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修身行事,治国法则

《老子》:修身行事,治国法则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强调,无论是修身、行事还是治国,都应该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在本章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老子提出的一种特殊的修身之术:让灵魂与大道合一;结聚身中的精气,使身体变得像婴儿一样柔顺;排除心中的杂念,保持内心的柔弱宁静。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几句亦见于五十一章,放在此处不恰当,疑为竹简错乱所致。

《老子》:修身行事,治国法则

【导读】

本章强调,无论是修身、行事还是治国,都应该遵循自然无为的原则。

在本章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老子提出的一种特殊的修身之术:让灵魂与大道合一;结聚身中的精气,使身体变得像婴儿一样柔顺;排除心中的杂念,保持内心的柔弱宁静。这些说法,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后世的气功、静功及道教打坐修炼之术。于是有人提出,老子之所以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本质,就是因为他通过上述特殊的修身之术,在入静的状态下,体悟到了那个恍兮惚兮的大道。

虽然大多数道家学者都不主张把此段内容与气功、静功等相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后世的气功、静功修炼等的理论和方法,都是直接继承了老子的上述论述。

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tuán)气致柔,能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cī)乎?

爱民治国,能无知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www.xing528.com)

【注释】

①载:语气助词。一说指负荷、持。②营魄:魂魄;灵魂。③抱一:一说指合一;一说指持守大道(一:指“道”)。④专:通“抟(tuán)”,指结聚。⑤涤除:清除。⑥玄览:玄妙的镜子,指心灵。览:通“鉴”,指镜子。⑦疵:瑕疵;毛病。⑧知:通“智”,指智巧。⑨天门:指人的感官。⑩阖:关闭。⑪为雌:持守柔弱宁静。为:王弼本作“无”,帛书乙本作“为”,“无雌”不合《老子》宗旨,据之以改。⑫达:通晓;通达。⑬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几句亦见于五十一章,放在此处不恰当,疑为竹简错乱所致。

【译文】

让灵魂持守大道,能够不分离吗?

结聚精气而变得柔顺,能像婴儿一样吗?

排除内心的杂念,能没有瑕疵吗?

爱民治国,能不用智巧吗?

感官在接触或不接触外界时,能持守柔弱宁静吗?

对事物明白通达,能坚持自然无为吗?

生成万物,养育万物,生成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养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使万物生长而不去宰制,这叫作幽深玄妙的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