素在城市空间内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有机体。城市是人们改造社会最集中、作用最明显、反映最深刻的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三大结构形态和四大功能效应的系统集合。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支点和象征,是现代文化的集散地。

生态环境下的城市建设策略:城市定义及其作用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历史根源。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象征,关于城市的定义,说法很多,迄今还没有一个共同一致的结论。城市是包含着人类各种活动的复杂的有机体,表现形式非常之多,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地理的、文化的等,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描述它。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能扼守交通要道,防守军事据点和军事要塞。“市”指的是商品交换之所。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不断变化和多样化,对城市的理解也日益深化。《韦氏大字典》(第三版)认为,城市是由一个团体的人构成的在政治上有组织的共同体,是一个永久性和高度有组织的中心,包括有各种技能的一个人口集团,在粮食生产上不能自足,通常主要依赖制造业和商业以满足其居民的需要。

城市,是一个空间地域系统,是多种要素在城市空间内形成的一个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有机体。从地理景观上看,城市是与农村截然不同的人类聚落。城市是人们改造社会最集中、作用最明显、反映最深刻的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它是建筑高低错落、空间开发密集、设施复杂、布局井然的人类生产和生活场所。城市是在地理空间中的一组充填式布局,是被赋予等级概念的、功能互补的、具有整体效益最大化的一组集合,形成了一个结构和谐的、流通顺畅的、高效有序的网络系统。这种金字塔式的结构体,镶嵌在一个可以提供自然资源、可以提供生态服务、可以提供人力支撑、可以提供文化范式的基础平面之上。这样,城市必然被看作是在垂直方向上从大到小的有序结构,同时也被看作是在水平方向上同级城市的功能互补,这两大方向上的交织效应和交互影响形成了所谓具有自组织功能、自学习功能和自适应功能的特种复杂系统。

城市通常被认为是三大结构形态和四大功能效应的系统集合。从结构上去认识,城市是一种空间结构形态,是一种生产结构形态;是一种文化结构形态。从功能上去认识,城市在一个“自然—社会—经济”的复杂巨系统中,通过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组织效应和辐射效应,寻求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提升的方式。由此,城市可以表达为结构与功能不断优化的、具有等级系列特征的、作为区域发展动力的一组整体演进的高效动态体系。

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的,并随着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情感所构成的整体。城市是现代文明支点和象征,是现代文化的集散地。城市是生活的、具有异质性的、个人的,而且还具有相对高密度的、永久性的村落。(www.xing528.com)

从城市的经济内涵出发,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

我们可以把城市理解为人类聚落的一种形态,是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产业高度集中的场所。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巨大系统,是一个在自然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包含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活动,具有多种价值取向的集合体,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控制和协调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