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遗产与社区发展:保护与管理的一般方法

世界遗产与社区发展:保护与管理的一般方法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将探讨遗产保护、当地社区和旅游业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遗址管理计划中要考虑的因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地认定工作包括起草一项管理计划,以保护资源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指导方针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制定国家政策。《世界遗产公约》生效近40年,但显然还不足以改善遗址的保护状况,在有些情况下还有明显的力不从心之感,部分是因旅游造成的。

世界遗产与社区发展:保护与管理的一般方法

本章将探讨遗产保护、当地社区和旅游业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遗址管理计划中要考虑的因素。自然和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是主要的旅游景点,然而在当代社会,旅游已成为一种日益复杂的现象,尤其是在世界遗产地和保护区。如今,旅游涉及文化、生态、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等多个层面。在过去的40年中,全球社会变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众旅游的增加。旅游业和旅游相关产业的过度发展或管理不善可能会威胁遗产的物理特性、完整性和遗产的其他重要特征。东道主社区的生态环境、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可能随着游客到访而退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许多遗址地客流量偏高,与之毗邻地区的建筑不符合世界遗产的价值观,遗址地缺乏合理的旅游管理规划,缺少专职研究旅游影响的人员,关于世界遗产和遗址地的重要性的教育不足(针对当地居民、游客),旅游业无法解决关键的遗址问题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地认定工作包括起草一项管理计划(《世界遗产公约》,1971),以保护资源和遗产。《世界遗产公约》是各国政府开展世界遗产认定工作时首先需要遵守的。在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过程中,最为明显的问题是遗产保护(现在仍然如此),但没有人预料到,对于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起来的文化和自然旅游而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上的遗址是多么具有吸引力。由于旅游对社会经济以及其他方面的影响,随后几年(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旅游业进行了适当的管理。因此,世界遗产委员会在遗址规划过程中添加了旅游管理工具和当地的社区参与两项内容。

通过世界遗产中心(WHC,2001),《世界遗产公约》还为遗产管理的所有缔约方和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计划》,用于世界遗产地的规划和旅游管理。其他机构,如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1995,1999,2002)、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1999)、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2004)也做了相似的工作。(www.xing528.co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指导方针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制定国家政策。面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游客大量增长的情况,保护区有能力将保护和公共利用相互结合。不过笔者发现,到目前为止,尽管许多地方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修缮和维护,并且大量来自旅游者的收入本该有助于遗产地的改善和维护,但是大部分遗址并没有在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之后得到更好的保护。《国家地理》(Tourtellot,2006)分析了旅游对热门目的地的影响,以及受到旅游业威胁的94个世界遗产地的最新评分。其中最糟糕的是加德满都谷地(尼泊尔)、吴哥(柬埔寨)和布达拉宫(中国),主要是受大众旅游的影响。但许多目的地也正以其强大的实力与活力经受住了蜂拥而至的游客的冲击。排名第一的是挪威的西部峡湾,第二是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1],这两个地区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当地社区良好的管理。

管理手段的应用似乎并不像应有的那样广泛,或者它们常常被不完整或不适当地应用,遗址地很少把旅游和社会观点纳入规划中。资源保护实际上吸纳了负责遗址管理的当局的所有人力和物力。《世界遗产公约》生效近40年,但显然还不足以改善遗址的保护状况,在有些情况下还有明显的力不从心之感,部分是因旅游造成的。虽然上述关于指导方针的文件规定了当地人民在规划和管理世界遗产与保护区方面必须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很少提及他们必须参与的方式。为什么很少有敢于超越的尝试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