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渔业规定和管理成果

世界渔业规定和管理成果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缔约国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由地区性渔业组织所承担,因此该协定实施的效果因地区而异。世界粮农组织对世界范围的鱼、虾、贝资源量及渔获量的动向进行监测,因此需要从各国收集用于渔业管理的渔获量统计资料。世界粮农组织仍以这些资料为依据评价世界渔业的情况,据估计世界上约70%的渔场资源量急剧减少,或者依然处于滥捕后的恢复过程中。

世界渔业规定和管理成果

公海渔业资源为议题的联合国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养护和管理会议是依据《21世纪议程》而举办的,从1993年起有100多个国家参加,并于1995年通过了《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养护和管理跨界鱼类种群和高度洄游鱼类种群规定的协定》,以减少在公海的滥捕行为,缓和为争夺日益减少的渔业资源而激化的国际渔业竞争。该协定考虑了各国在公海对捕获对象种的保护,旨在维系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和平解决公海资源引发的争端。

该协定特别强调了保护与管理世界渔业资源的必要性,为此呼吁建立地区性渔业组织。各国还没有关于保护与管理渔业资源的统一标准,是否保护与管理渔业资源关系到各国的利益,各国对保护和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执行也有很大差异。为此,将限制渔业、制定可持续渔业规则的权限交给了能切实考虑当地物种及环境特点的地区性渔业组织。地区性渔业组织收集渔获量数据,对各国分配渔获量配额,并要求各国所有渔船承认并遵守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该协定中明确了因科学数据不足或不确定性等原因而采用预防原则的必要性,规定了“不能以资源评估的不确定性为借口而不采取保护措施”,但并没有规定特别的受限活动或限制标准。缔约国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由地区性渔业组织所承担,因此该协定实施的效果因地区而异。2006年,日本政府对该协定的签署终于在国会通过。

以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焦点的联合国相关倡议还包括1989年的联合国大会决议(44/225号)。该决议是在流刺网捕鱼对环境的破坏广为人知并造成国际影响的背景下达成的,它呼吁各国:自1991年7月起,在公海暂停使用长达几千米甚至更长的大型流刺网。虽然该决议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得到了联合国大会的关注,绝大多数长期使用流网作业的国家都响应了该决议的号召。该决议的通过并未经过长期协商及批准等繁复的手续,达到了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此外,还有一项条约禁止了在南太平洋各国领海内长度在2.5千米以上的流刺网的使用;而在北太平洋区域,与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相关的3个协定中,全面禁止了流网渔业。(www.xing528.com)

世界粮农组织对世界范围的鱼、虾、贝资源量及渔获量的动向进行监测,因此需要从各国收集用于渔业管理的渔获量统计资料。但实际上这些资料并不一定可靠而完备,各国数据的可信度有很大差异。世界粮农组织仍以这些资料为依据评价世界渔业的情况,据估计世界上约70%的渔场资源量急剧减少,或者依然处于滥捕后的恢复过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