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材二次开发:理论与实践的技术与教学关系

教材二次开发:理论与实践的技术与教学关系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原始的教育“技术”是口耳之术,口用于输出信息,而耳用于输入信息,大脑是接收、存储和加工处理信息的枢纽。19世纪末,以电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始进入教学领域,在教学上的作用不仅仅是辅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手段,而是一个能够全方位、立体式地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此时的教育技术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媒体技术阶段。

教材二次开发:理论与实践的技术与教学关系

自古以来,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技术”。原始的教育“技术”是口耳之术,口用于输出信息,而耳用于输入信息,大脑是接收、存储和加工处理信息的枢纽。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通过口述、面部表情、手势和展示实物等方法进行教育活动。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在人类的教育活动中,口耳之术也一直是主要的教育“技术”。

17世纪中期,根据一切真知均始于感官的新思想,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等人提倡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育改进单纯的书本教学。直观教学的广泛应用对改善教学效果产生了十分明显的作用。

19世纪末,以电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照相机、幻灯和无声电影等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向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教学获得了不同以往的巨大效果,“视觉教育”的概念随之兴起。视觉教育强调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手段,主张在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作为辅助材料,把教学中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20世纪30年代以后,无线电广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被应用于教学,于是“视听教育”的概念应运而生。视听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爱德加·戴尔(Edgar Dale)的“经验之塔”。爱德加·戴尔是美国从事视听教育的心理学家,也是视听教育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总结了视听教育的经验,把人类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和方法概况为一个“经验之塔”来系统描述。“经验之塔”的主要特征是以塔形构造将我们学习的形式(或称为获得经验的手段)分成若干种类,并按某种规律将它们排列起来。该理论对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媒体、如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戴尔将人们获得的经验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并将各种经验按抽象程度分为10个层次,如图6—1所示。

戴尔的“经验之塔”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用来说明学习经验从直接参与到用图像代替,再用抽象符号表示的逐步发展过程。由此可以得到启发:教与学的有效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而我们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媒体的作用是使教学活动更具体,目的是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www.xing528.com)

进入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开始进入教学领域,在教学上的作用不仅仅是辅助教师改进教学的手段,而是一个能够全方位、立体式地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此时的教育技术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媒体技术阶段。

图6—1 戴尔的经验之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