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党报论丛第二辑:内地民营经济报道完美呈现!

党报论丛第二辑:内地民营经济报道完美呈现!

时间:2023-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营经济的发展利好再次显现。值得一提的是,在内地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力量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即党报的宣传报道。对此,党报要重视和改进内地民营经济的宣传报道,这也是党的新闻事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8字方针”的应有之义。宣传报道好内地民营经济,各级党报及其新媒体平台要联动起来,发挥合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党报论丛第二辑:内地民营经济报道完美呈现!

智勇

民营经济是伴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经济概念和经济形式,内地民营经济主要指除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和港澳台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国有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

改革开放40年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原则下,我国民营经济大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重要增长点,其身份也从“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统计年鉴(2017)》显示,2016年,我国企业单位数1461.8万个,其中国有企业31万个,占1.6%;集体企业24.3万个,占17%;私人企业1253.7万个,占86%。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的2016年度全国市场主体发展、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有关情况,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实有3.1亿人。小微企业活跃度不断提升,带动就业作用愈加显著,初次创业小微企业占新设小微企业的85.8%,新设小微企业周年开业率达70.8%,近八成开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优势互补,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业、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领域的一大特色。

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发布,使民营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决定》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同时指出“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指出“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民营经济的发展利好再次显现。值得一提的是,在内地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力量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即党报的宣传报道。从报道和解读中共中央关于民营经济的政策,到肯定民营经济的发展,从宏观的整体报道到个别私营企业的创业经验的报道,受众读出的是中央政策的强有力保障,是经济领域理论和实践的支持,是创业的声声召唤,也是发展困境中的声援。比如《光明日报》的理论解读,2014年3月26日15版三篇文章《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以地方融资平台引导传统民间触资》《小微企业信贷的主动机制》;比如,《人民日报》的呼吁,2016年9月29日7版的《拆除民营经济发展的“隐性门槛”》。

但是,在良性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民营经济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参差不齐,民营企业数量很多但竞争力不强;也面临着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比如,产品与服务低端化,融资困难,技术创新缺乏活力,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准入“壁垒”、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仍需改善等挑战。由此,新闻传播领域,也产生了一些悲观论调甚至奇谈怪论。对此,党报要重视和改进内地民营经济的宣传报道,这也是党的新闻事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48字方针”的应有之义。

宣传报道好内地民营经济,各级党报及其新媒体平台要联动起来,发挥合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具体而言:

一是仍然要加大中央政策精神的解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和理论支持。虽然党中央一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但是一遇到问题,就难免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人民日报》2018年8月16日7版发表文章《“两个毫不动摇”激发民营经济活力》,解读了十九大党中央对“两个毫不动摇”方针的再次重申的意义等。省(区、市)、地(市、州)级党报要多报道本地区的政策等,引导本地区民营企业积极发展。(www.xing528.com)

二是在报道民营经济发展成就及其经验价值的同时要关注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回应民营企业的关切。当前,不仅需要看到“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国内上榜的20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中,八成都是民营企业”这样振奋人心的报道,也要看到《民营粤企上榜的启示》(《人民日报》2018年7月25日9版,摘编自7月24日《南方日报》,原题为《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这样的言论文章,更要看到正在起步或发展中的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报道的目的不是揭露问题,而是通过报道,促进困难的解决。

三是多家媒体多平台联动,及时纠正自媒体平台中的奇谈怪论,正确引导舆论。当前我国媒体发展进入了新媒体时代,各种自媒体平台、商业机构媒体平台纷纷加入新闻传播领域,有的已经成长为新媒体意见领袖,有些为了点击量、粉丝量带来的利益,故意发布耸人听闻的言论。最近,一位自称“资深金融人士”的人在自媒体平台发文,以自以为是的逻辑抛出所谓“私营经济离场论”得到了网上诸多点击量。对此,9月12日,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发文章进行批驳,题为《经济日报批驳“私营经济离场论”:对这种蛊惑人心的奇葩论调应高度警惕!》。次日,《经济日报》9版时评版头条刊发了这篇文章——《对“私营经济离场论”这类蛊惑人心的奇谈怪论应高度警惕——“两个毫不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奇葩论调的核心错误,是试图否定和动摇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当今世界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变革创新时代潮流中各类企业谋求发展的美好愿望,与其自定义的所谓‘国家意志’对立起来,并试图通过‘更加集中’和‘更加规模化’的‘一大二公’的经济形态所取代。这无疑是逆改革开放潮流而动、企图开历史倒车的危险想法。”并再一次强调“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两个毫不动摇’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同日,人民日报微信公号以《高度警惕“私营经济离场”这种蛊惑人心的奇葩论调!》为题,全文转载了这篇评论。经济日报公号的预热加报纸的正式刊发,再加人民日报公号的转载,使这个奇谈怪论立即淹没在了受众的批驳声中(从两个大报公号文章中的受众留言中就能窥见一斑)。

四是西部地区党报更要关注民营经济领域。当前我国中东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态势好、占GDP比重大,中央级党报以及当地党报对此的报道相对较多,而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中央级党报以及当地党报对此的关注也相对较少。西部地区党报要改进宣传报道,从民营企业数量的报道扩展为多角度的报道,尤其是对加大本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利好环境的报道。

[陈智勇:厦门市格灵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注释】

[1]《工商总局发布2016年度全国市场主体发展、市场监管和消费维权有关情况》,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http://home.saic.gov.cn/sj/tjsj/201701/t20170119_234706.html,2017年1月1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