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健美操创新发展研究成果

新形势下高校健美操创新发展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高校竞技性健美操创新的基础竞技性健美操的内容非常复杂,而要有所创新。创新就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这是竞技性健美操动作创新的基础。③训练手段在高校竞技性健美操难度创新训练中,一般选择沙袋作为负重手段。当前高校竞技性健美操的难度发展已进入复合型难度,各种难度的发展以多种类型的有机结合为创新点。

新形势下高校健美操创新发展研究成果

(一)高校竞技性健美操创新的基础

竞技性健美操的内容非常复杂,而要有所创新。创新就必须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动作技术,这是竞技性健美操动作创新的基础。难度强化训练是对现有难度更高一层次的提炼,其对高校学生运动员在难度技术掌握和身体素质方面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不断提高现有难度动作的质量,提高难度动作技术掌握的准确性,注重完成动作时身体控制能力以及难度动作的规格是进行难度创新训练的基础。

在竞技性健美操训练中,增加难度的训练和复合型难度的加长加难训练是有效的练习内容和训练手段。增加难度的训练包括负重难度训练和递进负荷难度训练。应该指出的是,进行难度创新训练的高校学生运动员,应该具有全面的身体素质,或在此基础上有某项非常突出的身体素质以及能够熟练、准确掌握和应用难度技术的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素质训练和难度技术训练,才会使创新的难度动作得以高质量地完成。

1.增加难度的训练

增加难度的训练是创新难度训练的基础和保证,是强化大学生运动员身体素质和难度技术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手段。创新难度,要求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训练有一定的“超前性”,不同于一般的训练。

(1)负重难度训练

①训练原理

此训练的原理在于,能克服身体与物体的阻力,增强肌肉力量、爆发力和弹跳力

②训练形式

在A、B、C类等难度类型训练时进行负重强化训练,这是锻炼大学生运动员潜在竞技能力的有效训练手段。

③训练手段

在高校竞技性健美操难度创新训练中,一般选择沙袋作为负重手段。高校学生运动员选择负重沙袋的重量,应根据高校大学生的力量等级标准进行。一般女生选择沙袋的重量以不超过最大力量的5%~10%为好,男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最大力量的30%为宜。另外,还可以根据各高校学生运动员的体重进行沙袋重量的选择,女生沙袋重约为体重的10%,男生以15%为宜。

④训练监控

高校教练员老师要严格监控学生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每类难度动作的标准都应该符合规则的最低要求,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负重训练的目的。以负重完成分腿支撑类难度为例,两腿负重后身体姿态应该保持屈髄分腿,夹角90°,两腿与地面平行,而不应该有任何的动作变形;每次练习时间应长于比赛要求的时间,即大于2秒。这不仅对于高校学生运动员提高素质和完成难度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对高校学生运动员潜在的竞技能力进行挖掘,有利于下一步的难度创新。

(2)递进负荷难度训练

①训练原理

在高校竞技性健美操难度训练的过程中,采用负荷量恒定、间歇固定、负荷强度逐渐增大的训练。

②训练优点

其能有效地提高机体ATP-CP供能系统,增强ATP-CP在肌肉中的储备量,有利于提高竞技性健美操高校学生运动员对机体的能量动员和有效利用,从而更有利于难度动作的完成。递进负荷训练法还可以有效地增强机体耐受乳酸、消除乳酸的能力,使高校学生运动员能承受更大负荷的训练,有效地提高速度耐力。

③训练监控

每次递进的负荷强度,应该控制在最大心率15%~20%之间。基础负荷强度心率指标120~130次/分钟,负荷时间小于40秒,间歇方式慢走或放松,间歇时间5~6秒,休息不充分再进行第二次递进负荷,直到高校学生运动员达到最大心率为止。通过递进负荷,可使机体的各种机能产生与各种难度练习相匹配的适应变化,强化糖酵解和ATP-CP供能的有效发展和提高。

以进行俯卧撑类难度训练为例,从达到基础心率指标的俯卧撑数为20个做起,休息5~6秒,増到同样时间内完成俯卧撑25~30个,再休息5~6秒,增至35~40个,再休息5~6秒,再增至40~45个,直到达到最大心率为止。

应该指出的是递进负荷法训练难度的类型以A类支撑和B类俯卧撑两类较为有效。

2.复合型难度动作的“加强加长”训练

这种训练方法是针对竞技性健美操难度的发展趋势而拟定的名称。当前高校竞技性健美操的难度发展已进入复合型难度,各种难度的发展以多种类型的有机结合为创新点。因此,难度训练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复合型难度动作的强化手段有加长和加难两种。加长指训练中延长难度保持的时间,一般指支撑类难度动作;加难指难度动作的过程复杂化或混合多种难度技术。这种高要求的训练,强化了高校学生运动员对各种难度技术的准确掌握,同时,对高校学生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很大的挑战性。

(1)同类难度动作强化训练

在技术特征上,同类难度动作具有共性,因而高校学生运动员在掌握同一类难度动作时比较容易。对于有一定水平的高校学生运动员,同类难度动作训练已经不足以挖掘他们的竞技潜力,要进一步提高难度价值和体现高校学生运动员的超前能力,就必须在难度训练中加强动作的复杂程度。所以要提出新的难度训练内容,即同类难度动作的加长加难训练。同类难度动作的加长指在现有难度动作完成基础上的加长,如延长支撑时间,提高训练密度,增强高校学生运动员对该类难度动作的训练刺激,从而创造更难一级的难度动作。同类难度动作的加难指使完成难度动作的过程复杂化,如在做依柳辛难度动作的过程中加后踢腿或再加以一个依柳辛变为双依柳辛。

(2)异类难度动作强化训练

此训练主要是异类难度动作的加难训练,指各类难度动作有机结合后在复合型难度的完成过程中加入转体或俯撑、倒地类难度动作,使得复合型难度的训练更加复杂化。它是强化高校学生运动员掌握多种复合难度动作的一种强化训练手段。如在做科萨克跳成俯撑时,在该难度动作前加入转体360°变为较难一级的动作。

异类难度动作加难训练,需要高校学生运动员对各类难度动作的技术掌握准确、熟练。同时,对高校学生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很高。由于动作过于复杂,所以在进行这种难度强化训练时,应注意提高高校学生运动员身体的控制能力。(www.xing528.com)

(3)连接动作强化训练

运动实践中,连接动作为难度动作的准备性动作。难度动作的连接动作有变化,完成同一个难度动作的技术就有所不同,成套动作的流畅性及艺术性都对连接动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连接动作是完成难度动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进行难度训练时,适当加难连接的动作有助于发掘高校学生运动员完成更高一级难度动作的运动潜力。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不是每一类难度动作都可以加入连接动作,也不是每一个连接动作变难后,难度训练的效果就会更好。通常连接难度变难的难度训练,多集中在跳与跃类难度,连接动作也采用跳与跃的运动形式,以开发高校学生运动员连续起跳运动能力,提高下肢爆发力,从而为创造更难一级的跳跃类难度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强化性训练对于支撑类难度动作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高校竞技性健美操创新的原则

高校竞技性健美操难度创新的原则,依据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来确定,是创新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是对创新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对创新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在训练中正确地贯彻与运用创新的各种原则十分必要。

1.科学性原则

在高校竞技性健美操动作创新中,要严格遵循人体运动的生理解剖规律、运动负荷曲线,并且要以此为依据进行选择创新的方法、形式、内容和技巧,提高创新动作的科学性。在高校竞技性健美操动作创新中实施科学性原则,是为了防止创新的动作违背人体生理解剖规律而造成运动损伤,或因运动负荷不合理而造成运动疲劳,从而为创新建立最科学、最可靠、最安全的保障。根据人体运动生理解剖规律,科学性原则的实施,其动作安排顺序。

(1)合理设计动作顺序

根据人体运动生理解剖规律,合理设计动作的顺序,是动作创新的基本要求。如难度的动作顺序一般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预备动作,主要包括过渡连接动作;第二部分主体难度动作,包括若干身体部分的运动,身体运动由局部到整体;第三部分结束动作,一般为缓冲落地动作和调整身体稳定性动作,身体部位由少到多逐步参与运动。

(2)合理安排动作顺序

根据运动生理学规律,一般运动应该从身体的远端开始再逐渐过渡到全身,使身体逐步适应运动变化,所以创新动作时应合理安排动作的顺序。其主要是要求创新者考虑避免容易造成伤害的方法与手段,避免一些反关节的运动或关节受压过大,严格遵守人体生理活动规律进行创新,这样不仅可以使身体肌肉顺势用力,而且可以体现动作的自然美。

(3)考虑人左右均衡的发展

将人体沿脊柱纵向,人体分为对称的两个部分。因此,在动作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人体的左右均衡的发展。设计新动作时,特别是人体单侧动作,要注意安排同等运动的另一侧动作。

2.竞赛性原则

高校竞技性健美操运动员想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动作创新应该从竞技的角度考虑,创编中的各种因素都要突出、都要有所升华。因此,动作素材的选择应该独特新颖,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气息。同时,还应该明确有关规则的具体要求,了解比赛的规模和其他参赛队的实力,为编排动作提供较全面的参考依据。这就要求高校竞技性健美操在动作创新上,应该遵循竞赛性的原则。

(1)遵守规则要求

在竞技性健美操比赛中,每一个参赛的学生都要遵守比赛的规则,任何违反规则的创编都会严重影响到比赛的成绩,因此研究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如在规则中对难度动作创新的最低要求与标准有明确的表述,因此在创新难度的过程应力争达到或接近这些标准。对于个人与集体,难度动作都有一定具体要求,创新难度时,应该严格遵守这些规则。规则指出,对单人、混双、三人和六人,成套动作中所选择的难度动作必须体现空中、站立和地面3个动作空间的均衡性,每组难度动作至少各一个。地面难度不可以超过6个,俯撑落地的动作不得超过2个,不得重复难度。混双和三人要得到该难度得分,全体高校学生运动员必须同时或依次、同向或反向完成相同难度动作。集体六人要得到其余难度动作得分,全体高校学生运动员也可以同时或依次完成最多两个不同的难度动作,高校学生运动员完成这两个难度动作可以任意人员组合形式完成。若高校学生运动员同时或一次完成不同难度动作,将以难度至最低的动作为依据。此外,对创新的新难度动作规则也有明确规定,这也是必须遵循的。

(2)要体现科学性、新颖性、流畅性和艺术性

竞技性健美操动作的创新,要体现科学性、新颖性、流畅性和艺术性,这样才能吸引裁判与观众,威得满意的成绩。

在高校竞技性健美操创编中,应该考虑动作的合理性与艺术性,对高校学生运动员实际水平和个性特征以及成套动作的风格与特色,都要有所考虑。创新的难度与动作组合的选择和设计必须很好地融合和平衡,不可以集中在一个平面上,应该利用好空间。要掌握好成套动作和空冋的比例,合理设计它的类型和动作形式,体现成套动作的均衡性。如每个难度动作都有其不同的过渡连接方式,过渡动作不同,则动作路线就会不同,从而对场地的使用也就不同。每一种步伐都有最为合适的移动方向,熟练掌握各种步伐的特点,是创编新难度的基础。此外,应该突出个人特点,如难度动作技术规格虽然要求大体相同,但由于高校学生运动员个人身体素质和技术掌握的不同,完成同样难度的风格也会有所不同,设计难度时应该考虑不断提高成套动作质量,这是动作具有艺术性和竞争力的前提。成套动作质量主要包括动作技术质量和动作姿态质量。动作技术质量指高校学生运动员完成动作技术的要领是否正确、先进,动作姿态质量指完成动作时高校学生运动员身体姿态的控制程度。因此在创新动作时,应提高动作质量,体现动作的艺术价值和完成价值。

3.针对性原则

在高校竞技性健美操动作创新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运动水平,高校学生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形态、技术特长等特点,及规则的改动和技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创新。

不同的高校学生运动员对动作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及表现能力都有所差异,另外他们在技术掌握和身体素质等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在动作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成套动作中难度的种类级别以及操化动作的风格、连接动作的巧妙和过渡动作的新颖,有针对性地选择切合实际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

竞技性健美操规则对创造性要求是,成套动作必须是令人难忘的、与众不同的,它必须是展现及音乐、动作设计和配合的独特的创造性的结合。难度动作的创新包含动作创新和技术创新,动作创新指创新出前所未有的、独特的、有一定难度价值的新动作;技术创新指在原有的难度动作基础上,探索出新的动作做法,形成新的动作技术风格,并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内涵。所以发展难度动作一定要突出“新”字,要与众不同、花样繁多、出人意料。创新中,必须要了解竞技性健美操发展的现状和趋向,并加以分析和总结,找准创新的突破口,以创造出与高校学生运动员能力相适应的动作,提升成套动作的价值。

(1)针対技术型大学生运动员动作创新的实施

任何竞技性健美操动作的掌握和完成,都离不开对其合理技术要领的掌握。高校竞技性健美操的成套动作不仅要求全面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而且因动作的复杂和多变性要求合理掌握技术和应用技术。如针对技术性高校学生运动员创新的难度应集中于动作设计应该趋向复杂化,考虑多种难度类型组合,以多变复合型难度或复杂多变的连接动作,体现技术型高校学生运动员的优势。

(2)针对柔韧型大学生运动员动作创新的实施

大多数高校竞技性健美操女生运动员具有柔韧素质好而相对力量薄弱的特点,这些高校学生运动员柔韧性较好动作幅度大、舒展,因此可以把创新点集中于柔韧与变化类难度上。如无支撑依柳辛接纵劈叉,在此基础上也可将柔韧与转体类动作的结合,或柔韧与跳跃类结合,以展示优美高超的柔韧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3)针对力最型大学生运动员动作创新的实施

针对力量型高校学生运动员在力械素质上的优势,成套动作的创新以体现力量特点为主要创新点。如创新难度应该考虑难度类型的选择,创新点应该集中于体现直接力信素质的俯卧撑、倒地和支撑与水平两类难度的变化上,创新纯力量型难度,还集中于间接体现力量素质创新复合型难度,即在跳与跃、柔韧与变化的难度类型中,连接俯撑和支撑难度的难度动作,从而发挥大学生运动员的力量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