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不为人知之旅

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不为人知之旅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洛宾像其实,文化和历史一样不公平。这首名歌的诞生地却并没有因此而为人所知。“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慰劳车队工友的联欢会。会后,王洛宾带着一位“葡萄客”找到了那位维吾尔族司机。王洛宾对照着记录下来的乐谱哼了几遍,他自我肯定似的点了点头。她的形象已经成为王洛宾的情感符号和青春图腾。在次日欢送车队的欢送会上,王洛宾登上了舞台。王洛宾大获成功!

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不为人知之旅

赵玉梅

“请问,中国哪个地方盛产美女?”

假如这是“文化中国”之类节目组设置的抢答题,那么,观众席上用最高分贝喊出来的地名肯定是:“达——坂——城!”

言之凿凿,因为有歌为证: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

西瓜大又甜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你要是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你的妹妹

带着你的嫁妆

坐着那马车来

地球人都知道,这就是著名的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

地球人还知道,地处穷乡僻壤的达坂城因王洛宾的这首歌曲闻名于世,甚至堪与美女如云的苏杭相媲美,成为少年维特们心驰神往的地方。不论歌唱者是否去过新疆,浮现在其脑海里的梦中情人都是眉弯如柳、美目盼兮的维吾尔族姑娘。

王洛宾像

其实,文化和历史一样不公平。这首名歌的诞生地却并没有因此而为人所知。“兰州”这个地名和《达坂城的姑娘》这个曲名联系在一起,在多数人眼里似乎暗示着“风牛马不相及”的意思。而历史的不公又常常让后人徒劳无益地做出种种假设:

如果当年王洛宾没有来过兰州……

如果当年没有兰州那个浪漫的夏夜……

如果王洛宾和自己的恋人洛珊到黄河边散步去了而没有参加那次聚会……

那么,人世间也就没有《达坂城的姑娘》这首美丽的歌曲。

说来并不话长。

1938年春天,25岁的王洛宾作为“西北抗战剧团”的成员,从西安来到兰州,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地处西北的兰州虽说是战略大后方,远离枪林弹雨的战场,但是1938年11月日军的一次空袭,已经让当地人闻到了四处弥漫的硝烟,看到了前线熊熊燃烧的烽火。次年,一支从新疆运送苏联援华物资的车队经过兰州。

“西北抗战剧团”举办了慰劳车队工友的联欢会。

在人声鼎沸的联欢会上,一位头戴小花帽、留着小胡子的维吾尔族司机站在了众人面前。他唱的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而且是用维吾尔语演唱的。当时,只学会了“牙尔达西”(朋友)“亚克西”(你好)之类简单问候语的王洛宾自然听不懂,但是那充满异域风情的曲调和欢快、激昂、流畅的旋律,却像磁石一样吸引住了他。如果说艺术是有生命的,那么这可以说是一种邂逅,那情景仿佛贾宝玉初次见到了绛姝仙草林黛玉蓦然遇见了神瑛侍者一样,陌生却又亲切无比……

他随身携带的纸和笔,以及他在北师大读书时学会的速记方法也仿佛就是为了这首歌而准备的。他手中的笔像坎儿井里的清水一样奔流着,涌动着,那首歌美妙的旋律最后定格为白纸上的黑色符号。(www.xing528.com)

参加联欢会的人群里不乏维吾尔族商贩,因为他们多以贩卖葡萄干和其他干果为生,兰州人一般称之为“葡萄客”。这些“葡萄客”本来就能歌善舞,听说欢迎的又是新疆来的车队,自然闻风而至。会后,王洛宾带着一位“葡萄客”找到了那位维吾尔族司机。

那位“葡萄客”用维吾尔语说明了来意。对方明白了王洛宾的意思后,以维吾尔族式的爽朗开心地笑了。充当翻译的“葡萄客”一边做着手势,一边用不太通畅的汉语解释着歌词的大意。王洛宾频频点头,认真地记录着,那样子像个虚心求教的学生,又像个采访大人物的年轻记者。

会后,他如获至宝地回到了自己的住所——炭市街(现中山路)49号的那间斗室。

展开稿纸,那支旋律如张僧繇笔下的龙一样腾空而起,飞扬起来,绕梁不绝。

“悲哀是音乐的灵魂”这种说法也许只适应于汉族的民歌,比如那凄婉的如泣如诉的《小白菜》,比如那怅惘的如怨如慕的《五歌牧羊》,欢快、热烈、明朗,特别是幽默诙谐几乎是最能区别于汉族歌曲的异域音乐的特质。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啊

西瓜大又甜

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啊

两个眼睛真漂亮

开头的两个乐句自然随意,仿佛王洛宾学会的新疆舞一样,乐句的前半部分犹如男女齐头并进的舞步,整齐、轻快而急促,乐句的后半部分却如停顿片刻后的旋转,流畅、优美又活泼。这两个乐句又仿佛兰州人爱说的歇后语一样,前半部分平实质朴,不露锋芒,后半部分却峰回路转,图穷匕现。王洛宾对照着记录下来的乐谱哼了几遍,他自我肯定似的点了点头。如同小时候在东北品尝到的俄罗斯“列巴”(面包),又仿佛15岁那年从艺友塞克那里初次听到的吉它特有的音质一样,这种曲调能让人无师自通地联想到俄罗斯的白桦林游牧民族奶酪,“对,就是这个味儿”!

也许是“通感”的作用,他无端想起了一位外国姑娘——罗珊,他的初恋情人。她的形象已经成为王洛宾的情感符号和青春图腾。

你要是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这忽如其来的乐句,直抒胸臆,响遏行云,没有四平八稳的过渡,也绝不拖泥带水,如维吾尔族青年的率真直爽。王洛宾反复哼唱着、品味着,他如歌曲的主人公一样完全沉醉了。真情的流露,成就了艺术上删繁就简的简洁与水到渠成的自然。

带着你的妹妹

带着你的嫁妆

坐着那马车来

唱到此处,王洛宾仿佛已然坐在马车上,“执缰一组,两骖如舞”,他得意洋洋地行驰在达坂城又平又硬的路上,高昂的头颅随着欢快的节奏,拗过去,拗过去……“得儿驾!”王洛宾手里挥舞着无形的皮鞭,竟然脱口喊出了兰州车把式赶车时的吆喝声。

艺术创作需要贾岛“两句三年得”式的反复推敲,也需要李白“清水出芙蓉”式的“脱口秀”,而天籁般的艺术作品往往由于作者创作的艰难困苦被遗忘在创作的激情中而浑然不觉,从而给人以妙手偶得之的随意。经过一夜的修改、补充、删减、提炼、加工,一首名曲就在灯光昏暗的斗室里诞生了!

在次日欢送车队的欢送会上,王洛宾登上了舞台。

他仿佛振翅欲飞的鸿雁,随着乐曲跳起了维吾尔族舞蹈。不知是他天生的艺术禀赋使然,还是由于对维吾尔族音乐的更深理解,虽说他才学会几个基本动作,但舞姿翩翩,动作熟练、洒脱,抖动的双肩、转动的眸子、夸张的表情,形象地演绎着歌词的内容。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经过他的再次创作,《达坂城的姑娘》比原作更能体现民歌的精髓。据有些专家后来考证,歌词中的“妹妹”应是“伴娘”之误,但这种阴差阳错反而为歌曲增添几分戏谑和欢快,这也不能不说是其雅俗共赏的原因之一。

一曲终了,热烈的鼓掌声、尖利的口哨声、大声的喝彩声所汇集的阵阵气流,几乎掀翻了屋顶。王洛宾大获成功!

几天之后,兰州市的大街小巷到处传唱着《达坂城的姑娘》。这个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容纳了外地各路精英、接待着金发碧眼的同盟国友人的落后而偏僻的内陆城市,由于这首歌的传唱而彰显出现代都市的气象,正如人们第一次看到了飞机,看到了教授专家们穿的西装一样,这首歌曲,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社会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期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