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音译景观地名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音译景观地名研究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各少数民族世居云南,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命名,在景观地名上也深深地打下了各民族语言的印记。因此,此处所指的少数民族地区音译景观地名,是因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由后来的汉族使用者根据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读音,用汉语记录下来后形成的。普者黑中心景区面积16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2万余亩,达10.8平方千米,天然湖泊54个,河流15条,地下暗河总长达120千米,有孤峰312座,大小溶洞83个,荷花面积近万亩。

云南少数民族语言音译景观地名研究

各少数民族世居云南,都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命名,在景观地名上也深深地打下了各民族语言的印记。因此,此处所指的少数民族地区音译景观地名,是因为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由后来的汉族使用者根据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读音,用汉语记录下来后形成的。如按汉字的含义解释,从字面上是无法理解它的意义的。如果从汉字去理解这些地名的意义,往往会发生错误。如西双版纳橄榄坝,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我们会认为这个地方可能是因为盛产橄榄而得名。而实际上,“橄榄坝”为傣语,得名来自两种说法:一说橄榄坝的“橄”为失败,“榄”为水,意思是“敌不过水的坝子”,因历史上该坝子水少干旱,雨多成灾,故名;二说“傣家竹楼系干栏式建筑,地方以干栏式建筑名,后讹为今名”。(《景洪县地名志》)这两种说法在字面意义上都与“橄榄”没有关系,如果我们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就会发生错误。其他的如:

图1-3 普者黑

普者黑: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西北部,“普者黑”为彝语,“普者”为虾子,“黑”为塘,即虾子塘。普者黑中心景区面积16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2万余亩,达10.8平方千米,天然湖泊54个,河流15条,地下暗河总长达120千米,有孤峰312座,大小溶洞83个,荷花面积近万亩。

秋那桶:位于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族自治县丙中洛北部偏西。“秋那桶”,藏语,“秋”为井,“那”为病,“桶”为喝,意为“喝此地井水会得病”,即“素泉”。因历史上此地有毒泉水井,告诫人们忌饮而得名。(www.xing528.com)

西双版纳:傣族音译地名。“西双”意为十二,“版纳”为千块田,“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田赋单位,后演变为十二个行政区。

普洱:哈尼语,“普”为寨,“洱”为水湾,意为“水湾寨”。

坝美:离昆明450千米,属于文山州广南县。“坝美”,壮语,“坝”为“洞口”,“美”为“森林”,意为“森林中的洞口”。这个村子过去不通公路不通电,进出村落要经过溶洞,需摸着岩壁或淌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