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梅山新化民间音乐:动人号子艰险水路

上梅山新化民间音乐:动人号子艰险水路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放毛板”是件非常艰险的事,所以那时在船工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走遍天下河,难闯资水松树滩。”划桨号子为下水行船时唱,当船处在开阔的河面,水流平缓时,为了加快船速,争取时间,在毛板船的两侧,各装上三或四支桨。拉纤号子是在船工从事最辛苦的一种劳动拉纤时唱。因劳动强度大,所以排篙号子的旋律性较弱。统一这种劳作的号子叫挤端号子。

上梅山新化民间音乐:动人号子艰险水路

笔者自幼生长在资水边,“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资江的水养育了我,醉人的资水号子伴我长大。是那资水船工的号子,常使我在资江边流连忘返;是那资水船工的号子,坚定了我为音乐事业奋斗一生的信念;是那资水船工的号子,给了我许多的音乐创作灵感。历年来,笔者一次次以资水号子为素材的节目,参加省、地文艺会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每年春夏多雨季节,河水猛涨,人们就用刚锯好的七八分厚的松木毛板子,钉成一艘艘大船,用竹麻和桐油石灰塞住缝隙,上好油漆,装上几十吨,甚至百来吨新化的特产——煤炭,运往益阳汉口等地,然后,将煤炭和松木毛板一同卖掉。这就是新化独具特色的商业活动——“放毛板”。“放毛板”是件非常艰险的事,所以那时在船工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走遍天下河,难闯资水松树滩。”“打烂毛板都活落(没关系),只要救倒老板个壳落(命)。”千百年来,根据资水行船时劳动类别和劳动强度不同,资水船工创造了划桨、双摇橹、单摇橹、拉纤、排篙、挤端等劳动号子。

划桨号子为下水行船时唱,当船处在开阔的河面,水流平缓时,为了加快船速,争取时间,在毛板船的两侧,各装上三或四支桨。为了统一划桨的步调,就要唱划桨号子。领唱用的是比较舒缓、高亢、优美、动听,类似新化高寒山区呜喔山歌的音调,齐唱旋律简单,唱词都是虚词。齐唱时,众船工一边唱,一边划桨。

当船行驶到河道比较狭窄的地方,或过急流险滩时,要靠双摇橹使船顺利地闯过滩去,船工们就唱起了双摇橹号子。演唱双摇橹还能有助于掌舵师傅对船进行转向微调,使船安全地绕过暗礁,正常地行驶在急流的洪道上,以免撞上河岸的岩石。双摇橹的劳动强度大,因此,它的旋律就比较简单,节奏也比较急促。并且水流越急滩越险时,节奏也随之加快,情绪更紧张,音调更高昂。

单摇橹号子一般在开阔的水面,船需要转180度的弯,或船由这边河岸向对岸靠时唱。唱单摇橹号子时的劳动强度比起唱双摇橹号子时小多了。任何号子都有这样的特点:随着劳动强度的加强,旋律性就减弱,节奏性就加强,速度就加快;反之则旋律性加强,节奏性减弱,速度变缓。因此,单摇橹号子的旋律是比较优美动听的,速度从缓,节奏也变得舒缓起来。这时,船工的动作也是从容潇洒的。

拉纤号子是在船工从事最辛苦的一种劳动拉纤时唱。逆水行船,或上急滩,船工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背着纤绳拉着船,手脚爬行,艰难地向前挪动。为了使大家力量集中,劲使在点子上,就唱拉纤号子。特别是过险滩,所有船工需咬紧牙关,齐心协力,不能有半点松懈。用脚使劲抵住地面或岩石,手用力抓住能助一臂之力的物品。如有半点松懈,水的阻力大于人的拉力,船就倒横(叫直僵),舵手驾驭不住,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所以拉纤号子的节奏一环紧扣一环,旋律简练。(www.xing528.com)

排篙号子为逆水逆风行船,或船在岸边浅水处航行,或两岸悬崖耸峙,不能划桨或摇橹,又不能拉纤,只能用竹篙时唱。有时遇到水流很急的险滩,光靠拉纤不够,得用竹篙协助,力争上游。也就是在船的两侧,三到五人不等,用竹篙使劲撑住河床,将船一点一点地推进。唱排篙号子有利于统一大家的行动。因劳动强度大,所以排篙号子的旋律性较弱。

挤端号子是在船靠码头时,将船从已停泊在码头上的船丛中插进去(挤端)时唱。众船工分两边用手扶着停靠的船的竹篷护栏,将船一步一步推进去。统一这种劳作的号子叫挤端号子。因劳动强度不大,号子的旋律优美动听。船一靠好,船工们就可尽情休息了,所以唱这种号子时,大家是很开心的。

(作者张贻灿,此文2008年3月10日刊登于《娄底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