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德经易诠:去彼取此,圣人舍弃有追求无

道德经易诠:去彼取此,圣人舍弃有追求无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题解〕有之利要靠无之用来体现,但有的“有”会妨碍人的行为,只有将其舍弃,使“有”变成“无”才符合道,“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认为这就是没有认识到“难得之货”对社会风气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人的行为会造成危害。“圣人为腹不为目”,王侯向圣人学习,就要在为腹还是为目的问题上有所取舍。

道德经易诠:去彼取此,圣人舍弃有追求无

题解〕有之利要靠无之用来体现,但有的“有”会妨碍人的行为,只有将其舍弃,使“有”变成“无”才符合道,“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译文〕色彩繁杂会使人犹如目盲而辨不清颜色,五种音律一起鸣响会使人犹如耳聋而听不清音调,五种调味品放在一起烹饪会使人倒了胃口,纵马狂奔去追逐猎物会令人丧失理智,难以得到的货物会损坏一个人的品行。所以圣人只注重实用的,不去追求表面的浮华。因此圣人会舍弃表面的浮华而追求朴实的内在。

解析〕这一章是说行为不当会对人产生不良影响,行为端正就要去奢求俭,不去追求浮华。《周易》贲卦之贲是装饰的意思,贲卦虽然崇尚装饰俭朴,但认为装饰“小,利有攸往”。“小”为适当的意思,是说适当的装饰对君子前往有好处。老子认为,《周易》除了提倡简朴外,并没有具体指出其他不符合简朴之道的行为,特别是对五色、五音、五味、畋猎、难得之货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五色令人目盲。”为了追求艳丽,会挑选各种颜色。颜色多了会让人眼花缭乱,就像眼睛瞎了一样,不知道挑什么颜色好。《周易》贲卦崇尚白色是为了避免崇尚其他颜色,崇尚白色就会崇尚简朴,崇尚其他颜色则会崇尚奢靡。老子赞成贲卦的观点。老子和《周易》都反对奢靡,崇尚简朴。

“五音令人耳聋”,为了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让五种音调一起响起,耳朵就会像聋了一样,听不清在演奏什么。《周易》豫卦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是说雷声震动是天地为取悦天帝所奏响的乐章,先王制作音乐既是为取悦天帝,也是为取悦自己的祖先。老子认为,人们演奏音乐也是为了取悦自己。为提高音乐表现能力,会用和弦来加强音乐的效果。老子认为,过分享受音乐是一种奢靡,五种音调一起响起会让人耳聋。(www.xing528.com)

“五味令人口爽”,为了追求滋味,将五种调味品放在一起烹调,会使人倒了胃口。《周易》颐卦有“朵颐”,鼎卦有鼎食,都需要五味调和。老子认为《周易》不反对“朵颐”和鼎食,是在鼓励享受。过分地追求食物的滋味,有如将五种调味品放在一起烹饪,会让人倒了胃口。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畋猎是古代贵族特有的消遣活动,老子认为骑马追逐猎物会不顾一切,人会像发疯一样驰骋。《周易》屯卦、恒卦、解卦都有反映畋猎的内容,老子认为《周易》描述畋猎是在鼓励奢靡,不是圣人的行为。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提出“不贵难得之货”,因为人们都珍爱难得的货物,为得到心爱之物,有人会不择手段。《周易》大畜卦提倡货物流通,没有将货物加以区别。老子认为这就是没有认识到“难得之货”对社会风气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人的行为会造成危害。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为腹可以强健身体,为目去追求声色犬马会让人堕落。“圣人为腹不为目”,王侯向圣人学习,就要在为腹还是为目的问题上有所取舍。“为腹不为目”是正确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